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山縣傳媒中心 2023-03-02 15:11:52
斑斕海岸,春潮涌動,風光如畫。2月28日,全國首單藍碳拍賣活動在象山成功舉辦。在熱烈的拍賣交流中,“藍碳”這一養在深閨的生態資源揭開“神秘面紗”。 周科/攝 “這場藍碳拍賣,是加快推進碳達峰碳中和的一次有益探索。” 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浙江海洋大學黨委書記嚴小軍表示,藍碳交易第一拍在象山成功落槌,象征著中國海洋漁業作為藍色碳匯的重要資源,邁向了新的出發點,具有重要里程碑意義。 向海圖強,開啟“兩山”轉化新通道,象山“藍色經濟”再次迸發澎湃活力。
上百次思想碰撞 “終于可以睡個好覺了!”隨著全國首單藍碳拍賣活動落下帷幕,全程參與本次活動的縣發改局工作人員楊揚長舒了一口氣。從去年7月,我縣啟動藍碳拍賣交易工作開始,楊揚一直從事資料梳理工作,上百次的座談、商討,一沓沓會議記錄、活動方案,總算把“藍碳”給理清楚。 對于很多人來說,“藍碳”可能還是一個陌生的概念。“剛開始各部門開協調會時,不少人也感到蒙圈:藍碳是什么?怎么測算?如何交易?有沒有可借鑒的經驗?” 楊揚說他當時也是一臉茫然。 通過查找資料,楊揚了解到,海洋是捕捉二氧化碳的高手、儲存二氧化碳的寶庫,儲碳周期可達數千年。藍碳又稱“海洋碳匯”,特指海洋活動及海洋生物吸收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并將其固定、儲存在海洋生態系統中的過程、活動和機制。作為地球上最大的活躍碳庫,海洋儲存了地球上93%的二氧化碳,是陸地碳庫的20倍、大氣碳庫的50倍。 “比如,滸苔在生長過程中會吸收海水和空氣中的氮、磷、碳,起到固氮、固碳的作用。這次拍賣的不是滸苔本身,而是滸苔所吸收的二氧化碳,即藍碳。”對此,象山旭文海藻開發有限公司創始人朱文榮用其養殖的滸苔作了形象解釋。 要拍賣交易,必須有具體的數量載體。我縣首先委托寧波海洋研究院進行碳匯量核算。“象山海域面積廣闊,具有優良的自然資源基礎,特別是通過調查和數學模型顯示,西滬港貝類和藻類養殖增多,生態系統不斷好轉,這給藍碳交易和碳匯漁業發展奠定了基礎。” 寧波海洋研究院博士、副研究員何叢穎接手工作后,就長期以西滬港為家。 結合資料收集和現場調查,何叢穎和團隊工作人員一起推動完成碳匯項目的設計與碳匯資源的評估;確定適用方法學,進行碳匯資源的量化監測,最終助力全國首單藍碳拍賣交易順利完成。
——“全國首單”來之不易

為藍碳多元化交易探路 “總體上,中國藍碳市場仍處于萌芽狀態。”何叢穎介紹,在本次全國首單藍碳拍賣前,全國已有5筆關于藍碳的交易,均是買方與賣方直接交易。此次采取拍賣的形式,一來可以更加真實地反映市場價格,保障溢價空間,以市場機制實現生態產品價值提升;二來可以喚起企業的環保意識,提高他們的參與度與社會責任感;三來也是為了提升本次“雙碳”活動能級,擴大影響力,為后續平臺搭建提供范例。 周科/攝 縣發改局局長朱約余說,通過拍賣這樣一個公眾活動,不僅使社會各界對藍碳有了比較深的認識和了解,更重要的是,激活了藍碳從研究到評估到核算再到認證的一整套機制,使藍碳發展有了新路徑。同時,有利于健全海洋碳權市場交易制度,盤活“藍碳”資源、推動“藍碳”開發,打通海洋資源轉化資產通道,既增加漁業養殖“綠色收入”,又加快完成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實現海洋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雙提升。 李忠/攝 “2009年聯合國就確認海洋在全球氣候變化和碳循環中的作用,認為藍碳和植樹造林的意義是一樣的,而且它比植樹造林固碳的作用更大,所以這個拍賣可以讓更多的人認識藍碳,了解藍碳。”寧波大學海洋學院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徐年軍認為,此次拍賣對象山、對寧波乃至浙江的藍碳經濟發展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在之前的認知中,老百姓沒有意識到海洋藻類是降碳的主力,只是覺得紫菜、海帶、滸苔都比較便宜,只看到了它的直接經濟效益,沒有看到它的生態效益,而且覺得生態效益是虛的。現在全國第一單藍碳拍賣后,大家就會發現生態效益是可以變現的,會產生直接的經濟效益。希望這樣的效果引起相關部門的重視,加強藍碳產業鏈的布局和規劃,引領發展,擁抱藍碳經濟這一片大的藍海。
——“點碳成金”意義非凡

