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化新聞網 2023-03-01 16:18:13
本報訊(通訊員 姜洪義 全媒體記者 李祝海)2月18日上午,一期植保無人機實用技能培訓班在沙溝鎮仲寨北村舉辦,全鎮的種田大戶參加培訓。培訓班通過田頭現場實訓、面對面交流的方式,向種田大戶傳授無人機植保操作規程、按鍵功能、航線測繪、參數設置、飛行實操等方面的知識,通過培訓,參訓學員基本掌握了植保無人機的使用要領,5位種田大戶當場繳納了購買大型植保無人機的定金。
“我大字不識幾個,想不到這輩子還能用上無人機種田,這多虧了鎮里提供的機會,讓我學會了無人機的實用技術。”在參加培訓、繳了定金后,沙溝鎮崔垛新村的種田大戶朱國興喜不自禁地說。
朱國興在村里是個有名的肯吃苦的人,種植了600多畝糧田。以前,他施肥、噴藥使用的是長桿自走式植保機械,作業時易損苗,每天作業量不到一百畝,有時會因作業效率而誤了植保的最佳時期。他也有用無人機替代“長桿機”的想法,但因文化水平不高,擔心不會操作這一高科技而下不了決心。鎮農業農村局負責人王志勇知道他的心思后,聯系本地的老師傅手把手地教他實用基礎知識,鎮里舉辦培訓班時,又通知他報名參訓。在學會無人機操作技能后,朱國興心里有底了,選中了一款價值7萬多元、一次裝肥量50公斤的大型植保無人機,每小時作業面積可達50畝左右。
沙溝鎮是農業大鎮,全鎮小麥種植面積4.96萬畝,水稻種植面積5.25萬畝。近年來,沙溝鎮全面推行規模化、機械化種田,促進糧食生產提質增效。目前,沙溝鎮共有187名種田大戶,種植了全鎮92%以上的糧田,最多的有2000多畝;共有大中型拖拉機96臺、收割機68臺、插秧機101臺,植保無人機50多臺,種田大戶實現從種植、管理,到收割、烘干的全程機械化,提高了生產效率,降低了種田成本,鎮糧食畝產量連續多年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智慧農業是糧食生產的發展方向,沙溝鎮有目的地引導種田農民拓展智能化發展之路,推進機械化種田向高質高效高智能升級,讓農民及早享受“慧”種田的紅利。
仲寨北村種田大戶趙懷幫種植了1080畝糧田,同時成立了國家級的恒誠農機專業示范合作社,在滿足自身家庭農場需要的同時,還為其他種植戶提供農機、植保和糧食烘干服務。他在已有兩臺小型植保無人機的基礎上,今年又定購了一臺大型植保無人機。趙懷幫有兩臺8行插秧機,春節后購買了兩臺智能化無人插秧機。他算了一筆賬,8行插秧機需3人操作,人工工資加上餐費等,每天每臺需要將近1000元的人力成本。用上智能化插秧機后,一個插秧季將近20天的時間,每臺可節省1萬多元的人工費用。在鎮農業農村局的引導下,趙懷幫已有新的打算,以恒誠農機合作社為依托,提高智能化農機裝備水平,創辦無人化農場。
“我們將貫徹落實好中央‘一號文件’精神,加快農業強鎮建設,努力實現糧食安全和現代高效農業的有機統一。”王志勇表示,沙溝鎮將強化農業科技和裝備支撐,積極賦能“智慧農業”,提升糧食生產效率,推動鄉村振興邁出新步伐。
在強化科技賦能的同時,沙溝鎮精心做好春耕備耕保障工作。目前,全鎮的700多畝機插秧育秧基地已全部耕翻一遍,糧種、肥料、塑盤、育秧基質、無紡布等均已備足,各類農機提前進行了檢查維修以及必要的更新采購,農技人員正抓住氣溫回升的機會,因田因苗施策,指導農戶不失時機,開展清溝理墑、弱苗轉化、田間化除等田管工作,搭好夏糧豐產的“架子”。
睢寧有個“農民詩歌村”,他們最近在搞一場特殊的活動!
保護弱勢群體權益 全國檢察機關五年來支持農民工起訴10.8萬余件
非遺農民畫 畫出新鄉村
選擇豐富多樣,保障得當有力,廣大農民工—— 用勞動創造美好生
新龍縣做好農民工返崗服務
全國人大代表王銀香:農民的事,就是我的事
【鄉村振興進行時】敦煌:溫室桃花俏 農民田管忙
耕地輪作休耕試點省份增至24個 怎樣保障農民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