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日報 2023-03-21 13:57:26

日前,茂名市沙瑯豉油食品有限公司生產車間發酵區內,李敏菲正細心觀察豆豉發酵的情況,只見一層層竹簸箕上的黑豆長滿白色黏絲。原本光滑的黑豆,在毛霉、曲霉或者細菌蛋白酶的作用下,努力分解大豆蛋白質,昏暗的工場中多種生物分子正在奮力博弈。古樸的工序,往往創造出人間美味。

沙瑯豆豉是粵西地區特色發酵豆制品調味料,是茂名著名的土特產,數百年來滋養著沙瑯江流域千千萬萬的勞動大眾,列為“沙瑯三寶”之一,沙瑯豆豉制作技藝獨特,2021年入選茂名市第六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而沙瑯豆豉傳統制作技藝得以數百年延續,離不開楊氏手藝人的傳承與堅守,李敏菲作為楊氏兒媳,受千年歷史文化熏陶和百年家族傳承精神影響,秉持自己的熱愛,堅定繼承和發揚這項技藝,于2020年被評為沙瑯豆豉區級非遺傳承人,

今年2月被授予“好心茂名·最美非遺工匠”稱號。



據《電白縣志》記載,沙瑯豆豉遠在宋、元時代已開始生產。從明、清開始大湖楊氏族人自力更生制作豆豉自吃,至十世祖楊振便正式成立作坊生產銷售,他們利用當地山泉水浸豆、蒸豆,生產出的豆豉鮮美可口,咸淡適中,回甜化渣,深受大家的喜愛。隨著口碑信譽的提高,銷售范圍從附近村落慢慢地銷向圩鎮乃至山區鄰鎮,沙瑯豆豉由此聞名。


沙瑯本地黑豆皮薄,制成的豆豉少了許多苦味,入口甘甜,這也是我們楊氏祖先堅持在這里制作豆豉的原因。
提起家族數百年傳承沙瑯豆豉制作技藝,李敏菲眼里散發光芒,滔滔不絕介紹起來。“《楊氏族譜》記載,黛湖楊氏從1820年開始創建黛湖金錢樓醬園生產沙瑯豆豉,到我們這一代已歷經了200多年。”“80后”李敏菲自嫁入楊家后便跟隨公公學習沙瑯豆豉制作技藝,“現在沙瑯豆豉已經成為很多人的情懷和鄉愁,楊氏幾代人堅守傳承這份味道,也讓我堅定了學習發揚這一事業的決心。”李敏菲笑著說。

“沙瑯豆豉是以黑豆為原料,經微生物自然發酵而制成的傳統發酵食品。”生產車間內李敏菲帶領記者走過洗豉區、蒸煮區、發酵區、二次發酵區等,詳細介紹沙瑯豆豉制作技藝的全過程。李敏菲制作的沙瑯豆豉選取沙瑯當地優質的黑豆為原料,經選豆、洗豆、浸豆、蒸煮、發酵等工序加工而成,具有顆粒均勻、烏黑亮澤、豉潤香軟、天然酵香等特點。李敏菲強調,古法沙瑯豆豉制作技藝每一步都是人工操作,發酵也選用原始的大簸箕,手藝人憑借經驗根據天氣、濕度等對發酵程度做出精準判斷。

李敏菲2018年開始執掌豆豉作坊,談到起初學習豆豉制作技藝的時光,她感嘆,“始于熱愛,保持初心,辛苦卻值得。”李敏菲說,這項手藝最難的地方在于判斷發酵的情況,除了不厭其煩請教公公,她每天都會在發酵房觀察、記錄、思考,終于形成自己的一套技藝經驗。“根據現在的市場特點,我們也會不斷進行創新調整,比如二次發酵時減少鹽的用量,包裝也不斷升級等。”李敏菲說。

“品質立身,品牌立業,文化立根,沙瑯豆豉作為茂名地區的知名老品牌,歷史悠久,我們希望將這項非遺文化轉化為生產力,推動本地農業產業化發展。”為了更好擦亮沙瑯豆豉這塊“金字招牌”,公司注冊了“沙瑯豆豉”商標,并堅持走“傳承創新,品牌引領”的發展道路。2022年茂名市沙瑯豉油食品有限公司被評為茂名市首批“非遺工坊”。
在品牌的引領下,成功帶動了當地豆制品行業的快速發展。短短幾年,沙瑯鎮豆豉作坊從原來的寥寥幾家發展到如今二十多家,全鎮豆豉年產量從2018年5噸到2022年的超千噸。目前,沙瑯鎮已組織成立了15個黑豆、黃豆專業種植合作社,全鎮種豆面積1600多畝。通過“公司+合作社+農戶”等合作模式,把糧食作物提升為經濟作物,有效推動了農業產業化發展。



我公公說過,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一個國家、民族或家族歷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標志,我們必須將老祖宗流傳下來的寶貴遺產保護好、傳承好。
為了讓傳統技藝薪火相傳,李敏菲2018年創立沙瑯豆豉制作技藝傳習所,開展沙瑯豆豉制作技藝培訓工作,經過培訓,把農民提升為產業工人,為鄉村振興培養實用型人才。


此外,李敏菲堅持“非遺教育從娃娃抓起”的理念,經常到沙瑯等周邊鄉鎮的中小學,給中小學生上非遺課。“‘魚漁同授’一直是我們楊氏傳承沙瑯豆豉制作技藝的初心,只要有人想學,我們都會用心傳授。”在非遺傳承的道路上,李敏菲堅持將非遺文化轉化為生產力,讓非遺文化惠及千家萬戶,希望在現代化機械不斷取代傳統加工器具的今天,仍有一代代人將古法制作技藝傳承下去。


END


往期精彩內容
茂名排名全國第九 國家地表水考核斷面水環境質量出爐
久違的集結號再次吹響,徒步節,這個周六不見不散
你的票很關健!大家發力高州必贏!繼續投到2月24日!
文/ 茂名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潘宇麗
圖/ 茂名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岑穩
編輯:鄒慧
初審:梁雪玲
終審:鄧義深
來源:茂名日報
福建福鼎春茶開采 非遺傳承人以匠心傳播白茶制作技藝
文化和旅游部:推動中國傳統工藝高質量傳承發展
傳承紅色基因牢記初心使命激發奮進力量把安徽建設得更加美好讓人...
傳承家教家風 厚植家國情懷
萬年推進紅色基因傳承聯席會召開
臺青云南“尋根”:感受民族文化兩岸傳承
變了變了!茂名這個老舊小區升級改造了,點個贊!
臺江:非遺大手牽小手 文化傳承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