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03 09:46:11
茂名市中心城區西北角,鑲嵌著一顆珍貴的“翡翠”——露天礦生態公園。作為茂名石化工業和城市建設的發源地,露天礦在停止油頁巖開采后經過大力整治,變身成為一座濃縮城市記憶、具有工礦特色的生態公園。

2023年3月2日南方日報《高質量 開新局》特別報道
這是茂名因油立市興市的城市印記。脫胎于露天礦,靠石化制造業起家,茂名市一路從無到有、發展壯大,靠的是不畏艱險、艱苦奮斗、開拓創新的拼勁闖勁。
如今,茂名發展正處在實現整體躍升的關鍵機遇期和重要窗口期。新征程上茂名發展面臨的挑戰不亞當年,主動擔當起更大使命的茂名,正在弘揚一代代建設者的拼搏精神,以“二次創業”的決心接續奮斗,用實干業績闖出一條老工業基地高質量發展的新路來,為全省發展大局作出更大貢獻。

茂名修復油頁巖工礦遺址形成露天礦生態公園,采礦留下的“傷疤”被碧藍色的好心湖取代。李康華 攝
培優增厚做強
打牢制造業基礎
2月17日,茂名重力石化裝備股份公司廠房一片歡騰,載著四聯換熱器的長車緩緩駛出,發往山東裕龍島。“它的出廠打破了國外壟斷,解決石化設備設計制造‘卡脖子’難題。”茂名重力總經理楊志強說。
從最初的“工礦配套城市”起,茂名的血脈里就流淌著制造業的基因。建市60多年來,茂名在制造業發展之路上爬坡過坎,2022年制造業(全口徑)增加值首次突破千億元大關,地區生產總值突破3900億元。
眼下,茂名正加快新舊動能轉換,瞄準世界前沿積極引進和研發新技術,以龍頭大項目為牽引,深耕高端精細化工。一方面,茂名石化產業積厚成勢,正在依托茂名石化升級改造加快轉型,推動邁向更高端。另一方面,茂名緊跟產業變革趨勢,開辟綠色化工、新材料、新能源產業新賽道,高質量承接珠三角產業有序梯度轉移,持續做實做優做強制造業。
茂名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莊悅群表示,茂名將聚力夯實制造業當家根基,圍繞茂名石化和東華能源兩大鏈主企業,抓好總部經濟和重大項目落戶建設,一體抓好招商引資、土地征拆、項目審批、資金保障等工作,全力以赴推動支柱產業延鏈補鏈強鏈,堅定不移壯大石油化工等支柱產業。

東華能源烷烴資源利用項目一期(Ⅰ)建設現場。南方日報記者 徐昊 攝
人勤春來早。1月29日,茂名舉行一季度重大項目集中啟動活動,總投資518億元的50個重大項目涵蓋多個領域。“其中產業項目占比將近一半,是茂名落實制造業當家部署的有力舉措。從投資主體看,既有大型央企,也有省屬國企,還有民營企業。”茂名市發展改革局相關負責人說。
東華能源項目一期(Ⅰ)3套裝置3月投產、茂名石化升級改造項目和丙烯腈產業鏈項目開工建設、欣旺達汽車電子項目一期9月投產……今年,茂名制造業將迎來多個關鍵節點,茂名正以務實之策、創新之舉打牢制造業基礎。
差異化發展
精準推進縣域振興
縣域經濟,一直被視為茂名經濟發展的亮點。賽迪顧問發布的“2022年廣東省百強區縣榜單”中,茂名市5個區(縣級市)全部上榜。
省委十三屆二次全會部署實施“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對縣域高質量發展提出了更高要求。以此為契機,茂名按照“城市定位—功能分區—產業集聚—項目建設”的發展邏輯,根據各區(縣級市)資源稟賦和發展基礎,為各地精準“畫像”、精確定位,走差異化特色化發展之路。在定位指引下,茂名各區(縣級市)將集中力量抓好1—2個主導產業,創造各具特色的縣域振興經驗,力爭茂名縣域振興走在粵東粵西粵北前列。
2022年,茂名市農林牧漁總產值1126.29億元,總量位居全省第一,連續三年保持千億元以上。依托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茂名持續發力提升農業經營質效。圍繞“五棵樹一條魚一桌菜”(荔枝、龍眼、沉香、化橘紅、三華李、羅非魚以及預制菜產業)全產業鏈,茂名加大力度做特做優荔枝等當家品種,打造荔枝、化橘紅、羅非魚等百億級產業集群。做強6個國家級和19個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平臺,培育一批億級、十億級鎮村和企業。同時,抓住旅游消費新趨勢,發展鄉村民宿、休閑觀光等新產業新業態,在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中推動農民增收致富。

