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日報 2022-12-07 11:32
將監測對象識別認定程序優化為6個步驟、時間由1個月縮減至15天;廣泛推行以工代賑方式、幫扶車間模式,截至10月底,實現全省脫貧人口(含監測對象)務工230.8萬人;累計發放脫貧人口小額信貸19.18億元、“富民貸”5.68億元;依托“天府鄉村”品牌優勢,帶動全省脫貧地區產品銷售額超156.86億元……
一連串數據,串起了四川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足跡。
今年以來,四川如何通過筑牢防止返貧底線、促進脫貧群眾增收、加快重點地區發展,多管齊下推進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守底線
落實防止返貧監測幫扶機制,兜住了風雨中的一家人
剛剛過去的秋天,對于綿陽市三臺縣靈興鎮木魚村村民杜崗來說有些難熬——家里主要經濟來源是他在東莞電子廠里務工的收入。11歲的兒子身有殘疾,生活不能自理。9月,母親又確診胃癌,住院期間自付了兩萬元醫療費用。本就不寬裕的家庭,擔子又重了。
防止返貧監測幫扶機制,兜起了風雨中的這家人。在10月的排查中,木魚村村級防返貧監測員張璽了解到杜崗家的突發情況,立即上報村一級進行風險研判,經鎮村兩級干部入戶核實、村民主評議、黨委綜合研判、縣級核定后,杜崗家被及時納入監測對象。
“根據杜崗家的基本信息,利用縣級幫扶措施庫軟件系統,最終商定了13條具體幫扶措施,包括技能培訓、低保救助、殘疾護理補貼、基本醫療保險資助、送教上門等。”三臺縣鄉村振興服務中心主任周勇表示,目前,杜崗家的困難得到了有效緩解,僅低保一項,預計每月有1050元的收入。
如今的三臺縣,聚焦防止返貧監測對象,根據不同風險等級狀況,將監測對象分為“紅卡戶”“黃卡戶”“藍卡戶”,實行“紅卡戶”半月一走訪、“黃卡戶”一月一走訪、“藍卡戶”一季度一走訪,對監測對象的實際情況進行跟蹤監測。
對杜崗一家發揮了大作用的縣級幫扶措施庫,共有增收類、“三保障”和飲水安全類、兜底保障類三大領域263條措施,根據監測對象不同風險類型因戶施策。
“全省范圍內,防止返貧監測幫扶網絡越織越密?!彼拇ㄊ∴l村振興局相關負責人表示。2022年,監測收入標準調整為6800元,監測對象識別認定程序優化為6個步驟、時間也由1個月縮減至15天。此外,用好“盯村抓戶”抓手,建立村級入戶核查員制度,組織開展了兩輪防止返貧監測幫扶集中排查,做到應納盡納、應扶盡扶。
今年,四川多地遭遇暴雨山洪、高溫干旱、地震等災害?!皫讏龅卣鹬?,我們都第一時間啟動應急預案,摸排脫貧人口、監測對象人員傷亡和住房、飲水、用電、產業等受災情況,啟動防止返貧監測幫扶綠色通道,積極協調相關行業部門先救助再幫扶?!彼拇ㄊ∴l村振興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疫情反復也為鞏固脫貧成果帶來了挑戰。廣安市鄰水縣在疫情期間,就通過制定“排查對象清單”“排查內容清單”“核實核準清單”,精準摸排受疫情影響的脫貧人口、監測對象,再根據具體情況編制《促進脫貧人口增收致富讓脫貧群眾生活更上一層樓實施方案》,將全市脫貧人口和監測對象劃分為“重點幫扶戶”“鞏固提升戶”和“致富發展戶”三種類型,分類落實15項幫扶舉措。
穩增收
既發展產業又抓好就業,幫助脫貧群眾端穩“飯碗”
守住底線還不夠,還要讓脫貧群眾增加收入,生活更上一層樓。
12月1日,宜賓市屏山縣的氣溫已經降到了10攝氏度以下。早上9點,錦屏鎮漆樹村凜冽的空氣中,響起一陣“咔嚓咔嚓”的聲音。村支書田玉英自家的100畝茵紅李果園里,工人們正在給果樹修枝整形。修剪后的果樹一米多高,整整齊齊。十多年前,同樣是種植茵紅李,這里還不是這樣的光景。“以前是果樹想怎么長就怎么長,有的長到四五米高,人要爬上樹去摘,果子也小得很!”田玉英回憶。
如今,針對茵紅李種植分散、低質低效的情況,借助浙川東西部協作平臺,屏山縣學習借鑒浙江省嘉興市“農業全產業鏈改革”經驗,探索出“屏山茵紅李全產業鏈”現代農業發展新模式,茵紅李產量、產值連續三年實現遞增。
今年夏天,盡管經歷了高溫干旱,漆樹村的4000畝茵紅李仍迎來了豐收。種得好的,每畝地收獲3000斤左右,能賣到9000元。
屏山縣還從寧波市象山縣引進浙東白鵝,推廣“林下養鵝”種養循環模式。白鵝可以消化掉雜草,鵝糞又是有機肥,節省了除草和肥料開支,每畝地又能增加3000元收入。
漆樹村有232戶農戶,其中40戶是脫貧戶,幾乎家家都種茵紅李。田玉英表示,下一步,她還要帶領大家發展電商,搞農旅融合,進一步壯大集體經濟。
發展好了產業,還要抓好脫貧人口穩崗就業。四川省鄉村振興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以來,四川廣泛推行以工代賑方式、幫扶車間模式等,截至10月底,實現全省脫貧人口(含監測對象)務工230.8萬人。
