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tv 2023-01-14 12:19
“把一家一戶辦不了、辦起來不劃算的事交給社會化服務組織來辦。”
《求是》2022/07
作者:習近平
“要發展適度規模經營,支持發展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加快健全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把小農戶服務好、帶動好。”
——習近平在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推動現代服務業同現代農業深度融合,把產業鏈延伸環節更多留在鄉村,把產業發展的增值收益更多留給農民,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
——《鄉村振興責任制實施辦法》
加快建設農業強國的重點任務:“推進農業社會化服務全環節覆蓋。”這是建設農業強國的深謀遠慮,也是瞄準目標、蹄疾步穩的勇毅前行。

2022年是黨和國家歷史上極為重要的一年。我們勝利召開黨的二十大,描繪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宏偉藍圖,擘畫出農業強國的壯美前景。
虎年伊始,習近平總書記在《求是》雜志發表重要文章,其中提到:“現在,糧食生產一大軟肋是生產成本偏高,解決辦法還是要創新經營方式,要培育好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發展適度規模經營,健全專業化社會化服務體系,把一家一戶辦不了、辦起來不劃算的事交給社會化服務組織來辦。”
2022年末,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總書記再次提到“要發展適度規模經營,支持發展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加快健全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把小農戶服務好、帶動好。”
擼起袖子加油干,風雨無阻向前行。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新圖景下,農業社會化服務為農業現代之路“點亮一盞燈,照亮一大片”,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

“我們合作社擁有大型農機設備150多臺套,在生產服務過程中,做到了五個‘統一’,統一生產資料,統一播種,統一田間統防統治,統一收獲,統一銷售。目前總體托管服務面積達到10多萬畝,服務小農戶1000多戶,幫助小農戶提高產量20%左右、每畝節約成本200多元。”山東省高唐縣瑞杰農機專業合作社理事長王勇峰說。
“耕種防收全托管,省時省工又省錢。”走在山東省樂陵市的鄉間道路上,隨處可見農業生產托管的相關標語。“現在誰還自己下地,都是服務組織用機器來幫我們種田。”山東省樂陵市黃夾鎮田集村農戶田金林輕松地說。
一個個生動的故事,書寫著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農服答卷。新聞聯播專題播出“今年,中央加大對農業生產方式創新的支持,以社會化服務推動農業現代化發展,提升春耕質量。今年春耕,中央繼續加大投入,支持開展社會化服務,讓小農戶的承包地在不改變經營權的前提下,交給服務組織進行專業生產托管。據測算,平均降低成本10%以上,提高效益10%以上。農業社會化服務大大提高了春耕質量。”
面對風高浪急的國際環境和艱巨繁重的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糧食豐收的優異成績提神振氣。農業社會化服務為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保障糧食安全發揮了重要作用。2022年全國糧食再獲豐收,總產量連續8年穩定在1.3萬億斤以上,農業社會化服務使農民享有更多實惠,助力農業農村現代化進程。
一、2022農服受矚目,多管齊下助力高質量發展
2022年2月17-18日,農業農村部黨組書記、部長唐仁健在四川調研時強調,要環環緊扣抓緊春季農業生產,抓實春季田管和春耕備耕,大力開展集中育秧、生產托管等社會化服務,穩定水稻播種面積。2月23日,在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2022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發布會上,唐仁健部長再次強調“聚焦關鍵薄弱環節,大力發展農業社會化服務,帶動小農戶提高種糧綜合效益。”

“發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社會化服務”被寫進黨的二十大報告之中。對此,唐仁健部長發文解讀:“推進農業社會化服務全環節覆蓋”是加快建設農業強國的六大重點任務之一。
(一)從中央到地方,由點及面部署農服發展任務
11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鄉村振興責任制實施辦法》,其中提到:發展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發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社會化服務,發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
1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擴大內需戰略規劃綱要(2022-2035年)》,大力發展現代農業。持續強化農業基礎地位,加快建立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發展農業專業化社會化服務。
重慶三部門印發《通知》 ,爭取到2025年推動農業社會化服務全覆蓋,年服務面積1500萬畝次。
浙江省召開農業高質量發展大會,創新推進現代化農事服務中心建設,引導農機社會化服務組織向區域化、專業化、“一站式”方向發展,力爭到2025年建成300個現代化農事服務中心。
《貴州省鄉村振興促進條例》:支持農業專業化社會化服務組織大力發展。
一份份文件,體現了農業社會化服務的重要性,開啟了農業社會化服務助力現代農業強國的新篇章。
(二)金融助力農服發展
3月4日,農業農村部發布《關于推進農業經營主體信貸直通車常態化服務的通知》,要求優化信貸直通車服務,聚焦支持農業社會化服務等。
通過APP線上實時便捷操作,24小時全天候服務,資金最快3分鐘到賬,利率比市場平均水平還低。貸款不再需要找關系、托門路,全程線上自助辦理貸款,減少人為干預,農戶貸款不求人。手機變成農民的金融服務站,貸款周期大幅縮短,貸款成本大幅降低,農民“借錢有尊嚴”……金融活水潤澤三農的這般生機和活力來自哪里?
針對農民融資難、融資貴、風險高,同時金融機構農村土地抵押貸款面臨的土地權屬情況核實難、抵押登記難、不良資產處置難等問題,2018年以來,黑龍江省在農業農村部金融支農服務創新試點項目支持下,聯合哈工大和建設銀行等9家銀行,建成“黑龍江省農村金融服務平臺”,探索出“農業大數據+金融”支農模式。在平臺創建和金融產品開發的過程中,構建起了政府部門及時提供農業數據,建設銀行共享農業數據開發金融產品的聯動機制,為平臺可持續運營打下堅實基礎。

