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日報 2023-03-21 13:57:26

炒椰絲、和面、搓皮、撒芝麻、烤餅……在茂名化州,有一種月餅被稱作拖羅餅,因形似明月、皮脆酥香、餡軟甜香而聞名。這是流傳千年歷史的風味小吃,也是延續著一代代匠心的家鄉味道,承載著千家萬戶對團圓的期盼和對生活的熱愛。
2012年,“化州拖羅餅制作技藝”被評為第四批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2014年,已傳承拖羅餅技藝數十年的陳衍廣,入選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化州拖羅餅制作技藝”省級代表性傳承人。近日,記者專訪陳衍廣,聆聽他與拖羅餅之間的溫暖故事,以及他以匠心守護“家鄉味”的深厚情懷。

最美非遺工匠陳衍廣
樂當拖羅餅千年文化的“講述者”
采訪當天,記者走進由陳衍廣建成的“月餅博物館”。該館生動形象地展示出傳統月餅以及拖羅餅的歷史典故、選材用料、制作工序等,成了當地群眾、外地游客和專家學者了解茂名月餅文化的好去處。見到記者在博物館里津津有味地參觀,陳衍廣娓娓講述起拖羅餅的歷史傳說。

陳衍廣向記者介紹月餅制作過程
“拖羅餅源于我國唐代貞觀年間,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悠久歷史。相傳,唐代貞觀年間化州城有一男子名叫羅興,20多歲就以做餅為業,做的燒餅皮薄餡多,椰香味醇厚,特別好吃,深得大眾喜歡。他每天做好餅后擔到城區,邊叫賣邊敲銅鑼,叫賣聲和銅鑼聲拖得特別長,久之,眾人喜叫其餅為‘拖羅(鑼)餅’。”說到興起時,陳衍廣敲響了月餅博物館內的銅鑼,神氣揚揚的。

化州拖羅餅傳承千年,是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
緊接著,陳衍廣繼續分享道:“宋代蘇東坡在海南任職時,曾到化州探望任州官的弟弟蘇轍,適逢中秋,蘇轍吩咐家廚特做拖羅餅以慶團圓,蘇東坡嘗餅后大贊——好餅,好餅!從此以后,拖羅餅便在化州逐漸盛行,每到中秋化州人就有了做拖羅餅的習俗。民間更有‘過節不吃拖羅餅,嘗盡百味也枉然’的贊譽。”一邊比劃一邊講故事的陳衍廣,難掩臉上的自豪之情。

堅持匠心制餅留住情懷
在陳衍廣心里,從小吃著拖羅餅長大的他,對拖羅餅有著難以替代的鄉土情懷?!耙郧拔曳艑W回家,總是遠遠地就聞到了從家里飄出來的餅香。那時候,我一跑進家門口,長輩就會掰一塊剛出爐的餅給我吃。記憶中的那個味道,是幸福的、溫暖的?!?/p>

陳衍廣介紹以前月餅制作工具
帶著對拖羅餅的深厚情誼,陳衍廣于19歲正式跟隨長輩學習制餅技藝?!靶r候看長輩做拖羅餅,好像很容易。沒想到我做出來的拖羅餅,既不圓,還大小不一,后來經過專心鉆研,才逐步掌握整個制作技藝?!标愌軓V說,“做好拖羅餅,加工和炒好椰絲是最關鍵的?!?/p>

需要精心選料制作拖羅餅
與傳統廣式月餅相比,拖羅餅的制作工藝工序更加復雜。拖羅餅的原材料主要有面粉、椰絲、果仁等,餡料必須經過浸、洗、炒、涼、拌等多重工藝,而餅皮則是通過獨特的配方手工揉搓精制而成,最后再進行包、印、烘系列工序,終成拖羅餅。

