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13 23:01
人大代表是一座橋,一頭連著黨和政府,一頭連著萬千群眾。自擔任市人大代表以來,他始終牢記人民重托、認真履行代表職責,以一位人民公仆的高度責任感和事業心,帶領干部群眾大力發展農村經濟,努力改善民生,確保一方繁榮穩定。他就是市人大代表、天祝縣西大灘鎮黨委書記張永堂。

寒冬時節,來到天祝縣西大灘鎮,一排排新居整齊劃一,鎮區街道干凈整潔,一座美麗的高原小鎮呈現在眼前,處處彰顯著這兩年發生的喜人變化。走進張永堂的辦公室,他正在認真撰寫即將召開的市人代會人大代表提案,為鄉村振興發展提出基層代表的意見建議。

作為一名市人大代表和基層黨委書記,張永堂始終把提高群眾的幸福指數和推動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務實苦干,繪就綠色發展新藍圖。以建設“宜居宜業宜游”鄉村為重點,精準把脈西大灘“山水林田草”的高寒山區生態功能定位,確定了“生態文明鎮、綠色產業鎮、園林示范鎮、宜居宜游鎮、鄉風文明鎮”五大建設目標,提升鎮區服務功能,塑造山青、水秀、林美、田沃、草綠的美麗西大灘。樹牢“項目為王”的理念,積極爭取項目投資7204萬元,實施鎮區人居環境提升、應急避難場建設等8個項目。按照“一村一主題、一戶一景觀、一墻一小品”建設標準,做足石頭、木頭、林草、溪流文章,開展“庭院、居室、廚房、廁所”“四凈評比”,建成“山野人家、林緣山莊、生態民居、牧場時光”4個美麗鄉村。

作為市人大代表,又是鄉鎮黨委書記,他心里時刻裝著群眾,在具體工作中,他創新巧干,展現務實擔當新作為。他著眼于干部能力作風建設,開展提升“三力”爭做“三為”干部行動,持續提升干部能力素質。2022年,推廣種植高原夏菜1500畝,滑子菇、香菇210萬袋,中藥材3000畝、藜麥3200畝,完成義務植樹6.3萬株,綠化面積360畝。創新開展“幸福家園”互助養老新模式,建成“長壽食堂”,兜住留守老人幸福。規范鎮便民服務中心、綜治中心、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和道德儲蓄所運行,推行“一個平臺、兩項制度、三級網格、四項服務”便民服務模式,構建“一件事一處辦跑一次”辦理機制,基層社會治理水平顯著提高,西大灘鎮被評為全縣“平安建設優秀鄉鎮”、市級“文明村鎮”。
市人大代表 天祝縣西大灘鎮黨委書記 張永堂: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為民造福是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本質要求。不管作為人大代表,還是一名基層工作者我都要堅持人民至上,站穩人民立場,深入群眾,立足實際,多為群眾排憂解難辦實事。著力解決好人民群眾急難愁盼的問題,我將以建設生態文明鎮、綠色產業鎮、園林示范鎮、宜居宜游鎮、鄉風文明鎮為抓手,夯實鄉村振興基礎設施,發展牛羊養殖等綠色產業,用情用心保障和改善民生,全力推進西大灘文旅產業破題上路,走好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綠色發展之路,帶領群眾共同奮斗創造美好生活。
全媒體記者:蘇智成?張大榕?秦昂扎
陜西洛川:“四大檢察”助力蘋果產業高質量發展
中央軍委印發《關于軍隊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若干問...
新媒體技術驅動文創發展(新語)
促進兒童早期更好發展,加強嬰幼兒養育照護指導 《3歲以下嬰幼兒...
穩中有進顯韌性 創新發展釋潛能——2022中國經濟觀察之外貿篇
相知跨千年,攜手創未來 ——習近平主席中東之旅引領中阿、中海...
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沙特阿拉伯王國聯合聲明
【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黨委(黨組)書記訪談】宜城市稅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