山東省青島市農業農村局與中國農業銀行青島市分行、青島市農業融資擔保有限責任公司聯合開展金融支持農業社會化服務發展相關服務,面向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推出“琴島托管貸”創新信貸產品,將托管服務協議的服務面積、服務價格等因素作為核定貸款額度的主要依據,實現精準創新、精準滿足借款主體全方位融資需求。
山西省永和縣永和農商銀行堅持“整村授信”、主動創新,打出一套“便捷流程+適配產品+場景營銷+暖心服務+銀政聯動”組合拳,持續引導金融活水向農業生產托管注入,為農業生產托管建起“備用金庫”,以金融之鋤為“三農”大地舒經活絡。
一項項利農服、惠農服的金融措施,如汩汩春泉涌動在華夏大地上,助力農業社會化服務行業高速高效發展。
(三)數字化助力農服高質量發展
“數字經濟事關國家發展大局”,要“不斷做強做優做大我國的數字經濟”。
“兩個人挑戰3000畝超級棉田,看看能不能用我們的科技再給農業帶來一些新的變化。”極飛科技農業數字化技術員艾海鵬興奮地說道。無人播種機被操縱啟動,在大地上拖出筆直痕跡,路線誤差在2.5厘米以內。智能灌溉、AI識別病蟲草害、農業無人機精準施藥等一條龍行云流水的高科技棉田播種,一個小小的平板電腦就能搞定,憑借后期數字化、智能化的精細管理,這塊3000畝的棉田共收獲棉花700噸。
“大家好,我是四川省綿陽市江油市農業農村局農經站工作人員曾南巖。我們使用中國農服平臺已近兩年時間,服務主體從平臺上發布作業服務一百多條,線上對接八百余次,線下服務近六十萬余次,不但有效解決了小農戶用機不便的問題,也方便了我們管理部門監管服務質量和核查服務作業量;”“我是山東省濟南市濟陽區農業農村局農村經濟發展服務部負責人宋榮華。目前,我們在推廣農業生產托管服務工作中,充分利用中國農服平臺進行信息化管理,有效提高了工作與管理效率;”截止12月中旬,中國農服平臺注冊主體超80萬個,較去年同期增長49.5%。其中,注冊農業主管部門0.6萬個、服務主體(含村集體)18.7萬個。
一個個生動的案例與奇跡,是數字化借助農業社會化服務所發揮的驚人力量。
二、農業社會化服務模式創新發展,繪就多姿多彩的農服畫卷
推進農業社會化服務全環節覆蓋關鍵在“培育服務主體”與“創新服務方式”。鞏固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農業社會化服務模式創新是重要探索方向。健全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對于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促進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意義重大。

(一)因地制宜,各顯本領,農服新模式新業態迸發
“我家的毛白菜價格能比鄰居家的每斤高5毛錢。”江蘇省常州市新北區的服務中心示范田里俯身采摘的農戶李大哥高興地說到。中國農資?·常州服務中心與常州市春江現代農業產業園合作,打造示范田,為農戶提供作物全程解決方案,借助新媒體平臺拓寬服務農戶的渠道,為農戶講解作物病蟲害預防知識以及管理要點,并通過微信群、直播等形式開展線上農技服務。
江西省抓模式創新,積極探索創新“保姆式”全程托管、“菜單式”多環節托管、“點單式”單環節托管等多種形式的服務模式。
安徽省淮南市為破解規模經營難、服務提升難、農民增收難等發展瓶頸,積極探索農業生產新路子,在全國首創了以“兩委托兩跟進一托底”為主的農業生產“大托管”模式。

