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州發布 2023-03-21 11:18:39
創建幸福河湖,茂名探索先行
今年將完成450公里河流創建工作
力爭到2025年基本實現全域幸福河湖
到2035年全面建成全域高質量幸福河湖
今日
《南方日報》做了專題報道
↓↓

2023年3月20日《南方日報》A08版報道。
全文如下
茂名市中心城區西北角,露天礦生態公園如大地鑲嵌著的一顆“翡翠”。這個曾經的城市“傷疤”,經過近十年的生態修復,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湖。環湖觀光火車串珠成鏈,把“工業銹帶”變成了“生活秀帶”。

茂名修復油頁巖工礦遺址形成露天礦生態公園,采礦留下的“傷疤”被碧藍色的好心湖取代。李康華 攝
如今,在茂名已建成的近200公里碧道上,衍生出一批碧道夜市、“碧道+農文旅”等項目,帶熱了周邊經濟。以碧道建設為依托,統籌鄉村振興示范帶、文化旅游等工作,系統性推進幸福河湖創建正在茂名全域鋪開。
茂名水利“十四五”規劃錨定“一河一網一中心”治水路徑,“一河”便是建設茂名幸福河湖。2022年,茂名著手幸福河湖創建的頂層設計,經過調查研究、科學論證,出臺茂名市幸福河湖創建實施方案、技術指南、評價辦法“1+2”文件。今年的茂名市政府工作報告打響“發令槍”——系統推進“七水共治”,創建人水和諧的幸福河湖。
著眼“流域”這個概念,茂名將分期分批推進流域面積50平方公里以上84條河流的幸福河湖創建,今年將完成450公里河流創建工作,力爭到2025年基本實現全域幸福河湖,到2035年全面建成全域高質量幸福河湖。
水里和岸上兩手發力
改善水環境
行走在化州市城區“三江六岸”健康碧道上,悠悠碧波與蔥蔥花木交相輝映,美不勝收。這里,以三江水系為脈絡,利用鑒江、羅江南北兩側河灘地塊,修建14.3公里長的觀景碧道串聯起5個公園,構造了如畫江景。
一泓清水的背后,是治水理念的轉變。
化州境內九河流淌,水資源總量達到19.78億立方米。作為生豬養殖大縣,化州常年保持生豬出欄量150萬頭左右。由于養殖場多、分布廣,過去廢水直排江河,水污染問題頻出。

碧水繞城、江映藍天,化州城區綠色生態美景入畫來。鐘葉苗 攝
治水更要治污。近年來,當地科學調整養殖禁養區面積,約1/2土地被納入禁養區范圍,6800多家畜禽養殖場關閉,45萬平方米的欄舍被拆除。而在適養區,畜禽養殖場被引導建設污染整治配套設施,科技助力污水凈化。如今,江河面貌煥然一新,化州入列全國第六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
2017年以來,茂名通過實施河長領銜治水等一系列流域綜合整治措施,河湖治理從“清四亂”“五清”專項行動,到“讓茂名河更美”三年大行動,再到建設水碧岸美的“萬里碧道”的漸進升級,逐步實現了“河暢、水清、堤固、岸綠、景美、人和”目標。
改善水環境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水里和岸上兩手發力。茂名市委書記、市第一總河長莊悅群表示,茂名始終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站在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全力打好碧水保衛戰、河湖管護攻堅戰,扎實做好控源截污、管網建設、污水處理三件事,縱深推動“七水共治”,鋪展人水和諧畫卷,讓幸福河湖成為綠美茂名的生態底色。
堅持治水、治污相結合的茂名,把城鄉水系整治與城鎮、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結合起來,今年將統籌集中供水、污水處理、垃圾收運、廁所革命、村道建設,力爭68%的村莊達到美麗宜居標準。

