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24 14:45:10
近年來,涼州區以群眾長遠可持續增收為目標,集中整合區鎮農業技術力量,精準服務于農業產業和良種良法應用普及。實行技術人員包產業、包點片、包棚戶,提高產業技術到位率和服務精準率,以高質效惠農服務助力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陽春三月,涼州區各日光溫室園區里瓜菜長勢喜人,陸續成熟上市;田野里機器轟鳴春耕忙,一幅人勤春來早的美麗畫卷正徐徐展開。

在涼州區發放鎮優質西瓜北上廣深供應基地,農技專家在這里長期駐點,為日光溫室西瓜“巡診把脈”,保證生產的西瓜質優豐產。
“像你的這個棚里目前炭疽病比較嚴重,看這個斑點,上面有輪紋,而且有這個小黑點。這個病就是因為棚里高溫高濕下容易發生。這種病在防治的時候,用乙嘧酚磺酸酯還有嘧菌酯,同時呢要注意把棚里的濕度降下來。”涼州區農業農村局正高級農藝師羅彩虹在給瓜農指導病蟲害防治時說。
發放鎮小路村村民李慶金從剛開始不懂西瓜種植技術到現在的行家里手,收益越來越好,得益于農技專家的悉心指導。

涼州區發放鎮小路村村民李慶金給記者講述自己的種瓜歷程時如是說:“剛開始種瓜,產量肯定不行啊,主要的問題有三個階段,剛開始栽上西瓜,不知道怎么灌溉;授粉階段不知道怎么留瓜或者授粉,坐瓜率不行;第三個階段就是澆水或者病蟲害,澆水澆不到時間上,澆的早了,西瓜就裂開,澆水的時間太長了西瓜又長不好,不圓,收瓜的商販來不要。后來區上和鎮上的技術人員,駐村到我們這兒來給我們指導,怎么栽苗、怎么防止苗死亡,還有授粉,還有澆水、打藥。現在的技術就很好了,不用技術人員指導也能把西瓜種好了。西瓜效益比以前就好多了,我這80米的棚,大概一茬有8000—9000斤西瓜,一年種四茬。差不多毛收入一個棚有5萬——6萬元。兩個棚基本上就在10萬元左右。比出去打工強,還能照顧家里的老人,孩子上學也能照顧上,效果肯定好。”
小路村村民白錦種植西瓜十年了,這兩年因為引進種植新品種,效益也有了大幅提升。
“我種西瓜已經種了十年了,尤其是這兩年,效益一年更比一年好,主要原因是種了區農業農村局推廣的新品種,比如說‘極致夢想、精美2k、L600還有麒麟’,這些品種優點是品質好、口感好、瓜型也好,很受市場的歡迎。比如像我這個棚,就比以前一年下來要多收入1萬多元。”白錦說。
發放鎮是涼州區“日光溫室萬畝鎮”,素有“瓜菜之鄉”之美譽,日光溫室生產農戶占總農戶數的85%,溫室瓜菜收入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75%。近兩年來,發放鎮把西瓜產業作為特色優勢產業重點培育,全力打造優質西瓜(北上廣深)生產供應基地和集散中心,以賈家墩、小路、安置三個“一村一品”西瓜專業化生產村為核心,輻射帶動全鎮發展設施西瓜種植,全鎮設施西瓜種植面積達1.6萬畝。并創新推廣傳統二代日光溫室西瓜“一年四茬”、新型全鋼架雙面日光溫室高效種植模式,實現了設施西瓜的周年生產、四季供應。
羊下壩鎮也是涼州區溫室瓜菜種植大鎮,去年,涼州區農業農村局為農戶日光溫室免費實施水肥一體化設施改造,提供了多種病蟲害防控物資,助力農戶節本增收。

“我種著兩座日光溫室,每座每茬每年收入4萬元,特別是今年的行情好,可以達到5萬元。那么好的收入都是政府給我們配套了水肥一體化和技術指導,我對于種植日光溫室非常有信心。”涼州區羊下壩鎮六溝村村民張松昌告訴記者。
目前,涼州區累計建設各類日光溫室7.2萬座13.4萬畝,設施蔬菜生產規模和產量穩居全省縣區第1位。日光溫室棚均收入達6萬元以上,四茬西瓜棚均收入最高可達10萬元以上,拱型溫室棚均收入達4萬元以上。2023年,全區計劃新建各類溫室1萬座1萬畝以上,目前已落實地塊10300畝,已開工建設各類溫室2032座2047.3畝。

今年,涼州區進一步強化農業科技支撐,在高標準農田建設中推廣運用小麥淺埋滴灌水肥一體化種植技術,充分發掘農田節水潛力,助力糧食節水豐產。
小麥淺埋滴灌水肥一體化技術由傳統密集條播改為寬幅勻播,以擴播幅、增行距、促勻播為核心,可提高出苗整齊度。與常規種植技術相比畝增產68公斤、節水40%、節肥16%,畝節本增效226元。
在春小麥種植現場,農技專家主動深入田間地頭,指導農戶進行播種,并協調做好農機生產物資儲備、農機具檢修等工作,真正做到了技術服務到田、配套服務到戶、技術要領到人,為春小麥生產提供技術支撐,為糧食生產注入新活力。
記者:陳凱年 馬艷 趙軍森
江川安化:“網紅路”助推農旅融合
鐵嶺昌圖縣精準招商促進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科技賦能種業振興行動 支撐提升大豆油料產能 ——第十九屆全國...
?強化民主監督 推動陽光履職——長安鎮融康社區召開2023年陽光...
地企攜手鬧春耕 “送油下鄉”暖民心
錨定公正和效率 推動高質量發展
數字賦能 科技興農 “田間地頭”奏響農業高質量發展“春之曲”
邢臺柏鄉:數字賦能,特色產業發展勁頭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