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1-28 11:53

“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隨著年節的臨近,城陽三家花饃店都開始趕制花饃,作為有著悠久歷史和特色傳統的當地土生土長的非遺年貨項目,近日一起亮相中國旅游新聞。

青島市城陽區“上馬周氏花餑餑”新年花饃出爐 工坊 供圖
城陽區“流亭磨坊大饅頭”是一家有著上百年歷史的老店。2018年,流亭大饅頭入選青島市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擴展項目名錄。傳承人唐彩玲用祖輩傳下來的老底引子、成型、發酵等傳統技藝,將普通百姓日日食用的普通大饅頭發展為集食用、觀賞于一體的面塑藝術品。比如用于新人嘉禮、小孩百歲、開海祭祀等所需的花餑餑,以及包括卷子、面魚、元寶、光頭饅頭等在內的傳統花餑餑。
家住城陽區的紀彩霞說:“每年春節,我們都會買流亭大饅頭,一個是老人、孩子都喜歡吃,一個是他們家的花饃樣式漂亮、寓意好,老輩人都非常喜歡。”
“今年的訂單量特別大,預訂花饃的人很多,較去年同期銷售額提升了15%。我希望流亭磨坊大饅頭能在面食設備、傳承人培訓、傳統面食與西式結合三個方面繼續升級創新,為食客帶來更多美味。”流亭磨坊大饅頭負責人胡孝初說。
已經有300多年歷史的“上馬周氏花餑餑”是城陽區另一個頗有特色的面塑類非遺項目。產品包括生肖面塑、慶生面塑、伴手禮面塑等多個類別,其中,以龍鳳為題材的婚慶面塑產品,最受消費者的歡迎。
近年來,在當地政府、城陽區文化和旅游部門的支持下,“上馬周氏花餑餑”從一個小手工作坊發展成一個占地600余平方米、產值突破200萬的市級非遺工坊。如今,“上馬周氏花餑餑”的產品甚至遠銷日本、澳大利亞、英國及東南亞地區。今年春節前,“上馬周氏花餑餑”就已經銷售了2300多件新年禮盒,盒內桃子、石榴、元寶、福袋、福魚……各式各樣的花餑餑惟妙惟肖。
周春云是“上馬周氏花餑餑”第六代傳承人,她說:“我16歲開始跟隨母親和奶奶學習制作花餑餑。做花餑餑這么多年,我覺得自己有責任和義務去傳承和保護這項傳統技藝。”周春云介紹,花餑餑既能吃,也可以當作藝術品收藏觀賞。“曾經有一對日本夫婦經朋友推薦來我們工坊定制了十二生肖樣式的面塑。他們說要把這些花餑餑帶回國收藏起來。”
“美聯升花餑餑”是一家占地2000余平方米、員工100余人、年產值近4000萬元的企業,擁有青島老字號、市級非遺工坊等多個榮譽稱號。“美聯升花餑餑”負責人陳志正介紹:“今年春節,我們既推出了年獸兔、福袋兔等創新花餑餑,也有傳統面點銀絲卷、百合卷、千層餅、棗饅頭等。近年來,政府十分支持我們的發展,帶我們參加各類非遺展會、非遺活動,加強對花餑餑的宣傳。在非遺展會上,民眾可以看到花餑餑的制作過程,也可以參與學習制作花餑餑。”
來源:文化城陽
記者:郭寧
春節不“打烊”,守護萬家燈火!城陽區全力筑牢春節期間安全防線
緊鄰青農大!兔年伊始,優質食品產業園技術創新中心項目規劃方案...
振興人物|龔國林:深耕于文化傳承與新聞戰線的拓僵者
“提升全國農村敬老院抗疫能力建設”項目啟動
海西三家產業園 入圍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創建名單
河南廣播電視臺新聞廣播《縣域直通車》上線播出
中國旅游信心加速提振 二季度旅游業或顯著復蘇
保持“雙順差” 我國外匯市場供求基本平衡——國家外匯管理局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