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山縣傳媒中心 2023-02-24 16:06:14
2月23日,浙象漁66087船在135海區捕撈作業時,誤捕中華鱘,目前已放生。
據船長陳葵介紹,當天傍晚6點左右,他和船員起網時,發現一堆漁貨物里有一條活蹦亂跳的大魚。“看起來像中華鱘,目測大概重量在7公斤左右。”他說,平時報紙電視都有宣傳,大家都認識,當場就放生了。
據悉,中華鱘是水生物中的“活化石”,為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有“水中大熊貓”之稱。中華鱘類的祖先在地球上已有1.4億年的歷史,是地球上最古老的脊椎動物之一,主要分布于中國長江干流金沙江以下至入海河口,其他水系如贛江、錢塘江等水系偶有出現。 “以前也放生過鯨魚、海龜等海洋保護動物,已經成習慣了。”陳葵說,作為海邊長大的漁民,“善待海洋就是善待人類自己”的理念已經深深植根每個人的心里,知道保護海洋資源和國家珍稀水生動物的意義,放生是每個漁民都應該做的事。 縣漁業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近幾年,漁民對捕撈到的珍稀野生動物能夠及時報告,主動核實,反映了象山漁民保護珍稀野生動物的意識逐年提高,漁業資源和生態環境宣傳也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去年共放生近40起。
馬少華:牢牢守住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底線
奮力打造國家農業科技現代化改革創新先行示范區 楊凌示范區現代...
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文化藝術周舉辦
國家疾控局:我國老年人新冠疫苗接種覆蓋率達到96.1%
耕地、生態、稀土保護將成為2023年衛片執法重點
文旅部:圍繞長城等國家文化公園推出旅游線路
7728萬元 、36744人次!一起來看2022年象山慈善事業“高光時刻”
【安全生產】市消防救援大隊走進國家電網開展消防安全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