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州發布 2023-03-21 11:18:39
正值農時,我市把春耕備耕作為當前的一項重要政治任務,多措并舉,搶抓農時,下好春耕備耕“先手棋”,為夏糧和全年糧食豐收贏得主動權。據春播調度,我市2023年春播計劃面積275萬畝,其中糧食160萬畝(水稻146萬畝)。

插秧機在高州沙田鎮坡尾村插秧。
高位推動有力,任務落實及時
一是三級聯動抓生產。堅持市、縣、鎮三級聯動抓生產,壓實市縣鎮三級糧食安全責任,按照責任清單化的要求,及時逐層分解糧食生產任務,層層抓落實,確保全市春播農作物面積穩定在275萬畝以上。

二是強化督查抓生產。加強對各地春耕備耕的監督檢查,及時跟進各地糧食生產情況,對未按進度完成任務的地區給予亮牌提醒,確保各地按時按質抓好春耕備耕工作。
三是落實考核抓生產。以鄉村振興戰略實績考核和糧食安全責任考核等硬措施為抓手,倒逼各級黨政主要負責人增強糧食安全“黨政同責”意識,統籌抓好春耕備耕工作。
統籌指導有力,物資到位及時
一是加強農資調度。春節一過,市委、市政府立即作出部署,農業農村局聞令而動,組織力量開展農資執法檢查,加強對肥料、農藥、農膜、種子等農資監管,組織好農資生產流通供應,確保農資及時到村到店到戶,保障春耕生產順利推進。通過農資調度,全市春耕所需農藥、化肥、農膜、種子等農資貨源充足,其中可調運春用農作物種子約1340噸,化肥8.6萬噸,農藥1965噸,農膜386噸。
二是加強農技指導。農業農村局組織市級農業科技推廣中心專家,指導縣級組建農業技術服務隊伍,到各地指導農戶做好在田作物管理,提前謀劃茬口安排,及早謀劃春耕春種。抓住“種子”這個糧食生產要害,積極推廣適合本地的品種和技術,針對良種配套相應良法,提升糧食單畝產量。

三是加強農機檢修。引導合作社、農機大戶開展農機具維護保養、檢查調試,確保春耕時節農機正常作業和供應。今年,預計全市投入春耕生產農機總動力30萬千瓦,農機具4.6萬多臺,機械耕地率達98%,已完成機械耕整地面積80.6萬畝。
四是保障春耕用水。加強對水利排管渠道清淤和修補,提高農田抗旱排澇能力,發揮墑情監測點作用,強化農業農村、氣象、水務部門會商,提前蓄水備水,確保插秧高峰期春耕生產用水。
服務創新有力,復耕復種及時
發展“土地入股”“托管服務”等新型生產合作模式,通過整合信息交換、農機作業、農資供應、產品銷售等資源,推廣水稻工廠化集中育秧、機耕機插、機防機收、烘干倉儲、加工銷售及農資、信息服務于一體的技物結合生產服務,將農業的生產環節委托給農業生產性服務組織統一管理,解決“地難種”“種不了”難題,有效把撂荒地流轉起來復耕復種。

目前,茂名建成縣級農業生產托管服務中心5個,鎮級托管服務站81個,村級托管員發展至1972名,服務組織發展至4266個;全托管水稻生產示范基地22個,面積13185畝,托管服務參與撂荒地復耕復種面積4.05萬畝。
政策保障有力,難題破解及時
一是惠農政策扶持。嚴格落實耕地地力保護補貼、種糧一次性補貼惠農政策,提振農戶種糧信心、激發種糧積極性。2023年擬下達耕地地力保護補貼2億多元。

二是信貸資金紓困。引導銀行機構創新投放金融產品,服務春耕備耕。如茂名農商行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移動辦貸模式,上線“好農貸、好心貸”等貸款產品,圍繞農資生產流通、農業經營主體擴大再生產等重點領域傾斜配置信貸資源,采取利率下調、利率減免、費用減收等優惠措施,積極破題資金缺口困局。
三是金融保險兜底。通過全覆蓋宣傳水稻保險政策、健全鄉村農業保險服務網絡體系建設、應用高科技手段提高承保理賠服務水平,推動全市轄區內水稻完全成本保險全覆蓋,降低農業生產風險。2023年擬落實政策性農業保險各級財政補貼資金8億多元。
來源:茂名日報
永康:水渠清淤保暢通 助力春耕促增收
浙江石油暖心服務助力春耕
青海16萬余臺(套)農機為春耕生產按下“加速鍵”
黑龍江青岡 金融活水澆灌春耕農田
山東沂南 送來春耕“及時雨”
陽春三月,萬象“耕”新——永正鎮全力開展春耕備耕工作
春耕春灌正當時 大型灌區現代化改造持續推進
網格服務解民憂 電力先行助春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