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1-09 16:19
寒冬臘月,南國小城化州綠意不減。行走在三江六岸休閑綠道上,悠悠碧波與蔥蔥花木交相輝映,美不勝收。

碧水繞城、江映藍天,化州城區綠色生態美景入畫來。鐘葉苗?攝
以綠色為底色,茂名化州正在鋪展生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宏圖。近年來,化州市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夯實綠水青山本底,高質量打造“兩山”典型轉化模式,交出了一份生態美、產業興、百姓富的出色答卷。
2022年11月,在第十屆中國生態文明論壇南昌年會上,化州市被生態環境部正式命名為第六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成為目前粵西地區唯一獲此殊榮的縣區,探索了生態文明建設的先進經驗。
逐綠而行
打好碧水藍天凈土保衛戰
化州的生態有多好,數據會說話:2022年,化州市空氣優良天數比例達97.2%,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達100%,2個國考斷面實現穩定達標,創近6年來最好水平。
優越生態環境的背后,凝結了化州生態保護的辛勤努力。僅治水一役,就是一場艱辛的翻身仗。
水系發達的化州,境內主要河流有9條,全市水資源總量達到19.78億立方米。同時,化州也是粵西的生豬養殖大縣,常年保持生豬出欄量150萬頭左右。過去,由于養殖場多、分布廣,廢水直排江河,導致水污染問題頻出。
“不生態,就淘汰?!苯陙?,化州市把畜禽養殖污染整治工作列為“一把手”工程,大刀闊斧調整擴大養殖禁養區面積,約二分之一土地被納入禁養區范圍。至今,累計投入約1.4億元關閉禁養區畜禽養殖場6881家,拆除養殖欄舍面積約45萬平方米。
污染整治不是簡單“一堵了之”。在適養區,化州注重引導畜禽養殖場建好污染整治配套設施。
走進位于南盛街道山尾東車山村的化州市錦源養殖場,豬舍排水管道接通六級凈化池,渾濁的污水經中科院研發的綠狐尾藻綜合生態治污技術凈化,最終變成可養魚的清水。
“看,水面上綠油油的就是綠狐尾藻,投入成本低、治污效果好,收割的綠狐尾藻還可以用作飼料加工?!卞\源養殖場負責人蔡健樂呵呵地介紹。如今,他養殖場的豬、魚、雞形成了循環經濟,實現多頭營收。
為護碧水長流,化州下放鎮(街道)基層生態環境執法檢查事項29項,打通生態環境行政執法“最后一公里”。每月,監測機構對各河長制考核斷面共100余個監測點進行水質監測,推動巡河護河常態化。
曾經又臟又臭的江河水面,如今水清了、岸綠了。今昔對比,演繹著一幕幕生態保護的化州故事。
在過去幾年間,化州持續打好碧水、藍天、凈土保衛戰。河長制、湖長制、林長制落實見效,22座污水處理廠全部建成運營,完成1643條自然村生活污水治理,城鄉生活垃圾實現市場化運作,新增高質量水源林造林5805畝,推進農業源、工業源、移動源、焚燒源等污染整治,全年空氣質量達到國家二級標準以上。
作為經濟欠發達地區的化州,財政的巨大投入也可窺見政府守護綠水青山的決心。經統計,2019年化州市生態環境保護投入2.3億多元,占GDP比重0.42%;到2021年,生態環境保護投入增至16.2億多元,占GDP比重2.6%,財政投入是2019年的7倍。
“在化州,‘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已深入人心,成為干群的普遍共識和行動自覺。”化州市委書記鄧澤友表示,化州將堅持以新發展理念引領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推進高效能治理。
點綠成金
蹚出“兩山”轉化化州路徑
綠色是化州的底色,然而綠水青山價值幾何?
