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慶云 2023-04-03 10:03:21
慶云縣融媒體中心3月28日訊
近日,農業農村部發布關于公布第十二批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鎮及2022年全國鄉村特色產業產值超十億元鎮和超億元村名單的通知,慶云縣徐園子鄉張培元村(大蔥)榜上有名,成為德州市唯一入選該名單的村莊。


這已經不是張培元村首次進入“產值超億元俱樂部”了。2021年、2022年,張培元村連續兩年被農業農村部推介為“全國鄉村特色產業億元村”。
據了解,超十億元鎮、超億元村是指全鎮、全村的特色產業總產值分別超過10億元、1億元。此次農業農村部共遴選推介了505個全國鄉村特色產業超十億元鎮超億元村,上榜的鎮村將作為鄉村產業振興的典范,為其它鎮村特色產業的發展提供借鑒和參考。

徐園子鄉張培元村風景優美,有著扎實的農業基礎和鮮明的人文特色。村里的大蔥以“蔥高、白長、脆嫩、味甜”而著稱,是徐園子鄉農業的重要地理標志和歷史文化名片。

▲蔥田一片郁郁蔥蔥
現在是3月,大蔥還不是長勢旺盛的時候。蔥苗在土地上僅冒出稚嫩的幾茬青綠,不識農作物的人經過,很容易把其當作地里剛生長的小草。

張培元村有100多年種植大蔥的歷史。此前,村民多以散種為主,不得不任由菜販子“殺價”,從事大蔥種植的農戶也越來越少,傳統產業面臨著發展難題。
2013年,張培元村注冊了“祥園大蔥”的商標,如今“祥園大蔥”已遠近聞名,大蔥更是遠銷東北、天津等周邊地區。
村內大蔥種植面積達到2800畝,每畝產量4000到6000公斤。2018年,張培元村憑借種植大蔥被評為“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
為了嚴把產品質量關口,徐園子鄉設有食品藥品監督管理所,通過定期抽樣,有效保證了品質,大蔥被山東省農業農村廳批準使用無公害農產品標志。

▲村民張海濱行走田間,察看大蔥長勢
很多張培元村村民走出了一條“大蔥”致富路。“種大蔥已經50多年了,這兩年蔥價比較穩定,平均每畝蔥產值在1萬元左右,比傳統的糧食種植高出近10倍。”張培元村村民張海濱說。
育棚建設、施肥整地、培土施肥、澆水除蟲……張培元村經常邀請種植專家為種植戶提供育苗、栽植、田間管理等系列服務;在品種控制、土法種植、品質保證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抓好大蔥品種優選繁育。同時,在村內成立大蔥交易市場,對接收購商,暢通銷售渠道。

▲來張培元村購買大蔥的貨車絡繹不絕
張培元大蔥不愁賣,有的還在地里長著,就被外地客商預定。每年的10月到12月,各地蔥販和蔥農匯聚一堂,張培元村便會熱鬧起來。銷售旺季,每天有40多輛外地收購大蔥的車輛在路上排成一排,日交易量達40余噸。不少客商凌晨就會趕來,有的甚至會在村里住上半個來月。

▲“蔥王”張玉福
2022年,在徐園子鄉第二屆蔥王爭霸賽中,來自張培元村的張玉福,以三顆大蔥凈重5斤3兩的成績奪得了“徐園子鄉蔥王”的稱號。“我種蔥30多年了,去年18畝地掙了27萬,今年算著應該也差不了。”張玉福高興地說。

為了實現抱團發展,張培元村成立“綠色田園”黨建共同體,推動資源共享、優勢互補、互利共贏。同時,進行土地適度規模流轉,鼓勵在村內成立大型種植家庭農場,培訓農民致富帶頭人。

▲近2米高的大蔥讓村民喜笑顏開
張培元村成立的大蔥種植專業合作社,吸引了入社成員50余戶。大蔥種植的可觀收益更是吸引了部分青年人從外地務工轉為回家種蔥。大蔥成為張培元村民增收的支柱產業。越來越多村民的參與,讓大蔥產業發展邁入了新階段。

▲刨蔥、打捆,村民在田間忙碌不停
發展大蔥特色種植不僅富了種植戶,也為村民提供了更多就業機會。張培元村形成了專業插苗隊、專業拋蔥隊、專業培土機隊。村民劉慶美每年都會利用農閑時間做“大蔥鐘點工”。“春天栽植,夏天管理,秋天收獲,一年下來,在家門口就能掙萬把塊錢呢。”劉慶美介紹道。
接下來,徐園子鄉將積極引導張培元大蔥特色種植向深加工、品牌化、專業化方向發展,建立較高規格、較為規范的大蔥集散農貿市場,由農戶直接對接市場,減少周轉環節。不斷延伸“特”“優”產業鏈條,從大蔥育苗、機械化種植示范、大蔥產品銷售及深加工、三產融合等全方位推進大蔥全產業鏈發展。

農業規模化、機械化、標準化發展,是鄉村產業振興的關鍵。大蔥產業已經逐步發展為帶動徐園子鄉農民增收致富的 “明星產業 ” ,有效解決了農戶就近就業和增收問題,趟出了一條蔥產業振興新路子,讓群眾“錢袋子”一天天鼓起來。
供稿:徐園子鄉張婷婷
全國農業社會化服務典型云展播正式上線!看這個產糧強縣因地制宜...
城市醫療集團為居民提供連續醫療衛生服務
郝鵬在鞍山葫蘆島調研時強調 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 推...
廣湛高鐵茂南區段內最后一處連續梁順利合龍!
變廢為寶!來看睢寧這個村是怎么做的~
“一號工程”催生首位產業,看池州這個縣怎么做!
教育部:高等職業院校招生規模連續4年超過普通本科
十年前習近平首次提出這個重要理念,深刻回答了“世界之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