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鄉村品牌研究院 2023-02-28 15:16:12
△本期精彩導視
冬去春來,鮮花和陽光似乎還在冬眠,人們盼望著一束光趕走寒冷與疲憊。而在四川的西南一隅,有座四季如春的城市,當在一切都蟄伏在冬的希冀里還未蘇醒之時,它早已用無數個色彩斑斕的景致裝點田園,吸引來客溫暖過冬、喜迎春日。本期《美麗鄉村》,我們向陽而行,來到康養小鎮——鹽邊縣紅格鎮,感受“康養新寵”昔格達村的溫情與浪漫。

昔格達初印象
——遠近聞名的“稀泥疙瘩”村


位于鹽邊縣紅格鎮的昔格達村,是一個以土命名的村莊。老一輩的人總用這樣一句總結村里泥巴的特征——“天晴一把刀,下雨一包糟”。天晴時泥巴鋒利無比,下雨時粘軟易崩解,如“稀泥疙瘩”一般,因此小村落也獲得一個生動又可愛的名字——昔格達。

昔格達的泥土除了留下了這個令人印象深刻的名字,同樣,在這性質獨特的泥巴上也大有文章可做。2017年,昔格達村邀請到著名陶藝家劉竟芳老師來到昔格達解開謎題,發現昔格達的泥土中富含硅、鐵、鈦等多種元素,色彩多樣,遇水后可塑性高,非常適合創意陶的制作。


(由昔格達土制作出來的“鈦陶器”)
原本路邊不起眼、甚至招人厭的稀泥疙瘩,如今在藝術的加持下,搖身一變成為一件件精美的鈦陶器,更依托鹽邊縣“釩鈦首縣”的資源優勢,為昔格達鄉村振興植入更多文化內涵。下一步,昔格達村將打造鈦陶體驗館,令游客親自動手、沉浸式感受鈦陶的魅力。


因“畫”而紅的昔格達
——小村莊的大文藝范兒


有陽光就有色彩,有色彩便也有了心中對美麗世界絢麗繽紛的構想。得益于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2018年底至今,紅格鎮先后舉辦“畫說紅格”、“圖說紅格”、“詩話紅格”等文藝活動,讓昔格達村這個隱匿在笮山若水間的小村落逐漸為人所知,更吸納了眾多藝術家在此駐足。


(畫家馬一平 作品)
藝術家的光臨,令昔格達村成為鄉村藝術創作寫生的“大本營”。目前昔格達村已與國內30余所高校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每年吸引3-5萬高校學生前來寫生。


走上文藝范兒的昔格達村更以村莊為“畫布”,以陽光做“畫筆”,出現了各式各樣的3D墻繪。將詩意揉進煙火里,小村落舊貌換新顏,喚起人們心中對鄉野生活的熱切向往。



集體經濟初探索
——田園旅居康養村的發展新模式


近年來,昔格達以村集體經濟為主體,與格美達文化旅游發展有限公司合作,先后創建了文化田園、國際創作營寫生基地、畫家工作室等文旅項目,探索出“農業+康養+旅游”的發展新路徑,有效帶動鄉村康養民宿產業的發展和落地。

昔格達屋是昔格達村的民宿樣板房,干凈古樸的小院以適老化設計建造出兩代居,同時增設介護值班室、陽光書吧等空間,設置適度分離、相對獨立的雙核心居住空間,打造代際和諧的生活圈。

目前昔格達村通過文旅新業態盤活閑置農房27戶,運營民宿56個房間。新村落也與多彩田園、重山復嶺交織錯落,融為一個有機的整體。一大批新經濟形態和產業升級,不斷拓寬昔格達鄉村經濟的內涵和外延。


鄉村振興見成效
——用陽光續寫新篇章


如果春天有顏色,那一定是昔格達玫瑰花的絢麗多彩。在陽光花城攀枝花,光彩便是自然對這片土地最誠摯的饋贈。2020年,隔壁鄉鎮20畝玫瑰花基地在行政區劃調整后并入昔格達村,為村集體經濟發展帶來新視角。踏入花圃,玫瑰便如飛鳥擁抱陽光一般熱切地涌入你的眼底。

(“黑魔術”)
“黑魔術”在氣溫的變幻中施展著自己的魔法,“荔枝”也不甘示弱,以馥郁的香氣收獲眾多花友的喜愛。刺眼的陽光透過純凈的“蜜桃雪山”,也被折射得曖昧而柔軟......


(“荔枝”)
原先沒有任何玫瑰花種植與管理經驗的昔格達村,在昔格達村兩委的帶領下自主學習玫瑰花種植技術與營銷理念,村民更利用自己的短視頻賬號讓昔格達玫瑰在網絡上一炮而紅。
“我們深信,可能我們不一定是大咖,但是我們發動全民一起進行宣傳和推廣,就一定會有效果。我們也希望來我們村的游客,能夠參與和見證我們村集體經濟的發展。這樣就能夠留得住他們,讓他們在這有吃、有住、有耍、有看,最好。”——昔格達社區村委會副主任 林潔

文藝與康養成為昔格達鄉村振興的發展底色,昔格達村黨總支在發展壯大集體經濟的同時,著力促進多彩花園、魅力田園、幸福家園、康養樂園“四園融合”發展,為游客帶來更多走進田園、親近自然的機會。

(草莓采摘園)

為充分挖掘鹽邊光能資源優勢,縣委、縣政府圍繞“清潔能源、綠色人居、低碳生產”三大體系,對昔格達村多維度進行新能源建設改造。2022年11月底,建成智慧能源站、智慧光伏停車場、零碳陸基循環漁業應用等項目十余個,昔格達村也成為鹽邊縣首個“零碳示范村”。

(光伏停車場)


零碳示范村的打造,推動了鄉村振興和綠色發展的有機融合,更對現有鄉村景觀進行光伏改造,多場景融入鄉村文化需求,為鄉村文化賦能。

(光伏長廊)


(光伏長廊夜景)
對于美好的隨想,總是與陽光揉捏在一起,在那些光影和色彩里無聲的流淌。陽光,如同魔法。昔格達便借著這一束陽光,探索了一條田園旅居康養村的發展路徑,打造出鄉村田園慢生活,實現了長途跋涉后的返璞歸真。

2021年12月獲得四川首批100個省級鄉村文化振興樣板村(社區)榮譽稱號。2022年,昔格達村帶動就業100余人,村集體收入突破400萬元。這個以土命名的村莊,也必將帶著必將帶著陽光的生生不息,土地的劫劫長存,在這片魅力富饒的熱土上繼續書寫鄉村振興新的篇章。

頭條播發 漳平:以花為媒 為鄉村振興“添香增色”
漳平:十里櫻花開 “美麗經濟”來
消費幫扶助力鄉村振興研討會在京舉行
?關于征集“豐饒中國”--首屆全國鄉村振興高峰論壇暨成果展鄉村...
廣西下達50億元支持鄉村道路“三項工程”建設
鄉村振興丨一起去浮石東江看桃花,暢游最美春天!
鄉村振興丨春耕金桔栽種忙
油菜花開滿地金 鄉村美景入畫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