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23 10:49:50
麻辣兔頭、冷吃兔腿、香辣兔腰……提到這些美食,一定離不開四川。兔肉之于四川,相當于鴨之于南京、驢之于河北、小龍蝦之于武漢、大鵝之于廣東。據統計,去年四川全省兔消費量在3億只左右,對兔肉情有獨鐘的成都人一年就會吃掉2億只兔子,平均每個成都人都要吃14只。同時,四川全省兔出欄量也穩定在1.7億只左右,生產和消費兩大數據穩居全國第一。
四川人吃兔有多野?
兔頭的四川話叫“兔腦殼”,去過成都的朋友會發現,有很多店都打著“麻辣免頭”的招牌,也可以看出麻辣兔頭在成都的火爆程度。

手撕烤兔的做法更能體現四川的美食智慧,因為兔肉的肉質發柴,而且會有草腥味,骨多肉少,如果直接烤,兔肉又干又柴。經過四川吃貨們的研究,四川人烤出來的兔肉外皮焦香、內在鮮香,兔肉的纖維分明,肉感十足。
跳水兔是瀘州名吃,將處理好的兔肉放入鹽水或鹵汁中浸泡或者鹵制,之后食材即可食用,這種美食制作方法就叫跳水或洗澡,常見的比如跳水泡菜、跳水木耳、跳水鱸魚、跳水兔。
為啥四川人愛吃兔?
事實上,四川人并非天生愛吃兔。當代四川流行吃兔,首要原因是四川作為中國最大的養兔省份,兔肉占肉類總產量的比重也遠高于其他地區。在時間線上,川人吃兔嗜好的出現,與四川成為中國第一養兔大省,有著緊密的因果聯系。
四川成為養兔大省的歷史并不久遠。四川飼養家兔,最早可以追溯到清朝初期,直到清末光緒年間才漸成規模。一開始的養兔,并不主要為吃肉,而是為了取兔皮。吃兔之風在四川全省普及,并逐漸形成一種商品化的飲食風尚,則是1980年代末到1990年代初才有的現象。1982年,國際市場裘衣需求發生變化,兔皮及其制品出口衰落。1986年,在國內各養兔大省間爆發的“兔毛大戰”嚴重沖擊了國際市場,各省兔毛壓庫、毛價大跌,一時“殺兔風”四起。然而就在同一時期,四川兔養殖量屢破新高,成為中國養兔第一大省。此消彼長,使四川省面臨巨大壓力。兔皮外貿不暢,只好努力把兔肉在國內賣出去。四川省畜牧部門一方面加強對兔肉營養價值的宣傳,一方面興建凍兔廠和兔肉加工廠,開發出烤兔、煙熏兔、兔肉脯等新產品。

一些本地民營商販也在價格雪崩的兔肉上發現了機遇,開始研發吃兔方法。“雙流兔頭”就屬于當時的發明。此前,兔頭一直被當作邊角廢料處理,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因庫存積壓,大量兔子被殺,兔頭被直接扔掉。“老媽”史桂如覺得扔掉兔頭太過可惜,就用火鍋料熬煮加工,無意中制成一道風靡全省的著名菜品。
這些被迅速發明出來的兔制品,成為價格最低廉親民的肉食,很快就得到市場的肯定,兔肉在川菜中的地位也就此奠定。

四川有什么養兔秘訣?
為了保障肉兔供應,四川省正在加快出臺產業規劃。
“全省第一養兔大縣”榮縣,每年出欄量達到1000萬只,位居全省第一。榮縣養殖業服務中心副主任鄒東介紹,依靠一個即將落地投產的肉兔產業園項目,今年榮縣已經把出欄目標定在了1400萬只。
全省層面,按照《四川省“十四五”牛羊禽兔蜂飼草飼料業發展推進方案》規劃,到2025年,全省將布局發展60個兔產業基地,兔出欄量年均增長1.0%以上。
為了破解長期以來肉兔養殖單個規模小、分布散,難以高效率出欄肉兔的問題,近年來,全省正不斷提升規模化養殖效率。“目前全省兔標準化自動化生產程度逐步提升,建有121個存欄10000只以上現代化兔場,創建了3家部級畜禽標準化養殖示范場。在養殖模式上,利用龍頭企業的示范帶頭作用,通過‘公司+農戶’、養殖專業合作社、適度規模養殖戶等多種經營模式,促進兔產業高效發展。”四川省畜牧總站相關負責人介紹。

養好兔子后,就是肉兔產業鏈的下一環節——兔肉加工。“目前每年的出欄肉兔中,大概十分之一被做成冷吃兔等加工產品,相比于冷鮮兔,加工產品銷售范圍不再局限于四川。”四川某養兔企業負責人羅鳳英預計,隨著消費市場的恢復,加工產品的占比還會進一步提升。
年消費兔肉近1億只、其中冷吃兔就有近5000萬只的自貢市,早已針對冷吃兔這個預制菜賽道做好了5年發展規劃。按照規劃,預計到2025年,自貢將擁有規模以上冷吃兔生產加工企業25戶以上,其中產值上億元加工企業8戶以上。

編輯:張思逸
主編:楊公元 張越
監審:宋錦峰
參考資料:四川在線、深圳熱線、秦皇島新聞網、黔南熱線
提升旅游行業服務品質 這個培訓很必要!
杏花開了!清河這個地方已經美出天際了!
【刺繡好手趙彩瑜】開直播免費教絕技 這個八旬老太不一般
鄉村振興,這個村有方法!
這個春天,來流渡踏青!
去有花的地方,奔赴一場田園之約!
上猶這個全國文明村,既有“顏值”又有“氣質”
黨曉龍: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 不斷提高領導經濟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