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慶云 2023-04-03 10:03:21
慶云縣融媒體中心3月20日訊
慶云縣地熱資源儲量豐富,探明的地熱資源分布在1000-1400米的館陶組,在回灌條件下,年可開采量達到23725萬立米,可開采潛力巨大。慶云縣自然資源局利用地熱資源儲量豐富的優勢,統籌謀劃,做好地熱礦區規劃布局,特別是在現代農業種植方面,拓展了地熱利用場景,實現了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相統一。

在水發航天現代農業產業園
超級智慧溫室內,
一排排綠油油的西紅柿秧苗
整齊的排列著,
紅彤彤的西紅柿掛滿枝頭。

植物能生長好的首要條件就是適宜的溫度和濕度,尤其是在北方地區,冬天溫度較低,要想做到一年四季都能種植,就要有充足的熱源來保證。水發現代產業園建有10萬平方米(占地150畝)的溫室大棚,為保證溫室的溫度,以前采用天然氣作為熱源,每年需消耗近140萬立方米。現在,水發現代產業園利用地熱給溫室供暖,建設開采地熱井3眼,回灌地熱井3眼,出水溫度49度,年開采地熱水55萬方,供暖費用由原來的400多萬元降到了100多萬元。

“地熱水溫度穩定,控制調節較方便,番茄超級智慧溫室溫度常年控制在26度,草莓溫室常年控制在25度。地熱通過同層回灌技術循環利用進行供暖,環保無污染,種出的西紅柿和?莓水分含量高,口感更好。水發現代農業產業園的番茄一年可生長10個月,年產量2520噸。草莓一年生長8月,年產量96噸。”水發現代產業園生產經理孔維濤介紹到。地熱的開發利用,解決了企業供暖成本投入過大問題,促進了企業發展。

公司運營成本降低了,公司凈利潤提高了,農民工工資預計每人每月可提高100-200元。“我家土地承包出去了,現在年齡大了,雖然不能外出打工,但在家門口就有活干,除土地承包費外,一個月能掙3000元,日子越過越紅火了。”正在大棚溫室內干活的村民畢紅英說。

作為全市目前唯一的地熱農業智慧大棚項目,水發航天現代農業產業園地熱項目以可持續發展為目標,充分考慮資源與生態環境的承載能力,將自然、生態、健康的理念始終貫穿于各個環節,使生態農業與生態旅游相結合,實現了示范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供稿:慶云縣自然資源局 賈洪云
甘肅天祝:“十個再發力”激發鄉村振興新動能
蘭州新區西岔園區調研觀摩天祝縣抓黨建促鄉村振興工作
【村規民約】平谷鎮北臺頭村“巧”用村規民約打造民風淳樸、鄉風...
句容市:提質強農護農 助力春管春耕
【“三抓三促”行動進行時】位奇鎮:農文旅融合 持續“扮靚”和...
【“三抓三促”行動進行時】大馬營鎮:精心建設美麗鄉村 著力描...
鄉村振興,這個村有方法!
加強節能標準更新升級和應用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