“智能化的農機可以替代勞動力,做人不愿意做的工作,進一步解放了農業勞動力。農機智能化能夠節省5名熟練機手、十幾名臨時工人,光是人工費一年就能節省近30萬元。”北京博創聯動科技有限公司用科技賦能“無人農場”, 打造出水稻種植服務新模式。
“今年玉米增產10%,又是一個大豐收。”黑龍江海倫市東林鎮富興村農戶陳維友把自家的地托管給了金豐公社。嘗到甜頭的陳維友,又早早簽訂了來年的農業生產托管協議。“下一步還要發揮規模經營優勢,積極應用現代農業科技,帶動各類農戶特別是小農戶多種糧、種好糧,讓種糧農民有錢掙、得實惠。”海倫市金豐公社農業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春雨表示。
神州大地上迸發出的一個個優秀閃光點,匯聚起農業社會化服務2022年的新業態。
(二)農服組織行業規范水平不斷提高
圍繞資源共享、行業規范,各地紛紛成立農業社會化服務發展戰略聯盟,匯集服務者及服務相關者等各類主體,著力構建業務合作、信息交流、資源整合、自律規范的行業組織。
“集聚資源求創新,行業協會促發展”的廣東省現代農業服務業聯盟,“整合資源建平臺 聚焦托管創機制”的廣東省陽山縣農業生產托管運營中心,“創新打造三級托管服務運營體系”的廣東省智慧三農(陽春市)農業專業合作社聯合社,“聚力合作增活力 全程服務提效益”的重慶市墊江縣杠家鎮花園村種植聯盟。
一個個農業社會化服務行業組織以地區聯動全國,形成農業社會化服務覆蓋各行各業、各省的網絡。
三、立足大國小農國情,系列活動助力農服發展
4月29日,全國農服進萬家系列活動啟動儀式暨2021年度全國農服十大新聞發布會在北京舉行,活動同期舉辦了中國農服超級會客廳,揭牌成立了中國農服宣推中心。其中“中國農業生產托管萬里行”列入五大部級活動之一,“豐收季·中國農業生產托管萬里行”計劃被列入2022年中國農民豐收節重點節慶活動,充分展現了農業社會化服務的重要性與關注度。

這一年里,農業農村部全國農服進萬家系列活動走進全國五個省份,推介了一批典型示范,打造了中國首個農服智庫,整合行業資源,盤活各類主體,推進農業社會化服務全環節覆蓋。目前,全國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數量超過104萬個,服務小農戶數量達到8900多萬戶,幫助小農戶生產托管實現增收。
(一)點亮一盞燈,照亮一大片
自2020年開展的“中國農業生產托管萬里行”活動,在農業農村部農村合作經濟指導司指導下,由中國農影聯合各省農業農村廳共同主辦,圍繞農業社會化服務開展全方位、多角度、多元化的全維宣推,探索“媒體+”融合傳播新路徑,發揮了“點亮一盞燈,照亮一大片”的示范效應。“中國農業生產托管萬里行”累計走進黑龍江、山東、安徽、福建、內蒙古、江西、河北、吉林、遼寧、寧夏等十二個省區的三十多個縣市區,持續發掘農業社會化服務榜樣,助力鄉村振興宏才大略,發揮優秀案例的示范效應,推動全國農服行業的交流與發展。

全國農服進萬家系列活動發現、宣傳、推廣了一批可復制能推廣的農業生產托管模式,發布了2022年全國農業社會化服務典型。將先進農業生產托管模式推向全國,促進農業社會化服務交流學習經驗。
(二)整合行業資源,盤活各類主體
全國農服進萬家系列活動設置會客廳、高峰論壇等環節,邀請各主體聚焦發展多元化、多層次、多類型的農業社會化服務建言獻策,打造了中國首個農服智庫,用專業知識助力農業社會化服務高質量發展。

全國農服進萬家系列活動創新推出“會議+觀摩+訪談”形式,解讀農服發展新模式新亮點,聚焦農業生產關鍵薄弱環節,推廣多種形式的服務模式,推動農戶利益聯結機制創新。促成農業社會化服務行業資源整合,邀請多家金融機構、物流企業、現代農業服務企業參與活動,介紹惠農措施,推廣農業生產托管服務,破解物流難、銷售難、融資難的“三難”問題。激發引導各類市場主體積極參與、加快發展,培育服務主體,推動社會化服務惠及8000萬以上小農戶,產生了巨大社會經濟效益。

乘風而起,載夢而行。新征程上,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導下,農業社會化服務為加快建設農業強國、探索中國式農業現代化道路注入強勁動能。政策、科技、數字、宣傳活動合力推進農業社會化服務全環節覆蓋,將希望與豐收鋪滿祖國大地,勾勒萬家燈火。
記者|劉曉雅
主編|李潔
監審|上官王強
金融支持實體經濟力度穩固——央行相關負責人詳解2022年金融數據
強信心抓落實丨多措并舉促消費 市場活躍漸復蘇——2023年開年市...
透視2022年外貿“成績單”:規模再創新高、質量穩步提升
2023開年一線觀察丨保持永遠在路上的堅韌和執著——2023年開年全...
省農業農村廳專項督查指導組來我市督查指導漁業安全生產工作
全省農業用地典型調查工作啟動會在西安召開
武清區賦能農業產業提質增效——打出“組合拳” 擦亮“土特產”...
河北衡水:“農”墨重彩繪新篇 扎實推進農業農村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