茂名高州市鎮江鎮建國農業生態園水清岸綠,水系治理引來鄉村振興“發展水”。車聞達 攝
在謀劃幸福河湖的頂層設計時,茂名提出市縣相結合的組織評定辦法,不僅規范了評定方式,還設置退出機制,劃設污水治理等7條紅線,確保清水長流。
廣東省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副院長譚超認為,茂名市在全省率先提出幸福河湖創建標準,制定印發實施細則,體現了茂名市統籌七水治理、提檔升級河湖長制、全力把河湖長制實施向縱深推進的意志和決心。
碧道延伸“變水為財”
塑造新產業
“這幾年,茂名通過水污染防治攻堅戰、河湖長制等,尤其是萬里碧道建設,取得的治水成果為‘水經濟’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泵泻娱L辦有關負責人說。
如今,茂名累計建成“好心碧道”約200公里,構建了“九脈歸一、五片共輝、湖灣點萃”碧道空間格局——
“九脈歸一”以鑒江沿線建設茂名碧道主線,打造“鑒江山水田園畫廊”,及以九條主要支流,包括東江河、北界河、小水河、曹江河、大井河、南塘河、羅江、袂花江、小東江,作為碧道支線,構成茂名碧道系統的骨架。而“五片共輝”依托茂名市域五個主要流域范圍的眾多中小河流,構建碧道線路,成為鑒江碧道主線及九條碧道支線的重要補充;“湖灣點萃”則以茂名露天礦好心湖、電白水東灣、信宜高城水庫、尚文水庫、高州水庫等湖灣濕地為基礎構建的碧道,是全市碧道系統的點睛之筆。
萬里碧道催生了茂名“水經濟”。伴隨碧道延伸,人居環境改善,農民吃上了“旅游飯”“生態飯”,鄉村新產業發展的勁頭更足了。
在茂名“精彩100 里”碧道高州段西線源頭,分界鎮儲良杏花村生態碧道建設改善了水環境,也使得周邊鄉村變得更加干凈整潔。當地黨委、政府因勢利導,引導村民規范經營,一個以“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為主題的“杏花夜市”開在碧道旁,成為鄉村文化特色夜市及鄉村夜經濟示范帶的一個重要節點。
“環境美了,來此旅游的人也多了,村民就嗅到了商機?!眱α即妩h委書記莫瀟說,“村民原本就有墟日支攤做買賣的習慣,大家就紛紛把自家的特色拿出來擺賣,夜經濟帶就這樣發展起來?!?/p>
碧道“變水為財”的影響力不斷擴散。根據實施方案,茂名幸福河湖創建將實現綠道、碧道、驛道“道道相通”,山脈、水脈、文脈“脈脈相容”,引領沿線產業升級和城市功能提升,探索形成“以水養水”新業態。
水系治理引來
鄉村振興“發展水”
山水林田湖草,在這個不可分割的生命共同體中,水是最靈動、最活躍的元素,是生態系統得以維系的基礎。從“美麗河湖”向“幸福河湖”跨越,強調的是以流域為單元的系統性治理。
茂名市市長、市總河長王雄飛表示,將結合綠美茂名生態建設“六大行動”,深入推進幸福河湖創建,不斷增強河湖、森林、農田等生態系統水土保持功能,推動全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讓幸福河湖成為“濱海綠城”的亮麗名片。
有了水,才有希望;有了水,就激活了城鄉。
茂名露天礦生態公園好心湖碧道旁,茂南區金塘鎮牙象村不僅建起了“好心湖畔”田園綜合體項目,還因地制宜發展起了民宿、酒店、農家樂,成為遠近知名的旅游打卡點。“家鄉變美了,連年輕人都愿意回來了?!贝迕裾f。

茂名信宜市錢排鎮“山水雙合”項目圍繞“河、橋、岸、村”做文章,推動“水+文旅”產業發展。黃品樺 攝
護好綠水青山,換來金山銀山,信宜市錢排鎮從“水+文旅”產業發展中嘗到了甜頭。當地“山水雙合”項目圍繞“河、橋、岸、村”做文章,村民從中收獲了良好的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首期項目初步落成的第一個春節,游客接待量就超過38.3萬人次,馬不停蹄建設的項目二期繼續拓展高品質民宿區、李花書院等,推動農文旅深度融合發展。
水系整治,為鄉村振興引來了“發展水”。茂南區入選第四批水美鄉村建設名單,通過促進“水+村”融合,開展水系連通及水美鄉村建設,打造富民興村產業帶、富有魅力文旅帶、城鄉同美融合帶。“加快推進農村水環境整治,打造水美鄉村,建設惠民幸福河,還將有力推動‘百千萬工程’的實施?!弊T超說。
創建幸福河湖,不僅僅是水務部門的事。茂名市副市長高雪山說,茂名將全力推動多部門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協調聯動,全過程參與幸福河湖任務確定、工程建設、認定評價等,高質量創建茂名幸福河湖。
來源:南方日報
【創建文明城市 共筑首善北京】網格里的守望者
網格服務解民憂 電力先行助春耕
山西推行“河湖長+檢察長”工作機制 促進河湖治理、生態保護
兩岸攜手探索行業標準共通 “四共同三采用”工作機制初成
報道稱美國對洪都拉斯進行外交施壓 中方:美國應摒棄過時的“門...
人民論壇調研組:“家門口看病”的新余探索
鄉村振興在行動丨幸福,在水一方——重慶武隆廣坪村“解渴”記
承德豐寧城管局全力推進省級文明城市創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