磐石發布 2022-11-29 09:58
2016年初,李冬剛到吉昌鎮工作就被任命為脫貧辦主任,后又被任命為農業農村辦主任。從此,他牢記全鎮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偉大使命,“釘”在鄉村振興一線,和扶貧事業共同成長。7年來,他一直是鎮里最忙碌的人、加班最多的人、下鄉走訪最多的人,以使命撐起擔當,用執著見證脫貧攻堅勝利的偉大歷史時刻。

身入一線,做“能人”。李冬扶貧工作的第一塊“硬骨頭”就是為吉昌鎮1285戶、1819人的貧困戶“建檔立卡”。他和鎮脫貧辦的兩名老同志,爭分奪秒,白天忙碌在市脫貧辦辦公室或自己家里,晚上怕打擾家人休息就在網吧干,中午、晚上都是吃盒飯對付。家人總是問:“這是忙啥工作啊,咋那么忙呢,在家吃口飯都不行嗎?”此時,他總是笑著解釋:“扶貧工作就是這樣,咱鄉鎮大,貧困戶多,時間緊,只能沒早沒晚加勁兒干”。硬是靠著這股韌勁兒,他們終于按要求給全鎮“建檔立卡”貧困戶在國家數據平臺上上了“戶口”。那個時期也是全市扶貧干部最累最緊張的時候,大家都摸著石頭過河,互相幫助,哭過笑過,結下了深厚的戰友般的友誼。

情系扶貧,做“好人”。扶貧工作,腳下有泥,心中有光。曾經的記者同事問他,這些年你一直身在扶貧一線,你認為做得最有意義的事是什么?他說:“幫扶一個人,改變人一生,種下一顆愛的種子。”他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貧困學生姜鳳玲家境十分困難,2016年汛期的一個周末,接到市脫貧辦通知,吉林九臺農商行要選派部分應屆“建檔立卡”貧困家庭中的初中生,到金融高校就讀,免費定向培養。正逢傾盆大雨,李冬和村干部冒雨走訪調查,到姜振財家做工作,打消老人的顧慮;做孩子工作,鼓勵她要通過學習來改變命運,并幫助她整理報名材料,使其順利通過入學考試。在“雨露計劃”等教育扶貧政策的幫扶下,2019年秋姜鳳玲完成學業實現就業,這個家庭也將通過教育助學、轉移就業的方式擺脫貧困。7年來,他通過聯系愛心人士,每月拿出500元資助貧困群眾和貧困學生8人,累計資助資金達9萬元;協調“眾”志愿者協會為長勝村小學87名學生發放“溫暖包”近4萬元;通過企業捐資10萬元,幫助困難群眾解決住房安全問題。他的努力,使更多的愛心人士和企業加入到扶貧熱潮中。
越挫越勇,做“狠人”。2018年,吉昌鎮依托返鄉青年在當地興建的吉林省春雨羊毛衫有限公司,建立起全市首個“扶貧車間”,實行到廠做工和貧困戶在家代加工的靈活就業形式。李冬第一時間想到自己所包的三泉村貧困戶殘疾人徐蔭江,幫助他在廠里實現轉移就業,月工資達到2000元以上。同時幫助他進行了危房改造,確保年底實現脫貧;幫助“扶貧車間”擴大規模,新增就業崗位100個、示范點30個,輻射周邊鄉鎮,帶動更多貧困人口就業增收。他常說:“干扶貧,就應該對自己狠一些,聽黨話,跟黨走,不獲全勝,絕不收兵”。

如今,李冬在圓滿完成脫貧攻堅任務后,根據工作需要立即投入到了全鎮疫情防控、鄉村振興和農業農村工作中,只要組織需要,他總能以踏實肯干的韌勁兒投入到各項工作中,任勞任怨,充滿熱情。現在,李冬帶領鎮農業農村辦和鄉村振興辦,大力推進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向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全力抓實鄉村振興項目、防止返貧監測、“七邊”人居環境整治、村屯綠化、秸稈離田、社會化服務組織建設等鄉村振興工作,取得了突出成績。2020年榮獲吉林市脫貧攻堅先進個人奮進獎;2019年、2020年、2021年連續三年公務員年度考核優秀,榮獲三等功獎勵;2021年被磐石市委評為優秀共產黨員。

在磐石大地,李冬就是成百上千鄉村振興干部的“縮影”,牢記使命,責任擔當,靠著釘子般的精神和意志,奮戰在鄉村振興工作一線,不計得失,攻堅克難,默默的創造著人生價值,共同繪制鄉村振興偉大勝利的秀美藍圖。
走進鄉村看發展 浸潭這個基地巧用空間,種南藥、種菜一舉多得
“蘿卜小鎮”迎豐收 特色產業促振興
【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劉猴鎮:打造全域旅游示范鎮 奮...
胡源鄉:打造人居環境“高顏值” 繪就潔美鄉村新畫卷
“毛細血管”通了,美麗鄉村活了
鄉村振興怎么干?來聽他們怎么說
【新時代 新征程 新偉業】同仁:用手中的畫筆繪就鄉村振興路
鄉村新景入畫來天祝縣紅明村:黨群一心繪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