位于高州市曹江鎮的高涼墟夜景。
鎮(街)具有聯城帶村節點功能。茂名結合落實“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進一步謀深做實“百墟千村振興計劃”,建設鎮域鄉村治理中心、農村服務中心、鄉村經濟中心,形成“縣城—中心鎮、專業鎮—樣板墟—普通鎮”多層次城鎮體系,打造遍布全市的“小引擎”。
如今,茂名總結推廣鄉村振興“一四五”工作法,高標準建設的5條樣板墟、6個示范群和若干示范帶成型成勢,“以點為基、串點成線、連線成片、聚片成面”的鄉村振興格局逐步顯現。
注重可持續
建設美麗文明城鄉
2月16日,全國建筑、文博專家集聚茂名。茂名露天礦生態公園與“六百戶”民居及建筑群入列第七批中國20世紀建筑遺產名錄。
茂名市委副書記、市長王雄飛表示,站在新的歷史起點,茂名將秉承“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的理念,在城鄉建設中加強歷史文化資源的保護與傳承,讓更多文化遺產“留下來”“活起來”“傳下去”。
文化遺產是一座城市的“根”與“魂”。茂名加大對歷史文化遺產、農業文化遺產、工業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傳承,讓露天礦生態公園、荔枝古貢園等文化遺產資源“活”起來,鼓舞茂名人民發揚不畏艱險、艱苦奮斗、開拓創新的拼勁闖勁,激發全市上下“二次創業”的激情和動力。
厚植城市文明沃土,擦亮好心之城的底色。去年,茂名全國文明城市測評綜合成績位列全省地級提名城市第三,今年將深化創文“十大攻堅工程”,開展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全面提高城鄉居民文明素養,全力以赴爭取在一個創建周期內實現全國文明城市創建目標。

春天里的茂名市民公園,黃花風鈴熱情盛放。李達 攝
2022年,茂名成功創建國家森林城市,護綠、愛綠理念根植人心。依托城鄉特色景觀資源,茂名建設高水平綠美環境,持續推進生態修復與生態治理,讓綠色惠民利民成效更加凸顯、更可持續。
在規劃引領上,將綠美茂名生態建設與“兩軸—兩個圈層”城市布局一體謀劃,持續推進生態修復與生態治理,實現“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
在綠化布局上,有序推進林分優化、林相改善,抓住云開山脈、高州水庫等關鍵“點”,圍繞碧道、綠道、公路等主要“線”,聚焦生態保護區、五棵樹產業集聚區等重點“面”,構建“點線面”相結合的綠美茂名生態建設格局。
火熱實踐
用好“一四五”機制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入夜,位于茂名南海島的晏鏡社區塘霞村依然熱鬧非凡。
“自從疍家墟建起來后,村里的人氣就旺起來了。”從外地遠嫁到塘霞村的吳妹是年例廣場旁餐飲店的服務員。她說,一到假期,餐飲營業額每天上萬元,就算請臨時工也忙不過來。

