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06 17:24:38
?(趙宇澤記者郭偉)連日來,在遼寧省鞍山市岫巖縣龍潭鎮梨酒村的農田里,36歲的河西組種植戶姜充駕駛著自家的秸稈收割打捆機在田間穿梭。伴著機械轟鳴,滅茬后剩余的玉米秸稈被結捆打包,整齊地放置在田間晾曬,為下一步回收利用銷售做準備。

姜充家里有3臺稈打包機,每年春耕前開始滅茬時,他家的秸稈打包機就派上了用場。近四年來,姜充在岫巖全縣境內從事收購糧食作物秸稈的業務,今年收購秸稈面積達23000畝。

原來,姜充家中養了70余頭牛,自家還種植了60畝地,莊稼秸稈正好能夠當做部分喂牛的飼料,節約了一定的養牛成本。近年來,隨著鎮、村的科學引導,秸稈回收利用創效的意識深入人心,姜充索性就添置了秸稈農機,除自用外,還到大連、丹東、營口、鲅魚圈乃至內蒙地區提供農機和秸稈回收服務,每畝秸稈收購價在10至30元左右,每噸就能賣出七八百元錢。
秸稈回收循環利用看似簡單,其實也需要遵循科學的方法。“秸稈要是儲存得好可以過夏,打包好的秸稈底部放幾只木棍支撐起來,擺放時中間要留有縫隙,雨天提前遮蓋好,等到晴天一定要及時透風,以便長久儲存。”姜充姐姐于淼介紹說。

近年來,針對秸稈回收利用工作,龍潭鎮注重在宣傳引導上下功夫,大力宣傳秸稈回收利用的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讓村民知道秸稈也能變成“寶”,從而杜絕秸稈焚燒。現如今,秸稈打捆回收利用被當地越來越多的農民群眾所接受,實現了變廢為寶和保護環境的“雙贏”效果。
“以前的秸稈都堆放在田間地頭,不好處理,也沒人要。我干秸稈打包這幾年,自家牛的飼料問題解決了,剩余的賣往周邊地區,現在秸稈也沒人燒了,保護了環境也增加了收入。”姜充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