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山丹 2023-01-06 14:39
2022年,山丹縣人社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抓就業、保穩定,抓改革、促提升,抓規范、防風險,提升服務質效,兜牢民生底線,有力推動人社工作健康和諧發展。
釋放政策紅利 就業形勢穩中向好
堅持“強產業、抓創業,擴就業、穩保障,聚合力、保增收”的工作思路,深入實施就業優先政策,著力推動重點群體就業。至目前,城鎮新增就業2864人,就業困難人員公益性崗位安置81人,城鎮登記失業率2.71%;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740.1元,增速4.5%(第三季度反饋情況)。組織開展“春風送崗?攜手未來”“大中城市聯合招聘高校畢業生”“人社局長直播帶崗”暖心行動等線上線下專場招聘活動32場次,947家企業提供招聘崗位6587個,1126名求職者與用人單位達成初步就業意向。推出以送培訓提技能、送崗位促就業、送保障穩用工為主題的“三送”專項服務活動,以深入企業“面對面找崗位”的方式,為未就業高校畢業生精準對接就業崗位,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697人,高校畢業生總體就業率91.23%。加大創業扶持力度,成功舉辦創新創業大賽,開展創業培訓19期869人,為110名城鄉自主創業人員和12戶小微企業發放創業擔保貸款4202萬元,帶動就業642人。新建人力資源市場一個,精心打造就業創業示范一條街,構建“五星級”評定體系,成功孵化創業帶動戶10家、評定星級示范戶20家,11戶企業被評為市級“創業新秀”。探索建立“人力資源市場、培訓機構、企業、重點項目工程”+“勞動者”的“4+1” 融合矩陣,構建培訓-就業-輸轉一體化技能培訓新模式,開展職業技能培訓4855人。打響做靚“焉支鐵人”勞務品牌,提升勞務輸轉服務水平。輸轉勞動力6.38萬人(其中有組織輸轉5.09萬人,勞務品牌帶動輸轉1.38萬人,“點對點”輸轉勞動力1362人),實現勞務收入17億元。
完善社保體系 民生保障穩步提升
持續加大擴面征繳力度,全縣城鎮養老、失業、工傷保險累計參保51689人次,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保102414人,參保率98.76%,累計征繳各項社會保險費22249萬元,支付各項社會保險待遇39964萬元。繼續推進“同舟計劃”,參保納入建筑工程項目16個5579人,征繳基金79.95萬元,引導350名靈活就業人員參加企業職工養老保險。為423名60歲以上被征地農民落實參保繳費補貼891.94萬元。建立社保、人資、勞動監察協同辦公機制,組成工作小組主動下沉企業,督促5戶基層快遞網點79名從業人員優先參加工傷保險。穩步推進社保制度改革,為97名2020年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中人”補發待遇差額374.26萬元,修改整理業務數據1.26萬條。全面落實援企紓困政策,累計為665戶企業減輕繳費負擔586.86萬元,為12戶企業緩繳三項社保費239.37萬元,落實職業技能補貼16人2.6萬元,發放失業補助金108人40.07萬元,為245戶企業發放穩崗返還補貼157.05萬元,為373戶企業放一次性留工補助202.85萬元,為55戶企業發放擴崗補助14.55萬元。不斷加強社保基金風險防控。完善管理機制6項,成立社保基金監管服務中心,強化行政監督職能,加大高風險業務核查力度,形成群策群力抓基金安全管理的高強態勢,確保社保基金管理使用安全高效。
深化體制改革 隊伍建設穩健扎實
強化干部日常管理,積極推進事業單位管理崗位職員等級晉升工作,完成429名事業單位管理人員等級晉升工作。落實《山丹縣“十百千萬引才育才工程”實施方案》,加大招才引才力度,為住建、林草、農業農村等系統引進急需緊缺人才5名,為黨校及教育、衛生系統招聘專業技術人才22名,機關事業單位公開招考(聘)工作人員59名,公開招聘學前教育教師27名。選拔特崗教師、“三支一扶”等項目人員33名。強化專業技術人才隊伍建設,增選縣管拔尖人才10名,認定縣級技能大師工作室4家,落實補貼資金9萬元;積極推進職稱制度改革,評審市內企業有效中級職稱185名、農村人才市內有效中級職稱80名,對40名企業人才和農村人才初級職稱人員進行了考核認定,并發放了資格證書。落實薪酬制度改革機制,實施中小學教師工資待遇保障工作“月報告”制度,統籌推進公立醫院薪酬制度改革工作。
加大監察力度 勞動關系穩定和諧
加大勞動監察執法及仲裁調解力度,檢查各類用人單位484戶(次),開展專項檢查7次,巡查、檢查覆蓋率均達95%。舉辦2022年山丹縣“和諧同行”企業培育培訓班,新增培育企業2戶,優選重點企業1戶;督促112戶用人單位參加了勞動保障年審,指導8個鄉鎮建立協調勞動關系三方委員會;建會企業集體合同簽訂率達90.97%,工資集體合同簽訂率達88.78%;組織召開2022年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保障工作行政指導會,推進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保障工作。合力根治拖欠農民工工資,深入21個項目建筑工地開展11輪聯合執法檢查,共調處欠薪投訴案件102起,為456名農民工清欠工資423.8萬元;辦結國務院、甘肅省根治欠薪線索反映平臺線索問題240件,辦結各類投訴舉報線索79件;督促72戶施工總承包企業辦理農民工工資保證金保函,涉及農民工工資保證金2417.969萬元,籌集政府應急周轉金50萬元。充分發揮仲裁機構在勞動人事爭議案件調處中的重要作用,共處理勞動爭議案件101起,其中處理終結101起,為104名勞動者維護經濟權益478.24萬元,法定時限結案率100%,調解成功率79.2%以上。
強化作風建設 服務能力穩進提質
啟動運行人社為民服務“直通車”,設置“直通車”窗口3個,受理解決“急難愁盼”問題8個,承辦“打包辦”業務206件,接受群眾咨詢、引導群眾到常規窗口辦事1689人次,上報的2個典型案例被省人社廳通報表揚并在信息簡報刊發。持續推進社保卡“一卡通”拓展應用,全面推行以信息比對、自助認證為主的認證服務新模式,綜合認證率99.81%。深入開展行風建設提升行動,啟用服務窗口群眾滿意度評價系統,定期向窗口人員反饋群眾“好差評”情況,引導和激勵窗口人員改進服務方式、提升服務質量。深入開展重大風險摸排與防范化解,排查規模性失業、社保基金安全、群體性事件等風險點12項,已全部落實動態管控措施。深入開展“三進三問三查”活動,領導干部深入企業、社區、農村,主動上門解決基層群眾的急事難事,共發放政策明白卡320份,累計解決企業及農村、社區群眾實際困難35項。(張延禧)
關于廣泛開展“攜手抗疫 守望同行”志愿服務關愛行動的倡議書
云南勐遠仙境康養旅游創新發展模式成效顯著
四川傳統農耕文化保護發展有了指導意見
深化省校合作 共促高質量發展 河津市以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為高...
河津蓮池公園愛心驛站榮獲全國“最美工會戶外勞動者服務站點”
民政部:持續推動婚俗改革實驗區建設向縱深發展
白玉縣召開國資、扶貧資產后續管理工作專題會
白玉縣召開農牧文旅產業發展及項目建設專題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