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06 15:12
連日來,高海拔的石柱縣石家鄉雖然氣候驟降、寒氣逼人,但在九龍村的高標準農田改造現場,轟隆作響的挖掘機聲不絕于耳,連通田間的灌渠、公路、人行道正在緊鑼密鼓地修建之中,高標準農田建設如火如荼,“翻新”過后“換裝”的稻田已集中連片。
近年來,在石柱縣的丘陵山地農區,農業發展面臨的“土地細碎,機械作業基礎條件差”“農村勞動力短缺,農業生產成本高”等問題越來越明顯。受地理位置和環境因素的影響,石家鄉有上千畝“雞窩田”因很難實現機械化作業,人工耕種勞動強度大,耕地產出效益低,部分出現撂荒情況。
“我鄉正在實施的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覆蓋九龍、黃龍和石龍三個村,共有1000畝。”石家鄉相關負責人介紹,按照“小改大、短改長、坡改平、彎改直”的要求改造后,將達到“田成片、路相連、渠相通、澇能排、旱能灌”的目標,極大改善當地農業生產環境,提高農業生產效率,有效提高糧食產量和品質,為實現農業增產、農民增收、村集體經濟增強夯實“耕”基。
為順利推進高標準農田項目建設,確保按質按期完工,自今年10月該項目啟動以來,石家鄉黨委政府負責人緊緊抓住冬閑的寶貴時間,每天到現場監督工程進度和質量,幫助解決建設過程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施工單位的員工冒風雨、戰嚴寒、灑汗水,按部就班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
據悉,為促進農業生產方式轉變和規模化經營,切實將改造后的農田打造成“穩產田”“高產田”,石家鄉引入重慶萬源糧油有限公司,通過流轉改造后的稻田,大力發展有機水稻產業,并組建有機水稻加工廠房,對稻谷進行精深加工,統一注冊“七彩石家福生態米”商標,充分利用該鄉七彩石家體驗中心這一電商平臺,進一步拓展線上線下銷售渠道,以增強“七彩石家福生態米”的市場競爭力,提高其附加值,力爭將其打造有機食品的一張“新名片”。(隆太良、李玉霞)
南通如皋市“三力”齊發推進全程全面機械化示范縣建設
寧夏2022年第二次縣級農機購置補貼信息公開專欄建設維護檢查情況...
貴州省納雍縣怕那村90后青年袁小梅—— 發展養蜂產業 幫助鄉親...
芮城菊花 鄉村振興新引擎
還原本村本鄉本土風貌 尊重老人老村老手藝人 一條非遺長街繪出鄉...
天祝:鄉村建設扮靚鄉村“顏值”
天祝:“以水為重”深入推進水環境綜合治理
蘇州多措并舉保障“三秋”機械化生產有序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