南充市儀隴縣新銳體育用品有限公司就采用“總部公司+幫扶車間”的模式,同時解決了勞動密集型企業招工難、用人難及留守本地照顧父母、撫育小孩的婦女和老人就業問題。該公司總經理杜興明告訴記者:“不打卡,隨到隨做,計件付薪?!苯涍^培訓,熟練工每個月能有2000元左右的收入。目前,公司在儀隴共開設了4個幫扶車間,幫助脫貧群眾、半勞力、弱勞力實現靈活就業。
此外,以工代賑也是助力脫貧群眾增收的有益嘗試。廣元市蒼溪縣五龍鎮蟠龍村今年就通過以工代賑項目,新(改)建道路、新建灌溉渠、整治維修山坪塘,為蟠龍村產業發展提供了充足水源和運輸保障。村民通過務工增加勞動收入,實現“家門口”就業。
抓發展
瞄準重點幫扶縣、易地搬遷安置區,“扶上馬,送一程”
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在這一新征程上,既要守底線、穩增收,也要運用系統思維,聚焦聚力基礎薄弱脫貧地區,“扶上馬,送一程”。
今年以來,四川持續推動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加快發展,編制完成50個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有效銜接省級實施方案和分縣實施方案,計劃總投資2011億元、實施項目3.64萬個。同時,向25個國家重點幫扶縣選派科技特派團25個,組織222家教育醫療單位到國省重點幫扶縣開展“組團式”幫扶。
其中,僅涼山州甘洛縣,就協調32名科技人才組成專家組,到田壩鎮、海棠鎮、團結鄉等鄉鎮開展“科技萬里行”活動6期、現場技術指導32次,指導當地產業發展。此外,深入實施“組團式”幫扶、“校聯體”、“醫聯體”等一批合作項目。
“四川將繼續推動財政、金融、土地等幫扶政策,推動東西部協作、定點幫扶、省內對口幫扶、社會力量等幫扶資源向重點幫扶縣、重點幫扶村傾斜,指導各地用好用活支持重點幫扶縣的25條措施,因地制宜推動重點幫扶村發展?!彼拇ㄊ∴l村振興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對于易地搬遷集中安置區,則以鄉村治理專項行動為抓手,有序推進78個安置區規范化建設。
達州市大竹縣月華鎮九銀村就是其中之一。走進九銀村,每一幢樓房下,都有一塊翠綠的“微菜園”。“大家搬到這里,還保持著耕種習慣,我們會想辦法盡可能滿足。”月華鎮副鎮長夏浪清表示,為了幫助搬遷群眾加快融入,村里的黨群服務中心還提供托幼、康養等托管式服務,打造文娛休閑吧、樓棟聊天閣等共享空間。
搬得出、穩得住,還要逐步能致富。依托安置區附近的四川東柳醪糟有限責任公司,搬遷群眾成了生產線工人,實現穩定就業。此外,通過發展苧麻、白茶、糯稻、香椿四大產業,讓搬遷群眾實現產業增收。
四川省鄉村振興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四川將把增加脫貧群眾收入作為根本措施,把促進脫貧縣加快發展作為主攻方向,切實增強脫貧地區和脫貧群眾內生發展動力。
具體而言,要構建常態化監測幫扶體系,堅持全覆蓋集中排查和常態化動態監測相結合,切實做到應納盡納、應扶盡扶,守住守牢不發生規模性返貧的底線;構建脫貧群眾持續增收體系,抓住產業和就業“兩個關鍵”,抓好幫扶車間培育和提升,因地制宜發展高質量庭院經濟,發展壯大新型農村集體經濟,推廣用好以工代賑政策,做好返鄉再就業服務等;構建重點幫扶縣(村)支持體系,堅持分類指導、示范創建,繼續優先支持、集中支持重點幫扶縣重點幫扶村,加快補齊區域性發展短板。
此外,還要推進鄉村建設鄉村治理,大力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芭ψ屆撠毘晒柟?、鄉村發展更美好、群眾生活更幸福?!彼拇ㄊ∴l村振興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文露敏)
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丨西烏旗: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 推進...
調整優化防控措施,有效應對疫情變化—— 北京六日起執行核酸檢...
沃野田疇春風勁 美麗鄉村入畫來——清泉鎮創建省級鄉村建設示范...
縣委書記葉盛強調研鄉村振興、疫情防控等重點工作
四方協同推進鄉村產業數字化
推進學前教育和托育服務發展
和美鄉村美如畫 家家戶戶“興業”忙
【鄉村振興】做好“水”字文章 促進鄉村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