制作拖羅餅的原材料
1996年,陳衍廣成立廣東麗登餅業有限公司。現有30多年制餅經驗的陳衍廣,大方分享他是如何做出口感好的拖羅餅。“我們非常注重拖羅餅的用料,比如椰絲,我們將刨成絮狀的椰絲在鍋中倒入油和白糖翻炒,椰香味更加濃郁香甜;比如花生油,我們用的是小豆花生,榨出來的花生油香味撲鼻。此外,我們還會用到特制的土爐,密閉的爐腔有利于保持高溫,這樣烤出來的拖羅餅帶有淡淡的柴火香。但火候非常關鍵,烤過火了或沒有烤夠火,都會影響拖羅餅的口感。”
讓拖羅餅的味道飄得更香更遠
讓更多人了解拖羅餅、愛上拖羅餅,是陳衍廣一直努力做著的事。他直言:“拖羅餅不僅僅是化州人傳統地道的餅食,更是一代代人傳承的文化符號。如今,化州拖羅餅制作技藝被列為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我身為省級傳承人更應擔起責任,為弘揚拖羅餅傳統美食及制作技藝貢獻力量?!?/p>
這些年,陳衍廣積極探索拖羅餅制作的改革與傳承,廣收徒弟,開設培訓班,傳承推廣拖羅餅制作技藝。一方面,他在社會上開展不同形式的制作拖羅餅培訓活動,走到喜愛吃拖羅餅的群眾身邊,教大家在日常生活中也能制作拖羅餅。另一方面,他以企業的力量帶領更多人一起學習制作拖羅餅,推動拖羅餅技藝推陳出新,發揚光大。

晚清時期的木餅印
2009年,陳衍廣向社會各界公開征集與拖羅餅有關的歷史典故、制作配方和傳統技術資料,逐一放進拖羅餅博物館內進行展示。2015年以來,陳衍廣在茂名連續舉辦了八屆“茂名月餅文化節”,多次代表茂名月餅行業參加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宣傳拖羅餅技藝和文化。陳衍廣希望通過非遺的平臺,讓更多的人參與月餅行業,拉動地方就業和拖羅餅產業大發展。
對于做好拖羅餅宣傳、傳承、保護工作,陳衍廣接下來有兩大目標。一是結合茂名地區旅游資源,以具有展示性、觀摩性的特色工業生產+旅游相結合的經營模式,建設集生產、游覽、參觀、銷售、文化交流等多功能于一體的月餅、拖羅餅文化產業園。園內建設有行政綜合大樓、產品研發大樓、產品展示廳、銷售中心、文化交流中心、非遺(拖羅餅制作技藝)文化園培訓基地、中小學生研學基地、月餅拖羅餅文化博物館、全自動化月餅年糕生產線及凈化制餅車間等。二是結合當地特色農副產品資源優勢和自身拖羅餅技藝優勢,全力做好及開發系列食品,不斷擦亮化州拖羅餅這張地方特色產業名片,持續打造產地成為化州乃至茂名的文旅地標。
“我的愿望是:到茂名的游客們都能帶上手信‘拖羅餅’回家!”陳衍廣的眼光里充滿了期待。

END


往期精彩內容
文化茂名 3月25至4月2日,這個高水平攝影展不要錯過
茂名非遺工匠⑦ 李錦昌:傳承中不斷創新,“一條瓜”帶富一條村
茂名非遺工匠⑤ 李敏菲:沙瑯豆豉風味綿長,匠心傳承魚漁同授
文/ 茂名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楊佩佩 實習生 曹旋如
圖、視頻/ 茂名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黎雄
編輯:潘宇麗
初審:黃月華
終審:鄧義深
來源:茂名日報
用真情呵護海島平安(把雷鋒精神代代傳承下去)
天空地立體遙感高精度監測 守護草木生靈 給美麗中國添彩增綠
守護健康 與愛同行——同仁市扎毛鄉衛生院落地啟動“母親健康快...
廣西漢服愛好者齊聚 “穿越”古代體驗制作千年“紙鳶”
非遺傳承人投訴網紅直播售假
廣東佛山法院:匠心司法擦亮城市“金名片”
守護一泓清水 科學回收廢舊農膜“變廢為寶”
家鄉的明信片把科右前旗的魅力“傳遞”出去 科右前旗“上風上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