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化新聞網 2023-02-10 16:53:24
本報訊(通訊員 朱曉斌 全媒體記者 馮兆寬)近日,沈土侖鎮崇祿村黨總支書記黃來扣帶著村兩委一班人,來到剛盤活的幾十畝閑置土地旁,現場商量開過春來種植什么作物。“這里以前是村民們閑置的宅基地,空在這里已經二十年了,如不盤活,就是浪費資源!”黃來扣向記者介紹道。
據了解,崇祿村位于沈土侖鎮西北部,由原張譚、姜朱兩個村合并而成,共有16個村民小組,891戶,2967人,耕地面積4500.8畝,特種養殖1050畝。其中,農村宅基地和農房是保障農民安居樂業和農村社會穩定的物質基礎,也是農民手中重要的資源性資產,但近年來由于一部分村民在城里或集鎮上買了房,原來建在村里的房屋已閑置多年,漸漸地,房屋破舊倒塌,成了閑置的宅基地。
“推動農村閑置宅基地和農房的盤活利用工作,可以喚醒‘沉睡’的資源,變‘死資產’為‘活資產’,充分釋放改革紅利。”據黃來扣介紹,為積極探索村民自建房發展路徑,助力鄉村振興戰略,崇祿村以節約利用土地為導向,以宅基地有償退出為突破口,按照土地集體性質不改變、耕地紅線不突破、農民利益不受損,按照村集體主導、農民自愿的工作原則,有序推進零星自然村點實施增減掛鉤,引導村民集中居住。2022年,崇祿村實施土地增減掛鉤復墾21.7畝。北舞臺自然村搬遷46戶,面積4838.54㎡,通過前期摸排、溝通對接、規劃設計,確定貨幣安置26戶,自建房安置20戶。在原姜童自然點規劃建設2層110多平方米獨墅20套,占地4207.57㎡,建筑面積3500㎡,統一規劃設計、建筑風貌,統一基礎設施配套,由村民自主建房。
低保戶老姜有一套40平方米的房屋,破落不堪,閑置在村里已有20多年,老姜現借住在村民家里。村里這一次將其閑置的房屋盤活,安置老姜居住到村老年人集中居住區里,樂得老人逢人便夸是政府的鼎力相助,他才有了新房住。
村民老黃一家一直在外闖蕩,家中的房屋搖搖欲墜,已閑置30多年。今年年初,得了重病后的老黃回到村里,但原先的房屋破落不堪,已不適宜居住。村里因勢利導,盤活了他家的閑置房屋,為他家砌了一套110多平方米的獨墅。“沒花一分錢,就住進了新房子里,還是黨和政府的政策好啊。”老黃接受采訪時,一臉的高興。
“盤活閑置宅基地項目真是一舉多得的好事,不僅使村莊房屋有序統一,布局合理,設施完善,進一步集聚中心村的核心功能。新增耕地30畝,村集體經營性收入每年增加了5萬元,另外配套了基礎設施,改善了村容村貌,提升了村民的幸福感。”黃來扣向記者介紹道。
記者了解到,崇祿村曾是泰州市經濟薄弱村,村兩委會一班人近年來因地制宜,組織力量,調動充分,充分利用現有資源,帶動廣大村民致力推進環境整治,實現向美麗鄉村、興化市特色村、泰州市特色田園鄉村的蛻變。近年來,崇祿村先后榮獲國家森林示范村、江蘇省級特色田園鄉村、省級民主法制示范村、省級衛生村。為著力補足基礎設施短板,加強產業生態協同發展,村里成立興化市同贏果蔬種植專業合作社、天廣果蔬家庭農場、農地股份合作社,流轉土地1650畝,打造250畝白枇杷園、500畝水蜜桃、黃桃、獼猴桃種植基地,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主動作為,通過發展“一村一品”產業扶貧、就業扶貧等多種方式創造性地發展本村經濟,為增加集體經營性收入奠定了產業基礎。2022年,村實現集體經營性收入116.6萬元,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5萬元。
構建開放創新生態 外資研發中心吸引更多創新資源
浙江將建設全國首個數字鄉村引領區
從“頂流”農民籃球賽看西海固鄉村振興
新華全媒+丨數字技術賦能農業,鄉村奏響科技興農“序曲”
鄉村振興路上的“牛勁”
盤活撂荒地種植蔬菜效益高
多舉措助力鄉村振興 海東4.3萬名農牧民黨員參加冬春訓
為黑豬插上科技“金翅膀”的鄉村振興特派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