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日報 2023-03-26 17:18:32
近日,江西省贛州市大余縣青龍鎮九龍村蔬菜大棚里,種糧大戶鄧華偉正嫻熟地操作水稻育秧播種機。經過擺盤、鋪土、播種、澆水、覆土等工序,一塊塊秧盤從流水線“吐”出,放滿秧盤的推車似一輛“小火車”,在軌道上來回穿梭,把秧盤送至育秧點。

“效率很高,每小時可以制800多盤,可供40畝農田栽插。”談起工廠化育秧,鄧華偉贊不絕口。據介紹,傳統育秧模式是在秧田放好水后,翻耕、施肥、整平,很大程度要靠天幫忙。而工廠化育出的秧苗適合大面積機插,底土厚薄一致、播種均勻、秧塊標準,秧苗整齊、存活率高;育秧硬盤可重復利用,無紡布可降解,生態環保。
“我經過多年研究,現在2天就能讓水稻種子破殼‘露白’。”鄧華偉滿臉自豪地說,新技術省去了暗室催芽的步驟,利用大棚蔬菜換茬的間隙育秧,有效避開“倒春寒”,延長了水稻生長周期,能提高品質和產量。
今年54歲的鄧華偉從事農業20多年,他坦言,學習新知識、掌握新技術、引用新設備讓他底氣十足。去年,鄧華偉流轉了1400畝土地,全程機械化種植雙季稻,畝產水稻450公斤,年產值約240萬元。
“省時省力又省錢,我回去馬上添置一臺?!睆内M州市南康區趕來學習的種植大戶曹春平接過話茬,“水稻種植最大的成本是勞動力,從育秧、插秧、收割、烘干等環節都用上機器,相較于傳統手工種植,每畝種植成本能降低200元以上?!?/p>

穩產增產,科技是關鍵。近年來,大余縣大力實施農業提質增效工程,通過“基地+合作社+種植大戶”經營方式,積極引導和鼓勵農戶、企業、基地在育種、種植管理、農產品深加工等方面加強農業科技運用,促進糧食增產、農民增收、農業增效。
薊州區立足生態優勢和資源優勢——發展文旅產業 促進村民致富
《油瓶子補真金》江西吉安
福州馬尾區多地搶抓農時 春耕春收兩頭忙
“隴東糧倉”備耕忙——平涼市春耕備耕一線見聞
地企攜手鬧春耕 “送油下鄉”暖民心
20%!高效設備保春耕
湖南花垣:“三類人才”聚力助農春耕
原標題:冷空氣“三顧”河南 農戶該如何應對(春耕春管上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