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日報 2022-12-26 10:00
12月23日,記者從河池市自然資源局了解到,今年以來,河池市以田長制為抓手,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牢牢守住耕地保護紅線。今年以來,全市共確認耕地流入成果數據4.02萬畝,確認耕地流出數據2.83萬畝,實現耕地凈流入1.19萬畝,徹底扭轉耕地連續13年流出的局面,首次實現耕地凈流入。
河池市強化部門協同,匯總糖業部門2020年以來甘蔗種植矢量數據、農業部門“非糧化”治理數據、自然資源部門新增耕地開墾、增減掛等數據,組織市測繪院等技術部門開展數據轉換、校準、篩選等內業分析,經套合2021年國土變更調查數據,提取圖斑3萬余個,確認耕地流入面積4.02萬畝,并下發各縣(區)開展自主變更,實現紙面數據向成果數據轉變,確保耕地流入底數真實準確有效。同時,統籌分析國家和自治區下發的圖斑數據,套合剔除合法用地范圍后,按照最大值確認全市2022年耕地流出2.83萬畝。
該市全面落實田長制,構建“田長+網格長+網格員”網格化監管體系和“田長+檢察長”協作機制,率先在全區實現市域巡田全覆蓋,開展巡田3.92萬余次,打通耕地保護監管“最后一公里”,實現“地有人種、田有人管、責有人擔”耕地保護網格化。
該市通過政策引領,凝聚多部門合力,深入開展耕地恢復治理專項行動,結合糖料蔗政策補貼、耕地開墾、高標農田政策,通過“政府統籌+政企補貼+宣傳引導+流轉經營+多方參與”的耕地恢復治理新模式,以經濟發展引導群眾退林退園還耕,實現“穩妥、有序、科學”耕地恢復治理。2022年耕地“非糧化”治理2.1萬畝、撂荒治理1.3萬畝;全市累計建成高標準農田243.48萬畝,連續3年排名全區第一。
該市還深度整合全域土地綜合整治、田園綜合體等項目優勢資源,深挖耕地經濟價值,讓資源變資產,累計完成土地提質改造1100余畝,其中旱改水850畝,預計指標收益1.34億元,有效壯大村集體經濟組織、助推鄉村振興建設。(記者廖慶凌 通訊員覃歐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