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廣州 2022-12-04 18:34
海上往來人,但愛鯧魚美。蔚藍的海域上,隨著吊臂緩緩升起,一兜兜滿載著鮮活肥美金鯧魚的網兜浮出水面;金鯧魚活蹦亂跳,在夕陽余暉映照下金光閃耀,一幅“黃金魚”豐產豐收和美畫卷映入眼簾。
但是,“黃金魚”似乎含有另一層蘊意:“一條魚”撬動百億元產業規模,直接參與種苗、飼料、養殖加工和流通等全產業鏈從業人口約10萬人,間接帶動從業人口近100萬人。湛江是全國最大的金鯧魚養殖基地,被譽為“中國金鯧魚之都”,正搶抓“年魚經濟”新機遇,加快推進金鯧魚產業市場化、數字化、食品化、國際化進程,推動湛江從農業大市向農業強市轉變,提高農業農村現代化“加速度”。
聯農帶農 多方合力打造“致富魚”
“起漁啦!”金秋黃昏,湛江特呈島漁民正收網捕撈,金鯧魚滿載而歸使他們臉上洋溢著豐收的喜悅。視金鯧魚養殖十幾年如一日的漁民賴日貴是其中一員,這條魚基本沒有刺、口感好、肉質厚實……對于金鯧魚的特點,他忍不住脫口而出。“今年金鯧魚行情比往年好,1斤14元,去年1斤只有8至9元。”賴日貴欣喜地說。
金鯧魚產銷兩旺,農民“腰包”鼓起,背后離不開政府、企業、協會等多方力量的匯聚,資源的合理配置。湛江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程鳳英表示,湛江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湛江金鯧魚產業發展,加快推廣湛江金鯧魚,打造成農民增收的“致富魚”“黃金魚”,堅持做好“一條魚”文章、發展“一條魚”經濟,以產業鏈創新做強水產業,裝滿漁民的“錢袋子”。
企業是鄉村振興的“引擎”,是引領農民奔康致富的重要主體。廣東恒興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陳丹介紹,以市場為導向,采用“公司+基地+農戶+標準+服務”模式,免費給農戶培訓,幫助農戶提升養殖技術,夯實農產品品質。
湛江市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會長陳四說,將發揮協會優勢和作用,搭建溝通交流的平臺和橋梁,規范行業標準,加快金鯧魚產業規模化、集群化、市場化步伐,以產業振興帶動鄉村振興,以產業興旺帶動漁民生活富裕。
科技賦能 政產學研保障“安全魚”
緊扣轉型升級,深水網箱創新養殖方式,單個深水網箱產量可達10萬斤;瞄準智能養殖,水下機器人讓養殖各環節操作更加精準易行;結合水產養殖大數據分析,水產養殖精細化管理能幫助漁民節省勞動力、降低養殖成本、提升生產效率……一個個“黑科技”增添了金鯧魚產業發展的新動能。
湛江堅持科技賦能金鯧魚產業,把握漁業科技命脈,開辟“海洋牧場”,打造“藍色糧倉”。賴日貴感受到科技帶來的好處:通過漁業智慧平臺的“優漁”系統,可以實現對金鯧魚可視化管理,能夠科學、系統地監測水溫、容量、營養程度等,養殖出的金鯧魚品質更好、價格更高。
近期,湛江通過聯動政府、企業、高校、科研院所,集聚資金、技術、人才等創新要素,實現金鯧魚產業上、中、下游的對接與耦合,打破產業鏈各環節之間的壁壘,保障食品安全。廣東海洋大學水產學院陳剛介紹,水產學院將聯合多個科研機構、多家企業共同研發金鯧魚新品種、人工繁育技術等,提高金鯧魚的成活率和營養品質,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保障食品安全,打造一條從養殖基地到餐桌的“安全”食品產業鏈。
湛江市農業農村局局長莫植貴表示,湛江著眼于金鯧魚產業的創新發展,從金鯧魚的全產業鏈出發,在種苗、養殖方面確保品質,在預制菜加工、銷售方面提升價值,以預制菜新業態為金鯧魚產業注入新活力, 加快推進金鯧魚產業市場化、數字化、食品化、國際化進程。
文化“添翼” “國際魚”加快“游”向餐桌
在日前舉辦的2022湛江金鯧豐收季暨“年魚”系列活動啟動現場,展示著咸鮮的金鯧魚“一夜埕”、糖醋金鯧魚、砂鍋焗金鯧魚等百道菜品,皮脆爽口、味道鮮甜的美味佳肴不僅讓游客垂涎欲滴,還詮釋著粵菜飲食文化。
粵菜師傅五星廚師高飛說,金鯧魚憑借優良的食材品質受到廚師們的喜愛。他帶領團隊研發了多道金鯧魚菜品,探索適合大眾口味的菜品,將湛江美食文化與金鯧魚菜品融合,推動金鯧魚加速“游”向國內外消費者的餐桌。
從活魚到預制菜,從傳統農產品到深加工,再到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這條魚”以工業化思維提高自身附加值,打通全產業鏈“神經末梢”產業鏈的上下游賦能,承載著漁業文化的金鯧魚走上國際化道路,講好廣東農產品故事。
湛江將如何把握國內國際“雙循環”機遇,傳承和創新金鯧魚品牌文化,推動金鯧魚走向全國乃至世界,實現“買全球,賣全球”目標?
“品牌是競爭力,是附加值。”莫植貴表示,湛江要實施品牌化戰略,發揮產品宣傳推廣、市場資源擴展、企業形象提升、產品品牌培育等作用,擦亮“湛江金鯧”招牌,提升湛江水產品品牌影響力和市場競爭力。
【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上白土村:菊花豐收采摘忙 特色...
德慶縣播植鎮推廣玉米標準化種植 助推產業振興
德慶縣九市鎮推廣“西瓜紅”紅薯種植,發展鄉村振興產業
菏澤魯西新區:發展特色種養業 奏響產業振興強音
天津:推進活體畜禽抵押融資助力產業發展
常德鼎城打造秸稈綜合利用綠色產業鏈
賈嗣鎮“小菊花”催生“大產業”!特色產業鋪就鄉村致富路
惠農助農振興灘羊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