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2-27 10:14:43
春回大地,萬物復蘇,隨著氣溫逐漸回升,敦煌市溫室園區春意盎然,進入生產旺季,廣袤的田野里春耕備耕陸續展開,交織著轟鳴的機械聲,一幅癸卯兔年春耕圖正徐徐展開,為今年農業豐產農民增收、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起好頭、開好步。



這些天,在敦煌市各鎮的溫室園區里,種植戶們格外繁忙,除了蔬菜移苗,引進的新品種、新業態、新口味成了種植戶的生財門道!這不,原本只能生長在南方的火龍果苗,已經把根深深扎在敦煌市莫高鎮蘇家堡村的土壤里。種植戶告訴記者,按照現在的長勢,再有三個多月就能掛果,希望今年迎來好收成。

火龍果種植戶杜建輝說:“我們種了22棚火龍果,最初的想法就是‘南果北種’,敦煌的日照時間長,也能達到火龍果生長的日照時間,我們種植的紅心火龍果,里面有花青素,美容、養顏特別好。”

火龍果種植技術員張義說:“這段時間主要是修剪枝條,不修剪營養跟不上,把多余的枝條修剪掉,該綁起來的綁起來,是個細工活。”


“南果北種”,既新奇又能賣上好價錢。在敦煌市七里鎮戈壁設施農業示范園區溫室大棚里,本是“南果”的人參果秧苗上掛滿了雞蛋大小的果實,散發著誘人的清香。原本種植蔬菜的張國宏經過幾年的辛苦試種,不但讓“南果”人參果在敦煌安了家,還發展成了采摘園區,收入倍增。

張國宏說:“采摘的人還是挺多的,收益也比較可觀,采摘園給老百姓提供了休閑娛樂的場所,也給自己增加了收入,相對于常規蔬菜效益要好一點。”


同樣,來自山東的種植戶杜郗友從十幾個品種中篩選出了最適宜敦煌氣候土壤條件的草莓品種,種植成功后熱銷全城。

杜郗友說:“這兩年我種植了好多品種,通過篩選最后敲定了種植‘雪里香’品種,這個品種口感好、甜度高,商販客戶都比較認可,明年想多發展幾個棚,再申請種植有機草莓,這幾年經濟效益還是很可觀的。”


據了解,目前敦煌市范圍內主要種植的南方水果有草莓、人參果、火龍果和四季梨,以及部分正在培育壯大、還未推廣的木瓜、無花果、芒果等,讓農戶們打開了農業種植新思路,種出了增收的好“錢”景。但其實,雖然南方水果受到青睞,敦煌本土的“金蛋蛋”李廣杏的地位卻從未動搖,依然是農戶心目中的“C位”。所以這些天雖然室外的天氣依然寒冷,但李廣杏種植戶們已經行動起來,在林技部門的指導下開展杏樹修剪和更新復壯。



李廣杏種植戶羅新華說:“李廣杏現在主要是更新復壯,現在復壯的樹基本都是四五十年的老樹齡,因為管理不善,樹缺乏營養。我們利用春耕時期,把李廣杏園都收拾好,給今年李廣杏豐收做好準備。”

敦煌市林技中心工程師馬希武說:“截至目前,全市李廣杏種植面積1.5萬畝,全市開展李廣杏老果園更新復壯面積從2000年到現在,已經達到了3000畝以上,效果一般在第三年開始掛果,第四年達到盛果期。”



溫室種植戶忙著種植移栽,林果種植戶忙著剪枝施肥,大田種植戶也沒有閑著。2月22日,記者來到距離敦煌市區30公里的敦煌農場,農戶們正抓緊農時、開閘放水,給生態林和大條田澆水,為春播做好準備。

敦煌農場農業二隊隊長王國福說:“今年我們春灌2月19日開始,截至到現在,灌溉面積接近300畝。這幾天澆水每天凌晨到中午12點,有些結冰。我們每天7點組織職工到渠邊打冰澆水。這一片的備耕基本完成了50%,我們主要種植機采棉,還有哈密瓜、食葵及其它作物。”

記者了解到,今年敦煌市春灌工作從2月19日開始,至5月10日結束,歷時80天。計劃完成農田灌溉面積28萬畝,周邊生態林灌溉面積4.75萬畝。目前,生態林和農田灌溉工作正在有序進行,各大干支渠24小時不間斷灌溉作業。

敦煌市水利事務中心黨河灌區管理所副所長于永軍說:“下一步,敦煌市水利事務中心將持續優化供水方案,做好水資源的調度和科學管理,提高用水效率,全力保障灌溉用水需求。”


源頭已有清泉來,追肥犁田正當時。記者在敦煌市龍德盛市場一家農資經銷店看到,磷酸二胺、尿素等各類肥料擺放得整整齊齊,柜臺上農藥、新品種瓜果蔬菜種子、安根培土制劑等農資產品滿滿當當,滿足農戶農業生產需要。

敦煌市灃旺農資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許寧說:“今年公司儲備化肥1000余噸,農膜和種子農藥也做了充足準備,我們還是以最高的質量、最優惠的價格以及更全面的服務,助力‘三春’生產。”


敦煌市莫高鎮農資服務部化肥經銷商石永花,從去年11月就開始對接落實貨源,著手各類農資的調配和儲備,于她而言,每年開春的農業生產是頭等大事,馬虎不得、拖延不得。

石永花說:“年前我們就已經把化肥準備好了,有一部分貨已經到位了。現在開始種小麥了,農戶陸陸續續開始買化肥、地膜、種子,根據現在的需求,我又訂了一批貨,完全可以滿足農戶的種地需求。”



截至目前,敦煌市共儲備各類化肥3.3萬噸、農藥7噸、農膜580噸,各類種子540噸,其中糧食種子440噸,基本滿足今年全市“三春”生產需求。



二月里來好春光,篤行實干奮進忙。迎著春日和煦的陽光,人們用汗水澆灌萬畝良田,展現出鄉村最美的姿態,孕育著希望的種子。每個人都是不負春光好時景,相信辛勤耕耘致富路更寬,春天的付出一定會在秋天收獲美好。
扎根基層 關注教育(代表委員履職故事)
人勤春光好 農民別樣忙
烏達區:田間地頭開直播
【央媒關注】河北南宮:傳統產業升級培育發展新動能
新疆輪臺:不負好時光 田間地頭春耕忙
茂縣南新鎮:人勤春來早 春耕備耕忙
供電服務進田間 他們全力護航春耕春灌用電
忙備耕、趕訂單、擴規模……黑土地上農事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