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山縣傳媒中心 2023-02-08 14:41:29
日前,縣農業農村局傳來好消息,象山白鵝入選了第三批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名錄,為全省唯一。
象山是“浙東白鵝”原產地,經過多年原種選育和品種繁育,將其提純復壯為“象山白鵝”特色品種,主要體現為生長周期短、營養價值高、經濟性狀優等特點,先后入列國家畜禽遺傳資源保護名錄、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和證明商標以及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產品,多次榮獲全國、全省農博會金獎。 “種子”是農業產業的“芯片”,種業是國家戰略性、基礎性的核心產業。早在上世紀80年代,我縣就已經認識到品種保護與開發在產業發展中的重要性,成立了象山白鵝種鵝場,加強選育及提純復壯,象山白鵝選育項目1983年被列入寧波市重大科研項目。2011年,完成了象山白鵝全基因組序列圖譜繪制,成為世界首個鵝全基因組序列圖譜;2015年,象山縣白鵝研究所列入國家級畜禽遺傳資源保種場;2020年,象山文杰大白鵝養殖有限公司列入寧波市種質資源場,每年定期開展種群遺傳性能測定評估,建立種質資料庫。 在第九屆象山白鵝節上,經過專家問診把脈,為增加科研保種力度,提升白鵝抗病能力,象山與寧波市農科院簽訂了象山白鵝種業發展戰略合作框架協議。計劃在未來五年選育出絨用、種用和肉用三個專門化品系,運用現代農業科技,深挖數字化產業潛能,“浙東白鵝品種資源發掘和新品種培育”項目,被列入2021年寧波市級農業重大科技攻關項目。目前,該項目引進利用了現代化種苗選育新技術,種苗已經進場繁育,進展順暢。 為發揮象山白鵝優質的種質資源優勢,為產業發展注入強勁動力,象山按照高標準高質量要求,對種鵝養殖場硬件及排污設施進行改造升級,著力建設生態環境美好型現代鵝場,分類制訂象山白鵝種鵝生產標準和肉鵝生產標準,并對屠宰加工白鵝產品建立地理標志溯源體系,形成集種鵝種苗生產、肉鵝飼養、鵝產品深加工于一體的特色產業鏈。 從最初的綠色健康養鵝到種業、產業發展與幫扶協作,截至目前,象山現有種鵝50萬羽,年產苗鵝1000余萬羽,年出欄肉鵝190萬羽,產值超過6億元。在共同富裕新的趕考路上,我縣還與市農科院深化科研合作,成功探索“橘樹+”立體種養生態循環模式和“鵝稻輪作”循環模式,對比傳統養殖模式畝均收益可提升2000元以上,通過“一鵝多用”,進一步助推農戶奔向共富路。




蕭縣好做法入選國家鄉村振興局典型案例
2022年度全國農服十大新聞網絡投票正式開啟!
今年年初越南成千噸農產品出口到中國
全國“仿種子”清理取得階段性成效
“很開心再次踏入這個微笑國度”
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研究提出針對油菜田間管理意見
總投資2.55億元!鶴峰這個項目可望于今年5月份投產
這個感謝無聲,價值8萬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