晏鏡疍家墟塘霞俚街一角。江健平 攝
海浪反復拍打岸邊礁石,千百年來塘霞村躲在晏鏡嶺腳下,世代以打魚為生。如今,乘著鄉村振興的東風,塘霞村的特色風貌得以規劃利用,以俚族、疍家和漁商文化為內核又凸顯茂名“趁墟”文化的晏鏡疍家墟項目,拓寬了農民增收致富渠道。
遵循“策劃—規劃—設計—建設—運營—管理”全流程體系,抓住產業筑基、文化鑄魂、風貌塑形、功能強村四大要素,做強基層黨建、做優生態環境、做細群眾工作、做好人才支撐、做實保障措施五項工作模式——正是在塘霞村等鄉村建設的火熱實踐中,茂名總結形成鄉村振興“一四五”工作機制。
茂名實施“百墟千村振興計劃”,聚焦城鄉融合發展,推動各地依托本土資源,以墟鎮、鄉村為對象,打造獨具特色的油城墟、疍家墟、竇州墟、高涼墟、橘州墟5條樣板墟和“一湖一灣一港一城一區一帶”6個示范群建設。
晏鏡疍家墟從概念變成現實,從規劃走向運營,正是茂名鄉村振興“一四五”工作機制“一套流程體系”起作用。“前些年鄉村還是以人居環境整治為主,各地更多采用的是設計施工一體化,而忽略了前期的策劃規劃,尤其是后期的運營和管理。”華南理工大學鄉村振興與發展研究院院長葉紅認為,“鄉村是一個復雜的系統,鄉村的項目通常分散、規模較小而且可變因素多,采用‘策劃—規劃—設計—建設—運營—管理’全流程體系,多專業、多團隊聯動,才能很好地適應鄉村的現狀及發展需求。”
如今,鄉村振興“一四五”工作法正在全茂名推廣。茂名市委明確,各區(縣級市)要用好“一四五”工作法,下實功夫做好農房管控、鄉村風貌提升等工作,注重保留地域風情、鄉土風味,建設美麗宜居、有鄉愁記憶的和美鄉村。
新的征程
深耕精細化工
力求“吃干榨凈”
“廣東有著中國最好的營商環境,我已視他鄉為故鄉,動員我們管理團隊到茂名安居樂業,將總部遷至茂名。”1月28日,在全省高質量發展大會上,東華能源(茂名)有限公司董事長王銘祥現場發言時情深意切,許下扎根茂名的諾言。此時,在茂名南海島上,東華能源總部及協同創新中心項目建設現場如火如荼,年內將建成搬遷。
這是茂名突出制造業當家的真實寫照。綠色石化是廣東8個萬億元級產業集群之一,沿海經濟帶綠色石化世界級產業帶逐漸成型成勢。

茂名聚焦綠色化工、新材料、新能源戰略需求,謀劃綠色化工全產業鏈發展。柯裕清 攝
茂名依油而建、因油而興。在60多年發展中壯大的石化產業,當之無愧是茂名制造業的根脈。20世紀60年代,從“頁巖煉油”向“以原油加工為主的生產結構”轉型;90年代,從“單純煉油”向“煉化一體化”轉型;進入新世紀,從“專注產業鏈上游”向“既拓展上游又重視中下游精細化工”轉型。
每一次轉型都踩準了時代發展節奏,順應了國家戰略需求和市場需要,也練就了不畏艱險、艱苦奮斗、開拓創新的拼勁闖勁。如今,在新挑戰新考驗的倒逼中,茂名加快石化產業第四次轉型升級的步伐,轉向綠色化工、新材料、新能源新賽道。
新賽道上,一批大項目正快馬加鞭——
茂名石化煉油轉型升級和乙烯提質改造項目“減油增化”,讓原材料在茂名“吃干榨凈”,把石化產業鏈向高端化、綠色化延伸;
東華能源烷烴資源綜合利用項目重點發展高分子復合材料和特性材料,同時依托丙烷脫氫發展氫能產業鏈,用于合成氨生產、生物航煤、低硫船用油以及為燃料電池供應氫能;
丙烯腈產業鏈項目將形成“丙烯腈—聚丙烯腈—碳纖維—汽車輕量化新型材料”產業鏈。
聚力夯實制造業當家根基,茂名堅定不移壯大石油化工等支柱產業,圍繞產業鏈和龍頭項目開展精準招商,以技術改造推動轉型升級,實現綠色低碳發展,讓優勢更突出、效益更明顯,在新的高度挺起茂名產業“脊梁”。
數讀
2023年茂名經濟社會發展預期目標
地區生產總值增長6.0%以上,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7.5%,固定資產投資增長8.5%以上
堅持項目為王
抓好310個重點項目建設,確保年度投資額達到450億元以上,力爭同比增長12%
提升糧食產能
新建4萬畝、改造提升8萬畝高標準農田,確保糧食種植面積在376萬畝以上、產量153萬噸以上
精細管理
修編“三舊”改造專項規劃,新開工改造城鎮老舊小區180個;實施一批涉水項目,力爭35%的城市建成區達到海綿城市標準
污染防治
新增城鎮污水管網不少于600公里,力爭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率達到60%以上
綠美茂名
開展林分改造3.74萬畝、森林撫育5.59萬畝,新造林撫育沿海基干林帶586畝
山東:走在農業高質量發展大道上
推動社會保障事業高質量可持續發展
(兩會·面對面)中國如何驅動經濟高質量復蘇的“火車頭”?
大運會進入倒計時 成都開啟全民城市“運動會”
深化滬蘇同城化:蘇州軌交11號線開啟空載試運行
現場超燃!龍山縣第一屆“巾幗杯中華民族一家親”氣排球賽事開啟
重拳出擊!茂名交警:嚴查泥頭車違法行為
2023年茂名市學雷鋒全民志愿服務行動月啟動,一起來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