實施藍碳行動計劃 海洋是高質量發展戰略要地,是象山發展的最大優勢、最大潛力、最大空間所在。尤其是國家和省市出臺的一系列重大戰略都與海洋密切相關,為象山發展藍色經濟提供了廣闊的舞臺。象山作為浙江省海洋大縣,海岸線長度列全省第一,海域面積列全省第二,擁有漁山列島國家級海洋牧場示范區、象山港白石山島海域海洋牧場試驗區和大量國際認可交易的海洋碳匯生物,具有海洋碳匯及其融合發展的突出優勢和特色。 周科/攝 早在2020年,我縣積極落實國家和省市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相關要求,深入開展碳達峰碳中和先行示范區建設思路研究,成立碳達峰碳中和工作領導小組,健全完善創建工作體系,創新“零碳智慧”微電網運營等可再生能源應用新模式。創新開展綠電交易,寧波象山亞帆中心、半邊山沙灘排球中心兩家場館與國網(寧波)綜合能源有限公司正式完成綠電交易。同時,積極開展海洋生態保護與修復,累計修復海岸線93.1千米,整治修復和保護海島5個、濱海濕地220公頃,提升了海域生態環境、生態功能,群眾的親海空間得到進一步拓展。 借“全國首單”東風,我縣將持續推進海洋生態修復與治理,摸清碳匯家底,建立健全海洋碳匯監測體系,提升生態系統韌性,增加海洋碳匯;打造象山藍色經濟科技園,推動海上可再生能源產業融合發展。“近期我們將著手制定實施藍碳行動計劃,組建藍碳研究院,繪制藍碳“一張圖”,成立藍碳交易中心和藍碳銀行,創新探索“海上風電+海洋牧場+海洋旅游+藍碳經濟”融合發展新模式。”縣發改局局長朱約余說。
——“藍碳實踐”任重道遠

“碳票”變“鈔票”? 開辟“兩山”轉化新路徑 □《今日象山》評論員 備受矚目的象山“藍碳”全國首拍活動圓滿收官,象山縣積極探索“兩山”轉化新路徑又邁出堅實一步。這也為全國開展藍碳工作提供了可參考、可借鑒的“象山方案”。 碳交易是實現碳減排目標的有效手段。作為地球上最大的“碳庫”,藍碳生態系統由位于海岸線邊緣的海草草甸、潮汐沼澤和紅樹林等構成,是生物圈中最集中的碳匯區域,在應對全球氣候變化、保護生物多樣性和實現可持續發展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青山綠水、碧海藍天是象山的最好資源和最大優勢,象山的藍色“碳票”可謂潛力巨大:海岸線長度列全省第一,海域面積列全省第二,擁有漁山列島國家級海洋牧場示范區、象山港白石山島海域海洋牧場試驗區和大量國際認可交易的海洋碳匯生物。壇紫菜、海帶、牡蠣等碳匯漁業發展迅速,造就了一定規模的人工型藍碳,且我縣海域處于東海上升流區,藻類現存量大、初級生產力高,形成了浮游植物高碳匯區。 推動藍碳交易,發展藍碳經濟,既是落實生態文明建設的具體實踐,也是探索“兩山”轉化路徑的創新舉措。“全國首單”的背后,蘊藏著象山向海圖強的藍碳雄心,彰顯著萬物開源的無限夢想。近年來,我縣堅持陸海統籌,將全域國土空間綜合整治向海洋延伸,率先在全國建立首個海洋產權交易中心,獲批省自然資源儲備試點;創新開展“海上兩山合作社”改革,打通“生態資源-有價資產-綠色資本”的轉化路徑,海洋GEP總量位居全省前列…… 擁抱藍海,引領發展。如何進一步拓寬“兩山”轉化路徑,推動海洋生態資源變資本?我縣將加強藍碳產業鏈的布局和規劃,組建藍碳研究院,繪制藍碳“一張圖”,成立藍碳交易中心和藍碳銀行,創新探索“海上風電+海洋牧場+海洋旅游+藍碳經濟”融合發展新模式,打造藍碳經濟樣板地。優化海洋產業結構,促進海洋經濟轉型升級,通過科技創新打造區域布局更加合理的現代海洋產業,推動發展以“海洋牧場”為主要形式的契合藍碳標準的現代漁業,發展海洋第三產業,提高低碳產業比例,讓海洋成為象山高質量發展的“藍色引擎”,實現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贏。
青年對全國兩會有哪些期待
國家減災委員會辦公室發布第15個全國防災減災日主題
(兩會聲音)全國政協委員蔣勝男:建議在長三角地區增加省部共建...
(兩會聲音)全國政協委員馬建華:修復通江湖泊生物通道 助一江...
全國秋糧收購進度加快 健全種糧收益保障
(兩會聲音)港區全國政協委員魏明德:鼓勵香港青年到內地支教
在鄂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開展集中學習培訓 王蒙徽講話 王忠林出席
在湘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開展學習培訓 以高度政治責任感和歷史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