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凌發布 2023-02-28 15:03:07
?一年之計在于春,一年好景看春耕。當前正值春耕備耕的關鍵期,2月23日,記者來到楊陵區揉谷鎮姜嫄村集體經濟太秋甜柿種植項目(光明)基地看到,工人們正忙著為連棟大棚覆膜,機械設備轟轟作響,現場一片繁忙景象。

“現在正是太秋甜柿移栽的黃金期,前期經過三年的育苗,現在柿子樹已經育成大苗,三月份我們準備進行移栽,預計在今年九月份就能掛果。”姜嫄村黨支部副書記馬補奇介紹說。

2019年,姜嫄村集體經濟合作社經多方考察調研,引進太秋甜柿項目,并以村集體的名義,采購了一批太秋甜柿樹苗,經過三年的試種植,目前8000余棵太秋甜柿已經在姜嫄村扎根成長,這也是姜嫄村產業發展的重要支柱。

眼看著項目已經落地,只待開花結果,馬補齊心里盤算著:“按照正常產量,太秋甜柿的畝產是5000到6000斤。經過市場調查,2022年的市場收購價是每斤22元,畝產可以突破10萬元,效益可觀。”
鄉村振興關鍵看產業,產業興旺,村民增收,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為了全面掌握太秋甜柿的栽培技術,2022年以來,姜嫄村充分利用楊凌示范區鄉村振興“五聯一抓”工作機制,依托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教授團隊的技術指導,已經掌握了太秋甜柿的栽種、養護等技術,為后續的產業化發展及市場開拓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9月份進入掛果期后,我們將積極發展集農業觀光、采摘、苗木嫁接、樹苗推廣等綜合模式,實現產業聯動發展,不斷拓寬集體增收渠道,走上鄉村振興發展的快車道。”馬補奇說,姜嫄村是歷史文化名村,只有將村里產業聯動、融合發展,才能形成可持續的產業發展鏈條。
近年來,姜嫄村以太秋甜柿、文旅采摘、綠化苗木等產業為抓手,積極增強造血功能,打造出姜嫄村集體經濟產業園,讓村集體經濟發展實現新突破,走出了一條多元化的致富之路。
稷山縣農業農村局:打造高標準農田 助力春耕生產
蒲彬彬調研春耕生產和跳蹬水庫等重大項目建設
不負農時不負春 濱海新區奏響“春耕曲”
河北滄州深入服務春耕備播保障農業生產
四川德陽:不誤農時不誤春 “滿格”電力助春耕
水稻產業搭上增收致富的“科技快車”
巍山高原特色產業向全產業鏈發展
湖北秭歸:電商助力小臍橙長成大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