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08 16:21
近期,隨著各地逐步調整疫情管控措施,連花清瘟、布洛芬等防疫類藥品銷量上漲明顯,甚至出現了脫銷的情況。鳳凰網的一項調查顯示,僅有41%的網友做好了被感染的準備,他們認為多囤點藥物和抗原就萬事大吉。那么,此輪防疫措施調整后我們有必要囤藥嗎?感染奧密克戎后大概要經歷哪些階段?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避免被感染?
多家藥店防疫相關藥品售空,專家呼吁不要盲目囤藥
記者12月7日下午在某外賣平臺以“連花清瘟”“芬必得布洛芬”等防疫藥品為關鍵詞進行搜索后發現,附近藥店的相關藥品已經斷貨。記者致電某藥店詢問何時上貨時,對方表示:“最近一直在上貨,上多少賣多少,我們也不敢說什么時候能有,您時不時打電話來問問吧”。

對于這種情況,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藥學部副主任楊莉在接受經濟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專門針對新冠肺炎自行備藥,特別是大量囤積特定藥物的意義不大。業內專家表示,非理性地搶購、囤積特定藥品是缺乏科學依據的,但根據特定需求,以家庭為單位合理地儲備適量醫療物資還是有必要的。
與此同時,一張“新冠吃藥順序”的圖片也在網上瘋傳。圖片中總共出現了8種藥物,共被分為4類,分別是感染前期、渾身疼、中后期和預防用藥。不少網友關心:這個圖靠譜嗎?能不能按照這個清單買藥呢?

對此,有專家表示,治療沒有一個絕對、完整的吃藥順序,病情的發展從來都是不按套路出牌的,診療原則可以統一,但診療細節,尤其是藥品的選用上是不能夠統一的。所以可以肯定的是,這張圖并不靠譜,更談不上權威了。如果沒有出現感冒的癥狀就提前吃藥,不僅不能夠預防生病,反而會增加肝臟等器官的負擔,得不償失。
感染病毒后,我們會經歷什么?
從原始株到德爾塔再到奧密克戎,新冠病毒的致病性越來越弱,但傳染性越來越強。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醫院院長劉清泉表示,從中醫角度看,核心病機的變化是一種風熱夾濕夾毒的特征,表現出來的癥狀可能一是發燒,熱程大概是1至2天;二是咽喉疼痛、咽干;三是乏力,有些人會在發燒前或者發燒中出現骨節酸痛、全身酸痛等。隨著3至5天的變化,這些癥狀會逐漸消失。
記者也采訪了幾位正在或近期感染過新冠病毒的人士,他們的年齡在20-35歲之間,體質各不相同,癥狀也各不相同。記者對幾位受訪者的情況進行匯總后發現,大多數受訪者的癥狀與劉清泉院長的描述相似。感染新冠后會出現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為核酸陽性當天,會出現輕微不適、身體微微發熱的情況,持續時間一般不超過1天;第二階段開始出現發熱癥狀,體溫多在38.5至40攝氏度之間,同時伴有乏力、咽痛、渾身酸痛、困倦、盜汗等癥狀,個別受訪者出現了嗅覺、味覺對甜味不敏感的情況,發熱持續1-2天后逐漸消退;第三階段為退熱后,受訪者普遍出現頭痛、咽痛、咳嗽、流涕等上呼吸道感染的癥狀,癥狀持續3-6天不等。整體來看,感染新冠后的病程會持續7天左右,癥狀徹底消失后抗原及核酸檢測均轉為陰性。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感染科主任王貴強表示,我們強調分層診療和救治,一般病人可居家觀察治療,重癥或有重癥風險的病人需到醫院進一步診治。居家時若出現發熱咳嗽等癥狀,可用解熱鎮痛藥,物理降溫或者在醫生的指導下吃一些中藥、抗病毒藥等,同時建議抗原自測。做完抗原檢測后,如果是陽性應及時上傳報備,并密切監測自己的身體狀態,觀察是否有異常癥狀,如果有明顯的病情變化,比如呼吸困難、氣短、基礎病加重等,要及時跟社區醫生聯系報備,必要時到醫院進一步診療救治。

政策調整后,如何更好地預防新冠?
隨著疫情形勢的不斷變化,新冠病毒與我們的距離似乎越來越近。那么,我們該如何做好自我防護,盡量減少新冠對我們身體健康的影響?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12月7日在微博發文,介紹了新冠和流感的異同,以及在今冬新冠和流感共同流行的形勢下如何預防。
吳尊友表示,物理性阻隔預防措施,包括戴口罩、手衛生、保持社交距離、通風等,對于預防新冠和流感都同樣有效。很多的所謂隱匿傳播,實際上是我們個人的這些預防措施沒有做到位,比如,戴的口罩大小不合適,講話或呼吸時,口罩的上下或左右都漏氣,或者有時戴有時不戴,或佩戴不標準。
吳尊友還表示,疫苗接種是預防病毒性呼吸道傳染病的主要手段。流感疫苗通常一年接種一次。在流行季節前接種,能減少感染流感的風險,同時,流感疫苗接種也可以大幅度減少流感重癥的發生,及可能出現的嚴重并發癥。當前正是流感疫苗接種的最佳時機。新冠疫苗對于預防感染有一定的效果,其在減少重癥發生、減少死亡等方面效果更為顯著,特別是老人,在完成基礎性免疫接種后又打了加強針,即使有感染,出現重癥或死亡的風險都大大降低。
編輯 | 張思逸
主編 | 張越
監審 | 宋錦峰 楊全勝
周知!新冠陽性感染者居家康復專家指引
【防疫科普】十問十答!老年人疫苗接種與科學防疫→
當身邊有人感染了新冠病毒,我該怎么辦?
關于進返京、堂食、居家隔離等,北京發布“十條措施”!
專家解讀:感染新冠后會出現哪些癥狀?多久能康復?如何選擇藥物...
國家衛健委:十條措施是為了持續提高防控的科學精準水平
“防疫新十條”發布:多地景區搜索熱度驟增
調整優化防控措施,有效應對疫情變化—— 北京六日起執行核酸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