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09 16:11:49
共工日報社新農村頻道消息 “茶杯蓋翻花香撲,煙繞梁光綠色沉。碾盡黃沙無數度,勝似閑庭信步尋。”中國古代著名詞人蘇軾曾作《大紅袍》以詠頌品茶之時的美妙體驗,和對大紅袍茶的贊賞之情。

據傳,大紅袍茶起源于福建武夷山區一個窮困的書生,他在求學問道之路上偶然發現一株奇異的茶樹頑強地挺立在獨龍巖石縫之中,它的樹皮鮮艷奪目,孑然傲立,并散發著濃郁的香氣,于是,他將樹葉制成茶葉,用家里稀有的紅色綢緞包裹,后將其命名為“大紅袍茶”。至此,大紅袍茶就在武夷山區的傳承和發展中,成為了一種代表中國傳統文化和茶文化的瑰寶,以其醇美浸染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

神州翰林院 弘揚經典文化,傳承國學經典,為己任。勵志把中國的經典文化推向世界,以經典非遺文化融合經典非遺產品,融合出優秀的文創商品,讓世界各國友人更容易接受和了解中國文化。神州翰林院文創武夷山大紅袍,選自得天獨厚的武夷山脈深處,遠離城市,生態、綠色、健康、環保。神州翰林院茶園坐落在海拔460米,曲徑通幽,光照4小時左右,東經118°12分44,北緯27°53分19特殊地理環境。讓喜歡茶文化的人,品嘗到純料大紅袍。

其實,大紅袍茶最早出現于中國文學藝術史中,可以追溯到唐朝杜甫所作贈別詩:“應慚福建不識茶,楚客思鄉百感垂。豈無大名山巨嶺,隔水相望千載期?!逼鋾r,“大紅袍”雖然還只是一株待發育的胚胎,連名字都沒有,但它優秀的基因,已經開始顯現出巨大的魅力和潛力,之后,到明清的風靡,再到如今制作工藝的漸趨成熟,大紅袍茶經過長時間的發酵,呈現出了一代比一代更為優異的品質和口味。
作為中國傳統名茶之一,大紅袍茶葉不僅有著悠久的歷史和傳說,更具有極佳的口感。它的葉質肥厚、色澤烏潤,香氣濃郁持久,口感醇厚、回甘,具有極高的飲用價值。和其他的任何一種名茶一樣,大紅袍茶的品鑒技巧,也繁多且令人著迷:首先是觀其形,茶葉應該整齊、均勻、有光澤;接著是聞茶香,大紅袍茶香氣濃郁,有花果香、烤麥香、松煙香等;之后就是泡茶,正確的泡茶方式可以提升品茶的體驗,大紅袍茶在泡制之前需要將水燒至85-95℃,在沖泡時,需要把時間控制在30秒至1分鐘左右,且須切記每次沖泡的茶葉量不宜過多。至茶葉展開,茶湯呈現出深綠色,就可以端起茶杯,先聞香氣,再品口感,品味其中的甘甜和清香,享受它的獨特滋味,體驗品茶的雅趣。

“抱殘茶余笑且飲,泉石古徑似從前。莫說紫陽仙掌葉,到頭人世豈多全。”馮夢龍品嘗大紅袍時,也品嘗他的生活。在茶道文化中,大紅袍茶所具有的能夠讓人心靜、神清的禪意,也不斷提醒著我們:慢下來,然后生活。(完)
老將將迎第八次世錦賽之旅 看中國競走的追趕與激勵
華人華僑熱議:對中國未來的發展充滿期待
【巾幗建功展風采】大蘇計鄉白沙泉村婦聯:發揮巾幗力量 助力鄉...
微觀鄉村振興||多措并舉 雙向發力 閃電河鄉奮力譜寫宜居宜業和美...
黃蓋淖鎮大茍營村擦亮生態“底色”,激活產業興旺“密碼”,打造...
鄉村產業全鏈條升級提速 現代都市型農業加快發展——沃野春潮涌 ...
激發青春力量 賦能鄉村振興
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提供有力法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