作為第六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之一,近年來,化州聚焦拓寬“兩山”轉化通道的時代發展課題,探尋實現環境保護、地方發展和民眾增收的多方共贏路徑。
三月開花,五月摘果。每年,數萬噸的化橘紅鮮果從化州的沃野林間采摘,經加工成為藥品、香料、工藝品等,銷往全球20多個國家和地區。
化州是全國最大的化橘紅生產基地,被譽為“中國化橘紅之鄉”。成功申報化橘紅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項目、獲評“國字號”區域公用品牌、入選全國地理標志農產品品牌聲譽百強榜……得益于好生態,化州近年積極發展化橘紅全產業鏈,成功蹚出點綠成金的富民路。
目前,化橘紅產業規模從2000年的3000多畝發展到2020年的11.3萬畝,全產業鏈產值已超百億元,帶動35萬農民從事化橘紅產業,直接帶動經濟效益12億元,農戶收入提高38%,以化橘紅為主的綠色產業已成為當地最突出的富民產業。
“長期以來,化州堅持產業生態化、生態產業化,創新推動區域特色生態資源全產業鏈融合發展,加快生態產品的價值實現,積極探索生態資源有效轉化為經濟價值和民生福祉的綠色發展路徑,把綠水青山源源不斷地轉化為金山銀山,逐步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兩山’實踐化州模式。”化州市委副書記、市長鄧向明說。
在“兩山”理念的指引下,化州化橘紅產業打開發展新空間。在石灣街道,全國首個化橘紅產業博覽中心正加緊建設,宏偉的樓體輪廓漸顯,未來將成為化州城市的新地標?;偌t產業博覽中心通過“政府+企業”共建,向游客充分展示化橘紅的前世今生,還肩負著做好化橘紅產業延伸的功能。
相距不遠,以打造農旅共享發展模式的廣墾(茂名)國家熱帶農業公園,是化州“兩山”轉化的又一路徑。該公園通過將有機水果生產示范、科普教育和農業生態觀光旅游融于一體,示范帶動周邊地區10多個農場、2萬多農民標準化種植水果,探索出一條富有化州特色的農旅相結合新路子。
包括化橘紅產業、廣墾(茂名)國家熱帶農業公園在內,化州依托自身資源特色,在生態環境保護、綠色高質量發展、鄉村振興的實踐中將“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轉化為生動的現實,打造了5種“兩山”典型轉化模式,形成了可示范、可推廣的典型案例。
如今,生態農業持續激活化州縣域經濟“一池春水”,推動“含綠量”有效轉化為“含金量”。2021年,化州市農林牧漁業總產值達236.5億元。
行穩致遠
推動生態治理與產業發展融合
《化州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提出,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著力補齊生態環境短板,推進綠色低碳循環發展,推動形成節約資源、環境友好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生活方式,建設美麗化州。
成功入選“兩山”基地,于化州而言只是起點。在現階段乃至未來,化州應如何利用“兩山”基地,將生態環境治理項目與城市建設、產業開發項目有效融合,實現生態環境資源化、產業經濟綠色化?
去年以來,化州市積極探索水環境綜合整治與產業融合開發EOD項目,向社會資本開放部分“兩山”實踐創新基地重大工程項目,推動生態環境治理相關項目與關聯產業開發項目有效融合,建設城鄉融合發展的生態治理體系。
據介紹,化州市水環境綜合整治與產業融合開發EOD項目圍繞筑牢生態安全屏障和打造特色產業強市統籌發展理念進行謀劃,總投資約29.8億元,共包含5個子項目。其中,生態環境治理子項目有2項,關聯產業類子項目有3項。該EOD項目已入選生態環境部生態環境金融項目儲備庫。
“EOD項目的實施,一方面為推進化州市幸福河湖建設奠定基礎,另一方面有力保障關聯產業項目周邊的基礎設施配套。”茂名市生態環境局化州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項目將有效推動城鄉生活污水處理、城市黑臭水體整治等生態環境治理項目與化橘紅、羅非魚等綠色關聯產業深度融合,有力解決生態環境治理總體投入不足、環境效益難以轉化為經濟收益等瓶頸問題,推動實現生態環境資源化、產業經濟綠色化,確?;荨皟缮健被貏摻ㄐ蟹€致遠。
當前,化州正全力打造綠色金融品牌,打通基金、銀行、證券、信托、租賃等投融資渠道,為“兩山”實踐創新基地建設提供融資支持。
以更嚴監管機制打造美好生態環境,以更大決心力度優先守護青山綠水,以更高綠色發展動能匯聚民生福利……如今的化州,青山隱隱,綠水悠悠,一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天然畫卷,既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投資商和游客,也筑牢了百姓富裕、產業興旺的根底。
撰文:楊建雄?李斌?李海浩
陳楊官?梁惠花
我國成功發射實踐二十三號衛星等三顆衛星
習近平對政法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強調 堅持改革創新發揚斗爭精神 奮...
志愿服務送關愛,文明實踐樹新風!2023年城陽區首場志愿服務大集...
我縣在分會場參加全市科技創新大會
海報速覽 | 開好局起好步!2023年茂名經濟這么干!
四川省西昌市打造鮮食葡萄種植基地 夯實都市農業發展基礎
茂名:沿江碧道美如畫,生態廊道惠民生
茂名2個品牌入選全國區域農業產業品牌影響力百強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