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報 2022-12-06 16:33
立冬以來,洞庭湖先后監測到長江鱘、鳤、日本鰻鱺等多年絕跡的魚類,讓人們看到禁漁的可喜成效。
監測結果表明,長江實施“十年禁漁”以來,湖南水生生物資源呈現4個可喜變化:珍稀瀕危水生野生動物監測到的頻次和數量增加,長江江豚分布范圍擴展、種群規模擴大,青草鰱鳙鯉鯽鳊鲇等區域性代表物種在漁獲物中的比例增加,四大家魚魚苗量連續3年呈上升態勢。
“水生生物資源監測數據,是反映長江禁漁成效的重要依據。”湖南省水產科學研究所所長謝仲桂介紹,為科學評估長江流域禁漁成效,省農業農村廳設立監測評估工作專班,負責湖南水生生物資源監測體系建設、監測工作部署實施、技術標準和水生生物完整性指數發布,為水域生態環境保護和系統修復提供科技支撐。
健全水生生物資源監測網。“經過多輪研究,水生生物定點監測已延伸覆蓋到‘一江一湖四水’。”謝仲桂介紹,我省按“監測中心-監測站-監測點”三級架構,完善水生生物資源監測體系。監測中心負責全省水生生物資源監測的組織實施,牽頭組織制定監測技術規范、開展技術培訓等工作;依托省水科所、湖南農業大學、湖南文理學院,設立洞庭湖、湘江和資水、沅江和澧水等3個流域性監測站;在洞庭湖、長江湖南段及四水干流共設置40個監測點。
建設高素質監測工作隊伍。省水生生物資源監測中心組織制定《湖南省水生生物資源調查監測技術規范》,編寫監測技術培訓資料,并組織開展一系列培訓活動,引領建設一支專門從事水生生物資源監測與棲息地保護的高素質人才隊伍。目前,全省穩定從事水生生物資源監測的技術人員有50余人。
浙江農業文化遺產資源!象山白鵝又添新頭銜
[湖南]寒潮來襲畜牧業如何安全越冬?湖南省農業農村廳送來暖心“...
湖南:2025年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達到90%以上
湖南省啟動鄉村振興政策和資金審計
云南以立法保護古茶樹資源
【鄉村振興】山東莊鎮黨建引領盤活閑置資源 科技小院賦能鄉村振
農業農村部:加強水生生物資源養護 到2025年建設國家級海洋牧場...
農業農村部印發指導意見 加強水生生物資源養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