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 2022-12-02 04:09
記者從文化和旅游部獲悉,北京時間11月29日晚,我國申報的“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在摩洛哥拉巴特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第17屆常會上通過評審,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是有關茶園管理、茶葉采摘、茶的手工制作,以及茶的飲用和分享的知識、技藝和實踐。
自古以來,中國人就開始種茶、采茶、制茶和飲茶,發展出綠茶、黃茶、黑茶、白茶、烏龍茶、紅茶六大茶類及花茶等再加工茶,2000多種茶品供人飲用與分享。
傳統制茶技藝主要集中于秦嶺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東的江南、江北、西南和華南四大茶區,相關習俗在全國各地廣泛流布,為多民族所共享。成熟發達的傳統制茶技藝及其廣泛深入的社會實踐,體現著中華民族的創造力和文化多樣性,傳達著茶和天下、包容并蓄的理念。
通過絲綢之路、茶馬古道、萬里茶道等,茶穿越歷史、跨越國界,深受世界各國人民喜愛,已經成為中國與世界人民相知相交、中華文明與世界其他文明交流互鑒的重要媒介,成為人類文明共同的財富。
截至目前,我國共有43個項目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名冊,居世界第一。
連續四年!咸豐縣入圍“中國茶業百強縣”
湖南省與中國稀土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中國首條量子芯片生產線有了“火眼金睛”
從神五到神十五,有種拼搏叫中國航天!
蘭界的世界杯!隨州市第三屆藝蘭展成功舉辦
中國共產黨營口市鲅魚圈區第六屆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召開
“永春味 蘆柑源”2022年中國永春蘆柑品牌文化節開幕
解讀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探索實踐的“成都模式”——成都市社科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