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日報 2023-02-15 14:29:53

我區拜城油雞育種規模2.36萬羽,培育出6個品系,已遴選出最佳配套系生產組合。□魯玉英攝

我區皮山紅羊已向國家畜禽遺傳資源委員會上報新發現資源申報鑒定材料,并通過國家專家書面函審。□劉黎攝

2月7日,阿圖什市柯爾克孜羊良繁中心獸醫在為母羊體檢。該中心于2021年10月試運營,采取“金融+保險+公司+合作社+農戶”模式,通過科學化、規范化、標準化養殖技術,在柯爾克孜羊保種生產基礎上,開展品種改良獲取更加優質的種群,實現柯爾克孜羊的種質資源保護和改良,帶動群眾增收。目前,該良繁中心存欄羊2萬只。□翟汝增攝

2月8日,托里縣綠豐源種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工作人員準備喂養湖羊。近年來,托里縣積極發展多胎肉羊養殖業,先后引進杜泊羊、湖羊、小尾寒羊進行試養,提高了肉羊的良種化程度,增加了農戶的養殖效益,助力全縣畜牧產業高質量發展。□汪許東攝
□石榴云/新疆日報記者馬帛宇
剛剛結束的自治區黨委農村工作會議暨推進鄉村振興高質量發展大會明確提出,要打造全國優質農牧產品重要供給基地,深入實施畜牧業振興行動。
新疆是畜牧業大區,但并非畜牧業強區。都說種子是農業的“芯片”,對畜牧業而言同樣如此。深入實施畜牧業振興行動,必須從育種抓起,帶動建設優質畜產品產業集群,夯實高質量發展基礎。令人欣慰的是,近年來,我區持續推進肉牛、肉羊、家禽、馬種業提升計劃,在主導優勢品種遺傳改良、核心育種場建設和管理等方面進步明顯,向著畜牧業振興的目標邁出了堅實的步伐。
提升競爭力
深耕優勢品種遺傳改良
牛羊是新疆畜牧業發展的主要畜種。近年來,我區實施的農區高效肉羊、牧區地方品種肉羊、肉毛兼用絨毛用羊、多浪羊四個羊種業提升計劃取得明顯進展,農區高效肉羊品種的8個育種群產羔率穩中有升,“皮山紅羊”產羔率由130%提高至155%,小尾寒羊產羔率達到220%。
“多年來,企業得到了各項政策扶持,并得到了‘良種補貼’等資金支持,用于技術研發和推廣。目前,公司已申報實用新型專利4項,牛羊培育用胚胎冷藏裝置等2項已獲得國家知識產權局頒發的實用新型專利證書。”博士畢業后,回到家鄉發展的新疆領頭羊種畜繁育工程有限公司總經理盧全晟說。
新疆領頭羊種畜繁育工程有限公司是國家級畜禽養殖標準化示范場,同時是自治區級肉羊核心育種場。企業采用“研發中心+示范基地”經營模式,建設肉羊繁育與胚胎工程技術中心,針對繁育技術瓶頸創新設備條件,緩解了喀什及南疆地區優良品種缺乏的實際問題。目前,該公司已經通過高頻繁殖技術開展經濟雜交使得2萬只母羊懷孕產羔,實現了規模化養殖。
同時,我區新疆褐牛、西門塔爾牛和荷斯坦奶牛種業提升計劃穩步推進,在國內的競爭力得到鞏固提升。
目前,我區培育的新疆褐牛種公牛進入國家褐牛遺傳評估排名前50名的有36頭,該排名前10名均為我區培育的種公牛。通過良種繁育,我區新疆褐牛乳用品系平均年單產由5100千克提升至6200千克;肉用群體18月齡的胴體重、屠宰率分別達到358.35千克和58.47%,優質肉比例提高15%以上。
新疆天山畜牧生物育種有限公司存欄荷斯坦公牛16頭,在全國奶牛遺傳評估概要中國奶牛性能指數(CPI)排名中,有8頭進入全國前十名。在產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三個單項育種值排名上,分別有3頭進入全國前十名。該企業入選的西門塔爾牛在中國肉牛種公牛遺傳評估前100名中占19頭。
“種公牛的培育需要有優良的母本加父本才能育出優良個體。”新疆天山畜牧生物育種有限公司技術部部長李紅燕說,“我們緊緊圍繞新疆本土的優質種質資源,從國外引入遺傳物質進行培育,通過多年選育,培育出適應本土氣候、飼草料和養殖模式的優良種牛,為市場提供了更多優質的種質資源,從而提升了公司價值!”
李紅燕介紹,近年來,隨著市場對肉牛(西門塔爾牛)需求量的提升,其凍精的需求量不斷攀升,該企業在入選國家畜禽種業陣型企業后,肉牛(西門塔爾牛)凍精不僅從數量上有提升,價值也在走高,單支凍精最高售價從15元上漲到25元,企業產值每年也在以20%的速度遞增。
緊盯大市場
深度開發特色畜禽遺傳資源
新疆地方特色家禽的肉質好,素以香氣濃郁、風味獨特著稱于世,歷來都是餐桌上的上品,備受人們喜愛,具有廣闊的市場。然而,一個現實的瓶頸是新疆地方特色家禽的繁殖性能較低,生長速度較慢,難以保障全年均衡生產,遠不能滿足規模化生產及市場需求。
自治區家禽產業技術體系領銜專家李海英介紹,為了科學開發和利用拜城油雞、伊犁鵝品種資源,解決其生長速度慢、繁殖性能低等制約產業發展的瓶頸,一些企業依托自治區家禽產業技術體系及相關科研項目,摸索出一條同高校、科研單位密切合作、聯合攻關的路子。
目前,伊犁鵝已完成4個世代的本品種選育,產蛋量比從前提高了45%,孵化率提高了10%—15%,上市日齡提前了30天。伊犁鵝盛產于伊犁與塔城一帶,該品種已推廣50多萬羽,推廣繁育的同時也為農戶帶來增收,作為當地的龍頭企業,額敏縣恒鑫實業有限公司通過養殖伊犁鵝,帶動周邊360余戶養殖戶戶均年增收3.6萬元。
