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嘛新聞 2022-12-26 16:38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發展鄉村特色產業,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我市各地通過盤活農村土地、人力等要素資源,開發具有鮮明地域特點、鄉土特征的優質農產品,走特色路、打特色牌,讓鄉村振興之路越走越寬廣。

眼下,寧津縣長官鎮的水果蘿卜進入收獲期,綠葉蒼翠的綠根蘿卜顯得格外誘人,合作社負責人趙德高拿起直播設備在大棚里搞起了直播帶貨。

從2021年下半年開始,合作社從天津引進這種水果蘿卜。得益于當地獨特的沙土土質,第一年畝產就達到5000多斤。目前,經過三年的發展,合作社特色產業規模已達300畝,特色水果已有十余種,并通過“黨支部+合作社+農戶”的形式,帶動當地村民共同致富。

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既要立足特色資源,又要找到合適的產業發展方向。在樂陵市劉七村的林下養鵝基地,五千多只大白鵝已進入育肥期,將于春節期間上市。

2015年,孫景懷帶領村兩委一班人,根據地力條件以每畝900-1000元的價格,對村里的200多畝地進行了流轉,種植了法桐、垂柳、白蠟等苗木。而為了保證樹苗正常生長,需要雇傭大量人工進行除草,一年就需要支出五六萬元。
就在一籌莫展之時,孫景懷通過多方考察了解到了林下養鵝的新路子。通過鵝群的啄食,還可以降低林下除草成本,減少害蟲對樹木的危害;同時,鵝糞還能夠增加林地土壤肥力,改善土質,促進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雙豐收。

有了一年的養鵝經驗,孫景懷充滿信心,2020年,他在林地里撒了2000只鵝苗。散養鵝肉質更加勁道,味道鮮美,南方的經銷商不遠千里上門來收購。
經過多年的實踐,孫景懷積累了豐富的養殖經驗,通過發展林下養鵝產業,他打算帶動更多的鄉親發展特色種養,讓好日子更有奔頭。
(德州市廣播電視臺奏嘛新聞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