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地大同 2023-02-06 11:39
習近平法治思想是順應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時代要求應運而生的重大理論創新成果,是馬克思主義法治理論中國化最新成果,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全面依法治國的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雙榆樹鄉將深入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緊緊圍繞隊伍建設、基層治理、普法教育和法律服務,持續提升鄉村治理法治化水平,讓鄉村既充滿活力又和諧有序,用高水平法治建設助力鄉村振興發展。
一是以隊伍建設為基礎,強化法治思維,持續提升履職能力。堅持思想是行動的先導,增強干部法治思維,帶頭依法履職。通過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會前學法、專題研討等制度持續學習習近平法治思想,強化法治思維,提升法治素養,做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模范。采取舉辦法治講座、集中輪訓、法治知識競賽等方式,培育一批以“村兩委”、黨小組長、網格員為重點的“法治帶頭人”,著力建設一支懂法治、行法治的法治工作隊伍。探索建立法律顧問制度,逐步完善依法決策機制,提升黨委、政府決策的科學性、合法性。
二是以鄉村善治為目標,強化基層治理,持續提升治理效能。堅持用法治引領鄉村發展,增強基層治理效能,走好鄉村善治之路。緊扣鄉村發展實際,把法治元素融入村規民約、積分細則中,細化村民議事規則,暢通群眾參與基層治理的渠道,進一步夯實鄉村法治建設的民主基礎。推進“雪亮工程”建設,完善網格化管理,健全多元預防調處化解機制,以“五無”村屯、民主法治村創建助推法治鄉村建設。推行村級小微權力清單,加強審計監督和依法公開黨務村務財務,嚴厲整治惠農補貼、資源發包等領域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讓權力在法治軌道上運行。
三是以普法教育為牽動,強化陣地建設,持續提升法治環境。堅持貼近群眾、注重實效,圍繞增強全民法治觀念,加大普法宣傳教育力度,促進形成崇尚法治、遵紀守法的良好文化氛圍。依托法治小院、法治廣場、法治之窗等法治文化陣地,展示民法典、法治故事等法治內容,讓群眾在潛移默化中學習法律知識、感受法治文化熏陶。結合憲法宣傳周、農民豐收節等時間節點,組織開展以案普法、憲法進萬家、與法同行等法治宣傳教育活動,推進全民守法、懂法、用法。推動法治文化與鄉土文化相結合,創作群眾喜聞樂見的法治文化作品,開展群眾性法治文化活動,宣傳法律知識、普及法治觀念。
四是以規范文明為手段,強化法治供給,持續提升服務水平。堅持多元法律供給,規范文明執法,增強鄉村群眾法治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加強執法人員業務培訓,嚴格實施執法人員持證上崗,提高法治意識和職業素養。加強對執法工作的監督,落實行政執法公示、全程記錄等制度,做到有權必有責、用權受監督、違法必追究。健全鄉村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在黨群服務中心設置法律服務窗口,提供法律援助服務,引導群眾依法反映利益訴求,依法解決矛盾糾紛。通過法律服務微信群、智慧廣播等線上方式,將法律知識及時送到群眾身邊,更好滿足農民群眾的法律需求。
【樂教工程】樂陵:周轉宿舍讓鄉村教師“安居樂教”
城陽區司法局召開2022年度全面從嚴治黨暨黨風廉政建設反腐敗工作...
加快建設“三區三高地” 奮進中國式現代化新征程——楊凌示范區2...
碭城鎮:念好“三字訣”,持續深化“一改兩為”,全面提升工作效...
省委農村工作會議召開 加快建設農業強省奮力推動農業農村現代化...
尚義:送戲下鄉暖人心 文化惠民促振興
三亞村民攔客收費!鄉村振興軟硬環境必須同步發展
深化改革 依法履職 梅河口市努力提升農業綜合行政執法工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