畜禽種業振興發展帶動著企業的發展,同時帶動著地方發展。以新疆諾奇拜城油雞發展有限公司為例,該企業2021年被列入自治區扶貧龍頭企業,第二年企業所在的黑英山鄉被評為“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鎮”。隨著拜城油雞進入《全國扶貧產品名單》,企業也由自治區保種場升格為國家級保種場。截至2022年底,采用羽色標記性狀選育法培育了3個品系拜城油雞,已推廣318萬羽,同時帶動4000戶油雞養殖戶獲利近億元。
此外,按照“突出特色差異化發展、聚焦配套系建設攻關、滿足商品化生產用種”的原則,我區地方特色家禽和鴿鵝種業提升計劃有序推進。為了加快地方特色家禽品種(系)培育進程,打造新疆“珍禽四寶”品牌,全區新建或改擴建9家大型家禽規模化養殖場。
科創再加力
攻關畜牧業關鍵核心技術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依托自治區9個畜牧產業技術體系,全區調動了330余名來自科研院校、推廣單位、育種企業的專家,圍繞品種培育、種質創新主線,加快畜牧業實用實效技術集成應用和畜牧業關鍵核心技術攻關。
其中,新疆畜牧科學院鄭文新團隊完成的“毛絨質量控制技術開發和地方畜種絨毛種質資源挖掘與創新利用”項目獲得中國發明協會創新創業獎二等獎、自治區科技進步獎一等獎;生物技術研究所劉明軍帶領團隊首次獲得基因編輯短尾細毛羊,為我國加快綿羊遺傳和新品種培育提供了種質資源和科技支撐。地方品種綿羊身份證“芯片”研制、新疆褐牛新品種(系)和哈薩克羊肉用新品系等新品種培育工作進展順利。
2022年,我區新認定自治區級核心育種場5家、畜禽遺傳資源保種場3家,新增國家級羊核心育種場1家,入選國家種業陣型企業2家,新建種公牛站1家。
依靠科技創新支撐,我區在馬育種方面國內領先的優勢進一步得到鞏固,驢育種工作得到規范。目前,耐力型伊犁馬性能達到國內領先水平,速度型伊犁馬培育已進入橫交固定階段;定向培育的乳用型、肉用型群體生產性能較培育前提升了20%以上。新疆驢新類型成年驢平均體高120厘米以上、體重200千克以上,全區具備年生產4000頭種驢的供種能力。
自治區畜牧獸醫局副局長高寧表示,下一步,我區將進一步強化畜禽遺傳資源保護,持續實施畜禽種業提升計劃,加強畜禽核心育種場建設和管理,加大重點種畜禽場的支持力度,提高種畜禽場供種能力。同時,將圍繞自治區優質畜產品產業集群建設,強化畜禽種業基礎保障作用,為畜牧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點評經緯
發揮優勢打好攻“芯”之戰
□馬帛宇
畜牧業要振興,良種必先行。種業是畜牧業發展的“芯片”,是現代畜牧業競爭力的核心要素。打造畜牧業高質量發展的種業之“芯”,要利用好我區眾多畜禽優勢資源,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不斷提升育種能力和良種性能水平。
新疆擁有眾多畜禽優勢資源,打好攻“芯”之戰,要充分利用好這一優勢。自治區第三次畜禽遺傳資源普查工作目前已經順利完成,全區累計審核上報普查數據5萬余條,經初步核查,我區現分布畜禽遺傳資源107個。要在豐富的資源基礎上提煉出育種的精華,開發出優質“芯片”,需要推陳出新制定一系列育種計劃,組建更多育種核心群,并對更多核心群及后備品種進行登記,開展生產性能測定并錄入系統,進一步推進營養調控等技術集成應用。
企業是創新的主體,打好攻“芯”之戰,要千方百計調動企業的積極性。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優化營商環境,引導資源、技術、人才、資本等要素向重點優勢企業集聚。支持科研單位與畜禽繁育企業對接,開展資源、技術、人才長期戰略合作,共享國家科研設施平臺,共建研發平臺或產學研創新聯合體。鼓勵金融機構推出更多適合種業特點的金融保險產品,創新融資擔保方式,長期穩定支持畜禽繁育企業發展。支持企業申報國家畜禽核心育種場、良種擴繁推廣基地、核心種公畜站和國家級水產原良種場,不斷提升育種能力和良種性能水平。
獨木難成林,百川聚江海。打好攻“芯”之戰,要善于整合各方力量。畜牧業種業發展需要產業規模的支撐,要推動種業基地與養殖企業對接,加速畜禽良種盡快上規模、成品系。唯其如此,才能使種業和養殖形成良性互動,實現畜禽種業振興和畜牧業高質量發展。
【鄉村振興】點石成“畫”
高屯街道:大力發展肉牛養殖產業 為鄉村振興注入新動能
關于公布第一批鄉村振興電商人才培養示范基地暨村村播工程示范校...
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公布 提出做好2023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
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
【鄉村振興進行時】敦煌市發展奶牛養殖產業助力鄉村振興
?河津劉村:葡萄基地話發展 鄉村振興有“奔頭”
開封市開展科技服務 助推鄉村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