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套微傳媒 2023-02-22 11:01:19
又是一年春好處,八百里河套,春意奔涌,生機盎然。在2023年全國兩會即將召開之際,巴彥淖爾廣播電視臺推出《春涌河套 總書記交給的任務 巴彥淖爾這樣干》特別報道,全方位展現我市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實好習近平總書記交給內蒙古的“五大任務”,加快推進巴彥淖爾現代化建設的生動實踐。
建設國家重要能源和戰略資源基地,是習近平總書記交給內蒙古的五大任務之一,能源和戰略資源生產是發展支柱。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托,我市依托優越的風光資源,追“光”逐“鏈”,大干快上建設國家清潔能源基地,以新能源全產業鏈創新發展引領整個產業體系結構優化和轉型升級,跑出新能源發展加速度。


在磴口縣烏蘭布和沙漠一團三分場晶科國龍光伏項目220千伏接網工程線路的施工現場,工作人員將嶄新的導地線進行牽引,穿過一基又一基的鐵塔,將電源和電網進行連接,實現并網發電。工程的整體特點是由國電投、大唐2個升壓站分別架線到晶科國龍升壓站,最終經過晶科國龍至祥泰220千伏線路上網,建成光伏綠電“Y字形”上網通道,為蒙西電網提供源源不斷的清潔電能。


晶科國龍、大唐、國電投三個總容量40萬千瓦光伏項目于2022年4月份開工建設,總投資20.6億元。項目采取板上發電、板下種植林、草、藥相結合的立體產業方式,將生態治理、光伏發電與沙漠綜合治理有機結合,在增加綠色電力供應的同時,有效改善了生態環境。


發展現代能源經濟,我市自然資源條件得天獨厚。全市風能總儲量約為1億千瓦,可開發風電規模7000萬千瓦左右;太陽能年總輻射約1637~1685千瓦時/平方米,年日照總時數在3200小時左右。依托資源優勢,我市先后引進國家能源、國電、華電、中電投、中廣核等70多家企業,大力發展新能源產業。2022年,全市電力業裝機容量達793.74萬千瓦時,其中,可再生能源裝機容量達565.55萬千瓦,占比達71.3%,主要有太陽能150.63萬千瓦,占比19.0%;風電409.01萬千瓦,占比51.5%;水電2.91萬千瓦,占比0.4%;生物質發電3.0萬千瓦,占比0.4%。


發展新能源,我市堅持全產業鏈推進,統籌安排“風場”“光場”和“工廠”的同時,重點引進建設一批風電、光伏發電、光熱發電裝備制造及后端運維服務項目,促進風光產業的產供銷用一體化發展。目前,全市現有風電企業34家,已建成風電場37個;有太陽能發電企業40家,已建成太陽能電站45個;有裝備制造企業7家。

新春伊始,在巴彥淖爾欣顏風電設備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內,工人們正加緊趕制今年簽訂的訂單,平均三天就有一臺機組下線。欣顏風電設備有限公司是一家生產、銷售風力發電機組的科技型企業,年產風機200—300臺套,可實現產值30億元。


新能源的春天就是巴彥淖爾的春天,市委五屆四次全會提出,要搶抓國家、自治區加緊布局新能源產業的重大歷史機遇,推動新能源產業水火風光熱儲一體化發展。瞄準建設目標,今年,我市將按照全鏈條發展思維,做好新能源發電、消納、儲能、外送等工作,積極探索新能源+礦山、新能源+沙漠產業等模式,大干快上建設國家清潔能源基地。同時,加快建設光熱儲能科創園、三一零碳產業園,推動核準太陽溝抽水蓄能電站,力爭獲批烏蘭布和沙漠大型可再生能源外送基地,新增并網裝機規模300萬千瓦以上,清潔能源和戰略資源產業增加值增長10%以上。
市委常委會召開擴大會議:下實功夫融入新發展格局,增強高質量發...
中央一號文件大家談 丨黃璞:大力發展面向鄉村振興的職業教育
認真貫徹落實市委農村工作會議精神 大寨鎮:推進有機旱作農業高...
江西德安:“稻+蛙”綜合種養 “蹦”出鄉村振興“加速度”
在融合發展中建設臺胞臺企“登陸”第一家園
品牌引領農業高質高效發展——常德市農產品品牌發展紀實
全國人大代表張莉: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 推進農業高質量發展
吉林省政協召開“梅花鹿產業高質量發展”座談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