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24 19:49:46
春回大地,萬物復蘇。3月24日上午,湖北夏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湯江培一行在大別山及株林鎮一帶山上尋找野生蘄門團黃茶茶苗30多株。
湖北蘄春縣株林鎮位于太別山南麓,古蘄州西北部。據記載“蘄門團黃”茶發源于商未周初,興于唐宋,普及明清。中國茶文化揉合佛,儒,道諸派思想獨成一體。該縣株林鎮三角山夏典鋪是中國道教發源地之一。

株林鎮早在唐宋時期就是著名的茶鄉,以夏典鋪,黃泥塘,方沖,宋塘,黃泥坳等村為代表的“蘄門團黃”茶,與安徽省霍山縣的“黃芽”并稱“淮南三茗”。

中國五千年茶文化,而蘄春縣茶文化就有4700年的歷史,話從周武王伐紂滅商湯后說起,紂王叔叔箕子舉家陵川隱居,周武王訪賢太行山在陵川找到箕子,并請他輔理國事,箕子只將夏禹留下的《洪范九疇》告訴周武王,卻不肯再出山,因怕周武王再次來邀請,箕子乘周武王走后,舉家遷移他鄉。幾千年來,箕子去向一直是個迷,據傳說,箕子隨長江乘船去朝鮮建國了,1958年蘄春縣柏條鋪村“毛家咀遺址”發掘,大量商湯文物出土,據湯氏家譜記載,周武王伐紂時大批湯氏族人為了被免戰火傷害向南遷移有湖北、湖南、江西、安徽、福建、廣東等地區謀生居住,“毛家咀遺址發掘”可見當時“毛家咀”一帶在商未周初時期的農工生產相當發達,茶葉的種植生產不可缺少的,按歷史軌跡推行這里是蘄地最早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同時,也是茶葉種植最早的地區之一,出土的木構建筑群總面積在9萬平方米以上。屬宮廷建筑風格,出土文物屬皇家專用的產物,朝歌大臣只有箕子被免迫害,也就是說“毛家咀”出土商代文物只有箕子能從皇宮帶出來,這也證明蘄春人就有4700年種茶的歷史,幾千年來株林鎮是名貴茶葉生產地,這里是中國名茶的寶地和未來的希望。

10多年來,蘄門團黃茶已融入了湖北夏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湯江培骨髓的一份愛,讓他停不下腳步去尋找更好的茶,更好茶生長的地方,讓他摸索到一條獨特的尋茶之路,詩酒人生。
湯江培認識到“蘄門團黃”茶源于太別山周邊山脈,他找到了遠古茶樹的起源,他翻閱了許多歷史關于茶的著作,了解茶的文化,把茶文化當作自已生命的一部分來經營,來打造。

湯江培介紹,如果“蘄門團黃”茶的失傳,那就糟糕了,所以他們一定要把“蘄門團黃”茶恢復到遠看是森林,入內才看到茶時代,據有關歷史資料記載“團黃”茶是黃茶的始祖,時光流轉,云水千年。遠古茶山開發利用保護,改變生態環境,改變生存空間,應該從“開發蘄茶文化旅游,促進茶產業發展”去著想去推動,打造高質量高品味,將“蘄門團黃”打造蘄春縣茶的新品牌。
記者丨詹鈞名

中國是茶的故鄉,幾千年來積累了大量關于茶葉種植,生產的物質文化遺產,更積累了豐富的有關茶的精神文化,這就是中國特有的茶文化,屬于世界文化范疇。
記者丨詹鈞名
湖北省委臺辦攜手武漢大學專家教授到陳云村開展義診活動
尋找22位鄉村振興致富帶頭人
關于公布假冒中國電建集團河南工程有限公司名義開展合作信息線索...
武當山茶產業(品牌)聯盟在湖北十堰成立
湖北省黃石市人大常委會黨組副書記、副主任王新華接受紀律審查和...
【光明論壇】以調查研究尋事業發展源頭活水
湖北蘄春縣生態環境分局開展黨的二十大精神宣講活動
湖北蘄春縣許家山村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