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1-30 09:53
【鄉旅導報訊】春節剛過,走進晉源區五府營村的草莓采摘種植基地,道路干凈整潔,兩側的溫室大棚一幢連著一幢,各家的彩旗飄飄,紅彤彤的對聯喜氣洋洋,招牌交錯林立,隨處可見的“草莓”是關鍵詞。

王二小香飄飄草莓采摘園已有工人在勞作,準備開工。大棚高大明亮,分外顯眼。透過掛滿水霧的塑料膜可見,內里大有乾坤。掀起厚重的門簾進去,一股熱氣雜夾著草莓的香甜撲面而來。墻上的溫度計顯示當下的溫度為23℃,門簾的正上方還安裝著一個360度攝像頭。棚內開闊舒朗,空間通透。一列鋼管立柱一字排開撐起整個大棚,一壟壟草莓整齊分列兩側。
綠葉白花間綴滿了一顆顆鮮紅的莓果,個大飽滿的草莓散發著淡淡的果香。一口咬下去,汁水四濺,清甜可口,唇齒留香。棚內主要種植品種以紅顏、章姬、白雪公主為主,目前頭茬草莓碩果累累,正是上市旺季。

“現在溫度起來了,進點風哇。”負責人李新東拿起遙控器一按,頭頂的塑料布吱吱作響卷了起來,不一會兒就有微風鉆了進來。這是他今年剛改造的新式大棚,較以往低矮、陰暗逼仄的老式大棚不同,大棚加高到6米,加寬到14米。用手腕粗的鋼管做支架,用塑料布做墻,不僅建造時間比磚結構的大棚要短,種植面積和進光量也翻了一倍,升溫快、更智能,可以保證棚內恒溫恒濕。這座大棚占地2畝,預計可產8000余斤草莓,生產旺季將持續到6月,毛估收入15萬元左右。
早在2000年左右,五府營村開始發展千畝設施蔬菜大棚和食用菌基地,在全省首家引進美國“甜查理”草莓栽培技術。隨后,有幾個浙江人租下五府營大棚種草莓,一年的效益能有十幾萬元。看到商機,村里有三、四家人也學著種起了草莓。他們起壟、栽苗、去老葉、鋪地膜,遇到病蟲害防治、肥水管理、溫度管理等問題,就一起總結心得,抱團取暖,并毫無保留地將經驗傳授給周圍每一個人。五府營村家家戶戶成了草莓種植戶,還常有教授草莓種植技術的培訓。

不僅如此,基地95%的草莓種植戶都是年輕人,有在外打工又回家務農的,還有畢了業就從事草莓種植的。今年35歲的王英,兩年前辭職回家種草莓。當時的他在一家公司干了6年的采購,常常跟著老板東奔西跑應酬,每月也就五六千的工資,加上年終獎一年的總收入最多只能拿到十萬元。當他聽說草莓園兩畝地的年收入也有十幾萬元時,王英動搖了,“回來種草莓收入差不多,還離家近,方便照顧父母,何樂而不為呢?”
說干就干,他建起了明明草莓采摘園,開始了和草莓“較勁”的日子。第一年收入不行,第二年有了起色,現在他承包了四五畝地共3個大棚,每年也有幾十萬的收入。自草莓進入上市以來,他和家人每天都要出門去給客戶送草莓,“近一個月,線上線下買草莓的人更多了,每天也更忙了,一定會努力讓全太原吃到我家香甜好吃的草莓。”王英笑著說道。

現在,五府營有百余戶草莓種植戶,種植面積200余畝,上百個溫室大棚平均年收入12萬余元,是太原市遠近聞名的規模最大的草莓基地。小草莓成就了大產業,成為百姓增收致富的“金果果”,年輕人回鄉務農、安家置業的“助推器”,為五府營村找到了鄉村振興的新路徑。(楊潤德? 韓雪冰)
【新春走基層】敦煌旅游開門紅 春節假期接待人數超20萬人次
【我們的節日·春節】涼州區:社火表演鬧新春 紅火熱鬧年味濃
新春走基層 | 夏縣舉辦第四屆夏都饅頭文化藝術節
新春走基層 | 棗莊市中區:鑼鼓聲聲慶佳節 舞龍舞獅鬧新春
新春走基層丨當好村民健康“守門人”
新春走基層丨戰“疫”中的烏蘭牧騎力量
【新春走基層】虞鄉鎮:志愿服務“十必到” 貼近群眾暖人心
【新春走基層 】文化進基層 新春意更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