碭山發布 2023-01-12 14:53
近日,農業農村部發布2022全國縣域農業農村信息化發展水平評價結果,碭山縣獲評“2022全國縣域農業農村信息化發展先進縣”。

喜悅掛枝頭 朱文生
碭山是酥梨原產地,被譽為“世界梨都”“中國酥梨之鄉”,農業產業基礎較好,碭山酥梨被列入了國家首批特色產業集群。近年來,我縣依托水果這一特色資源優勢,與國內知名科技企業開展了深入的交流與合作,以國家第二批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的創建為機遇,積極搭建網絡營銷平臺,不斷強化政策扶持,在電商營銷、供應鏈服務、農村數字金融和數字農業等領域,不斷探索新模式、新業態,并將物聯網、云計算、區塊鏈、互聯網注入水果產業,開展以產、售、農、旅為一體的創新,推進農村電商發展,高質量發展的新模式新業態逐漸成型,形成了全域、全民、全品類、全渠道、全產業鏈的電商發展新格局,促進了一二三產深度融合。

探索數字+農業,打造農產品品牌。我縣主動適應互聯網+的發展趨勢,將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和物聯網注入水果產業,大力實施數字果園、一號梨園引領工程,先后建成了物聯網應用示范點60個,綜合運用農業物聯網和綠色防控、生態栽培技術,實現對梨園全天候的控制和智能化、數字化、精細化的管理。大力發展“三品一標”認證,全縣21萬畝水果獲得綠色食品認證,1萬余畝獲得有機水果生產基地的認證,酥梨、黃桃、油桃,獲得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保護登記,碭山區域公共品牌價值達190.64億元,同時已建立15家國家級、6家省級的規模化種植、標準化生產、商品化處理、品牌化銷售、產業化經營的碭山梨示范區。碭山梨產業入選安徽省首批“一縣一業”全產業鏈示范建設。此外,全縣還大力推進農產品質量追溯體系的應用,建立健全農產品檢測檢驗體系,136家農產品企業在國家省級農產品安全追溯平臺上線運行,基本實現了主要農產品的質量安全可追溯。

探索互聯網+農業,發展農產品電商。2015年以來,我縣不斷開展接觸互聯網+農業,搶抓國家第二批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的創建機遇,依托水果資源優勢,高質量地推進農村電商的發展,不斷強化政策的扶持,完善發展規劃,加快人才培訓,構筑了縣、鎮、村三級點上服務中心,建成了109家村級電商綜合服務點和便民網點。積極推進與龍頭電商企業的全方位合作,通過開設碭山特產館、扶貧館、旗艦店等,不斷擴大農產品的銷售渠道,全縣電子商務也呈現出爆發式、井噴式的發展,縣內電商企業達2000余家,電商品牌2100多個,網店和微商近6萬家,帶動了15萬人從事電商物流等相關產業,年電商交易額也超過了60億元,其中農產品上行交易額突破了50億元。2020年碭山縣被評為國家互聯網+農產品出村進城工程試驗點,依托農產品電商帶動,碭山縣走出了一條符合碭山實際的農村電商精準扶貧之路,實現了電商與扶貧的有機結合,有效帶動了1.33萬戶、2.6萬余人的脫貧,先后兩次在全國電商精準扶貧會議上做了經驗介紹,也作為典型經驗,在全省推廣。

梨都之春 馮鐘
探索主體+農戶,夯實產業發展基礎。我縣水果種植面積長年保持在70余萬畝,水果總產量約170萬噸,為了做強特色的產業,在生產端大力發展農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生產經營組織,讓農民抱團發展,提升競爭力。目前,我縣已被列入全國農村專業合作社質量提升整縣試點,市級以上的合作社達到164家,家庭農場113家。在加工端,我縣則通過不斷引進水果的加工企業,延長產業鏈條,據統計,全縣市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產業有133家,包括海升、匯源、宿州科技等知名企業,年水果加工能力120萬噸以上。近年來,我縣以產業化龍頭企業為帶動,按照龍頭企業+合作組織+家庭農場+農戶的模式,大力發展現代農業產業化聯合體,目前已經有53家,在聯合體內,通過不斷地創新完善利益聯結機制,共享水果的銷售、加工、運輸、儲藏以及生產經營方面的技術、信息,初步實現聯合體內部的生產要素的有效整合。
來源:碭山縣融媒體中心 綜合于農業農村部官網、中國農業信息網、拂曉報(記者:路楊)等
農業農村部完成第二批國家級畜禽遺傳資源保護單位確定工作
碭山:放心家政 服務群眾有實效
農業農村部公布2022年國家級水產健康養殖和生態養殖示范區名單
張淼獲評2022年度安徽“十大新聞人物”
喜報!慶云獲評省級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
喜報:融安縣金桔精深加工企業獲評認定“瞪羚”企業
又一國家級榮譽!縉云縣入選2022年全國休閑農業重點縣名單
10部門出臺措施支持國家級經開區創新提升更好發揮示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