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鳴發布 2023-02-22 11:15:09
“通過人才創新,我們運用自主研發的100多項專利技術和科研成果,建成年產30萬噸納米碳酸鈣技改升級項目一期工程,年產值增加約2億元。”廣西華納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黨支部書記、董事黃煒波介紹,目前公司年產值約7.65億元,去年成為國家知識產權示范企業。
以廣西華納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為依托,南寧市武鳴區積極打造碳酸鈣人才小高地,建設華納人才驛站,成功引進一名新能源材料領域的歐洲科學院院士,并聚集72名科研技術人才,研發高新產品21種,研制的PVC汽車底漆專用納米碳酸鈣打破該領域長期被國外產品壟斷的局面。
近年來,武鳴區堅持適需導向,建立“書記領題、項目攻關”引才工作機制,通過書記邀約、“人才圩日”、特色高地等引才舉措,打造引才聚才強磁場,為建設南寧北·中國壯鄉武鳴新區夯實人才基礎。
書記邀約引才,擴總量優結構
“我們已為各位人才搭建好施展才華、干事創業的平臺,相信武鳴一定是你們大展鴻鵠之志、締造精彩人生的理想之地!”2022年,武鳴區委書記陳文勝發出《致青年人才的“邀約信”》,展優勢、話機遇、談政策,牽頭推動人才引進工作。
聚焦緊缺人才需求,武鳴區以城區機關事業單位黨組織書記為第一責任人,統籌推動緊缺人才招引工作——實施“薪火計劃”“產業招賢”等工程,配套建立125名緊缺人才實名編制“周轉池”,制定8個重點領域109個專業的急需緊缺人才目錄,強化“專項資金+配套獎補+優待激勵”引才保障機制,投入2276.38萬元人才開發專項資金,引進122名產業發展緊缺人才。
為營造愛才敬才服務環境,武鳴區還為來武、留武人才出臺首套房購房契稅100%補貼政策,提供定向房源,建設人才住房。隨著系列引才育才政策的推進落實,武鳴區事業單位專技人才總量達10327人,人才隊伍日益壯大、人才結構日趨優化。
“人才圩日”聚才,建機制促融合
“回鄉找一份新工作,既能為家鄉發展出一份力,又方便照顧家人。”前不久,在武鳴區舉辦的今年首場“人才圩日”活動中,返鄉大學生蔣月應聘了一家機械公司的會計崗位。當天的活動共吸引專業技工、返鄉大學生等2000多人參加,有753人達成就業意向。
武鳴區有每月29日舉辦“月歌圩”活動的傳統,通過與人才引育工作相融合,創新舉辦“人才圩日”活動。每一場活動都有城區組織人事部門和用工單位進場“趕圩”,現場宣講人才政策,搭建起人才與用人單位之間的橋梁。武鳴區還利用“壯鄉紅云”智慧黨建平臺、“武鳴云”等開設“人才圩日”宣傳版塊,及時發布人才政策,為“人才圩日”預熱。
為多形式推動人才工作與行業需求相結合,武鳴區創新舉辦“圩日送崗”人才招聘活動。招聘企業通過線上推薦崗位、解答求職問題,實現“直播帶崗”;圩日人才專場招聘會通過企業登臺“吆喝”、人才自我推介的方式,實現人才供需精準對接。
特色高地用才,強產業創品牌
人才興,則產業興。近年來,武鳴區積極打造特色產業人才小高地,推行“人才高地+雙創平臺”模式,最大限度激發人才創新創造活力。
在數字沃柑人才小高地,劉飛舟等22名農業創新型人才成功研發了6個覆蓋柑橘全產業鏈的實用信息管理系統,推動區域沃柑生產標準化、綠色化。2022年,“武鳴沃柑”入圍中國品牌價值評價區域品牌(地理標志)百強。
陸斡鎮鄉土人才蘇興才回鄉創辦廣西武鳴綠世界生態農業投資有限公司,打造的墨羊養殖基地2022年產值超千萬元。同時,公司與廣西大學專家團隊合作的“牛羊現代生態養殖關鍵技術創新與應用”項目獲評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成果獎二等獎、廣西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依托沃柑等特色農業品牌效應,發揮當地資源優勢,武鳴區打造數字沃柑、碳酸鈣、壯文化、壯醫藥等7個城區級特色產業人才小高地,建成國家農業科技園區等一批創新創業平臺,引進和集聚國內外633名農業技術專家,培育各種農村實用人才1195名,不斷做實做強沃柑、墨羊等特色產業品牌。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 決定召開二十屆二中全會 中共中央總書記...
聚焦文化興盛 杭州政府報告首提“打造良渚文化大走廊”
花間品酒打造東方韻味 辛夷滿庭傳遞農道精神
重慶 打造政策性農業信貸擔保服務“快車道”
北鎮葡萄“鮮”天下 遼寧聚力打造葡萄品牌
甘孜縣覺日村數字建設賦能鄉村振興助力打造“信息通村路”
擦亮山西農產品“金字招牌”,數字平臺助力打造省域農業品牌
江西彭澤縣黃花鎮:“農”墨重彩打造現代農業產業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