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德白玉 2022-12-05 10:54
“疾風勁草,千磨萬擊還堅勁”,白玉縣地處川西高原,隔金沙江與西藏江達、貢覺縣毗鄰,全縣轄16個鄉鎮5.7萬各族群眾,屬典型老少邊窮地區。麻絨鄉距白玉縣城61公里,海拔3500米,幅員面積794平方千米,轄7個村397戶1964人。近年來,麻絨鄉始終堅守“組織創先進、黨員爭優秀、群眾得實惠”原則,將“愛國守法、團結感恩”深植于群眾,形成黨員“爭當典型、爭當模范”、群眾帶“謀發展、思發展、求發展”良好氛圍,全鄉社會穩定、人心思齊、和諧富裕。曾獲全省脫貧攻堅先進集體、全州市域社會治理先進鄉鎮等榮譽稱號,多次獲得州委、縣委的通報表揚。

數字賦能讓鄉村治理有了“智慧大腦”。“人心齊、泰山移”,穩定是發展的基礎,“讓群眾少跑路,數據多跑路”是歷屆麻絨鄉黨委和群眾的共同愿望。2020年,麻絨鄉抓住省級鄉鎮治理現代化試點示范鄉鎮打造契機,立足麻絨群眾居住分散、交通不便實際,建立“戶為單位、組為網格、村為基本”的網格化管理體系,投資200余萬元,建設鄉村基層治理數據平臺,實現全鄉“人、證、房、牌、冊”無縫銜接,地域地貌、交通水利、人員家庭、房屋地址、寺廟建筑等基礎信息共建共享共治,完善“錯時延時服務、暢通預約服務、拓展自助服務、推進在線服務”,實現“基礎信息一網查、業務工作一網辦、日常考核一網評”,創新上門服務和代辦服務,不斷打造政策最優、成本最低、服務最好、辦事最快的政務環境,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讓辦事更順暢、更舒心、更快捷,群眾滿意度達99%以上。在家通過基層治理數據平臺申請,順利辦理“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基本生活補貼”的白瑪鄧珠激動的說:“我們從村上到縣城,一個來回就要跑100多公里,自己對辦理流程不熟悉,又不懂漢語,要來回跑多次才能辦成。現在坐在家申請,動下手指頭可以一次辦理完畢,真的特別方便,感謝黨、感謝政府。”

綠水青山讓全鄉群眾有了“金山銀山”。“與子同德,與子共贏”,生態建設就是同每個人息息相關,每個人都應該做踐行者、推動者。四川察青松多白唇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核心區域位于麻絨鄉境內,有白唇鹿、盤羊、巖羊、斑羚等珍稀動物,有富集原始的高山林木。在天然林停伐以前,麻絨鄉群眾多數在林場打工,砍樹是他們的主要經濟來源。天然林停伐后,麻絨鄉黨委帶領全鄉群眾,轉變觀念,放下“斧頭”拿起“鋤頭”,立足林下資源富集實際,“旅游+產業”共發展,在2020年順利實現脫貧摘帽,全鄉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11350元,較2014年翻了一番。

在決戰脫貧攻堅中,麻絨鄉以完善農村基礎設施突破口,為貧困家庭開“藥方”,引導貧困群眾發展特色產業等幫扶措施,讓貧困群眾逐漸走上脫貧致富的道路。組織村“兩委”干部外出培訓學習,積極對接縣人社部門在鄉內舉辦中式烹飪及酒店服務培訓班8期,完成培訓400人次,實現農村勞動力轉移30余人。積極探索脫貧道路,與縣藏品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合作,在德來村流轉土地35畝種植雪菊,平均每戶年增收630元。本村村民不但有收益分紅,還有每年每畝500元的土地流轉費用,還可以在種培養基地務工,收入大大增加,實現了貧困戶脫貧摘帽。成立麻絨村農業合作社,進行菌類初加工。僅一年銷售額就達到了20余萬元并帶來5萬元利潤,使全村每戶直接分配800余元,間接增收3000余元。

“咬定青山不放松”,站在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歷史節點,麻絨鄉黨委建立“1+1+N”的網格化幫扶體系,以村為單位組成鄉村振興工作隊,建立重點戶、特殊戶由主要負責人結對幫,監測對象戶由幫扶責任人重點幫,全鄉群眾由包村領導、黨員干部常態幫。圍繞群眾錢袋子、糧袋子,以產業發展為載體,全鄉推動群眾收入持續增長,完成協加村“生態旅游民宿接待暨林下資源加工展陳”,如當村“麻貢嘎酒店”、德來村“高原藏菊培育基地”等產業建設,實施“旅游+”戰略,把旅游、住宿、林下產品、農特產品、本地文化有機結合起,建立可持續、可發展的長期增收之路。

在麻絨村藏菊花培植園,麻絨鄉黨委書記不無感慨:“我們現在是住在綠水青山上端起了金飯碗”,村民扎擁說:“以前家里的收入就單憑挖蟲草和貝母,碰到天干地燥,那家里連吃飯都成問題。如今種上了藏菊花,發展鄉村旅游,自己除了挖蟲草、貝母,還可以在村上的藏菊花種植園和民宿酒店打工,和以前相比,現在收入增多了,家里的生活條件也越來越好了”。

文明實踐讓全鄉群眾有了“美麗家園”。“心連心,豆角開花藤牽藤”,一直以來,麻絨鄉黨委政府始終把社會主義精神文明設放在重要位置,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以“除陋習·尚科學·樹新風”為主題,以德來村全省民族團結示范村打造為載體,圍繞“星級文明戶、最美家庭、最美孝星、最美村組”樹推,實現鄉風文明、群眾愛國感恩,知法守法。通過廣泛調研,麻絨鄉黨委把群眾夏季賽馬活動命名為“民族團結”賽馬日,廣邀縣內外知名人士參與,組織全鄉群眾表演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文藝,把賽馬活動作為旅游拳頭產品重點推,達到了良好效果。每戶建立“愛黨愛國星、誠實守法星、勤勞致富星、文明風尚星、衛生整潔星”評比標準,通過統一制作公示牌、每月打星評比等措施,每村每月評選1戶優秀家庭星級文明戶,每村每月評選人1個文明典型,全鄉村容村貌有了較大改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根植群眾心中,成為了自覺行動。

“百花爭艷共芳菲”,如今的麻絨鄉處處洋溢信心、人人飽含激情。全鄉干群正以奮發向上的干勁,全民奔康的闖勁,破除萬難的韌勁,喜迎二十大,向著更加美好的明天進發。
白玉縣召開婦女兒童“兩綱”專家評審暨社會風險評估座談會
【鄉村振興】白玉縣召開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
內蒙古自治區黨委 自治區人民政府 關于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
【要聞】白玉縣舉行牦牛集中出欄暨農牧民群眾增收沖刺啟動儀式
昔陽縣人民政府發布封山禁火令 秸稈禁燒令
中共科右前旗第十八屆人民政府黨組召開第十八次會議
【要聞】白玉縣召開牦牛出欄工作視頻調度會暨鄉村統計工作聯席第...
【鄉村振興】白玉縣召開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