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套微傳媒 2023-04-04 09:52:40



今日熱點
近日,細心的市民發現,臨河城區很多地方都新增了一個紅色的“大家伙”,記者從相關部門了解到,這些“大家伙”是臨河區投資500多萬元新建的消防水鶴。目前50座主體工程已全部完工。



海貝爾小區東門附近的新建消防水鶴已經投入使用。巴彥淖爾市消防救援支隊臨河大隊利民街消防救援站的兩名消防員正在給一輛消防水車加水,消防員用閥門鉗打開消防水鶴開關,一股強勁的水流直沖消防水車儲水箱,不過短短的幾分鐘,就加滿了水。
消防員苗宇澤一邊關閉消防水鶴閥門,一邊告訴記者,這批新建的消防水鶴高約4米,橫向輸水管能左右旋轉,快速不間斷供水。“大大縮減了消防車加水的時間,同時也提高了我們的出警效率。”


記者:郭臨源 屈宇浩

海報/張景瑞
本地新聞
一周要聞回顧
3月27日,市委書記賀偉華主持召開五屆市委常委會第66次會議,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共產黨與世界政黨高層對話會上發表的主旨講話、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在全黨大興調查研究的工作方案》精神和自治區黨委書記孫紹騁調研指示精神,安排部署貫徹落實工作。
3月28日,市委書記賀偉華深入磴口縣,調研督導農業節水增效攻堅戰推進情況和重大項目建設。
今年,我市牢固樹立“項目為王”理念,圍繞國家和自治區投資導向,高起點謀劃項目,全市計劃開復工重大項目194項,完成投資396億元。
1—2月,我市工業投資同比增長96.7%,高于全部投資增速53.2個百分點,拉動全部投資增速39.2個百分點。工業投資占全部投資的比重達55.6%,同比提高15.1個百分點。
今年,我市將加快設施農牧業建設,重點在臨河區、杭錦后旗、五原縣、磴口縣等旗縣擴大設施農業面積,推進現有設施農業園區提檔升級,完成新改擴建100個設施農牧業園區建設任務,力爭新增設施農業面積2萬畝左右。
根據自治區相關規定,4月1日起,巴彥淖爾市將包括胎盤生長因子檢測在內的21個產檢醫療服務項目納入醫保支付范圍。巴彥淖爾這21個產檢醫療服務項目納入醫保!
3月27日,包銀高鐵磴口黃河特大橋首孔簡支梁成功澆筑,這也是目前國內最大的移動模架簡支梁。磴口黃河特大橋全長5145.91米,河域施工長度2300米。
臨河區整合多元化場所資源,打造建設了一批具有臨河特色的“暖新驛站”。目前,臨河城區內106個“暖新驛站”已全部投入使用。
內蒙古新聞
為落實好自治區黨委常委會部署要求,4月1日,自治區黨委副書記、自治區主席王莉霞主持召開全區安全隱患大排查大整治發現問題整改視頻調度會,通報突出問題,深入分析原因,明確整改責任。
內蒙古啟動重大氣象災害(暴雪)Ⅲ級應急響應。今起至4日,受冷空氣影響,內蒙古大部地區有降水,河套以東和中部部分地區將有大雨轉雨夾雪或大暴雪,鄂爾多斯市東北部、包頭市中南部、呼和浩特市北部、烏蘭察布市中部偏西地區累計降水量可達50毫米以上,或突破歷史同期極值。
自4月1日起,內蒙古將按照通知要求,調整新冠患者醫療費用保障政策,新冠病毒感染按常規疾病醫保報銷。
目前,內蒙古已建和在建的新能源集裝箱陸港達11個,服務周邊電廠及用煤企業。130多個大型電廠、煤場、礦區等場區為新能源重型集裝箱貨車開通“綠色通道”,大型工礦企業、礦區機械作業設備新能源化程度越來越高。
從4月1日起,內蒙古實施為期兩個月的春季森林草原防滅火戒嚴管制,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和森林草原資源安全。
截至目前,內蒙古人體器官捐獻志愿登記累計達83250人,實現遺體、人體器官捐獻388例。
4月1日,“內蒙古印象”攝影展在中國美術館盛大開幕,在為期11天的展覽中,這些佳作將帶領觀眾開啟一段認識內蒙古、感受內蒙古、愛上內蒙古的光影之旅。

國內新聞
3月份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連續第3個月位于擴張區間。

?自然資源部、國家林草局、國家能源局等三部門日前聯合印發通知,明確鼓勵各地利用未利用地和存量建設用地發展光伏發電產業。在嚴格保護生態前提下,鼓勵在沙漠、戈壁、荒漠等區域選址建設大型光伏基地。
我國在800多個縣市區試點建設“緊密型縣域醫共體”,推動優質醫療資源下沉,方便基層群眾就醫。
4月1日起,《中華人民共和國黃河保護法》正式施行。黃河保護法是中國第二部流域法律,于2022年10月30日經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表決通過。此前,中國第一部流域法律——長江保護法已于2021年3月1日起施行。
2月份,全國共銷售彩票418.10億元,同比增加193.29億元,增長86.0%。
自4月5日(出票日期)起,將下調國內航班燃油附加費征收標準,這是今年第二次下調燃油附加費。
中國殘聯、文化和旅游部、國家新聞出版署印發通知,4月至11月間在全國范圍內組織開展殘疾人文化周活動。繼續開展“書香中國·閱讀有我”活動,開發推廣盲文出版物、有聲讀物等閱讀資源,推動數字閱讀,推動將殘疾人文化活動融入基層公共文化機構日常活動。
2022年,國家文物局直接督辦文物違法案件124起,“12359”文物違法舉報平臺受理文物違法舉報問題線索106件,一批群眾舉報的文物違法案件得到依法查處。
截至2023年3月30日17時,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自2014年12月全面通水以來,已累計向受水區調水550億立方米,相機實施生態補水約90億立方米,直接受益人口超8500萬,成為沿線20余座大中城市名副其實的供水“生命線”。
神舟十五號航天員乘組于3月30日進行了第三次出艙活動。在地面工作人員和艙內航天員鄧清明的密切配合下,兩名出艙航天員費俊龍、張陸圓滿完成全部既定工作,安全返回問天實驗艙。

歷經近十年修繕,蘭州五泉山古建筑群已完成太昊宮、臥佛寺、清虛府、千佛閣等9處文物建筑的本體保護修繕并通過驗收,向公眾恢復開放。

陜西延安的宜川縣,有支“懸崖造林隊”,自2004年成立后,連續19年來,造林隊植樹攔泥沙,造林保水土,在當地種下近4萬畝、至少280萬棵樹。
最近陜西漢中的油菜花海正當時。一朵朵的“漫畫云”下,西成高鐵在金色花海中來回穿梭,成片的金色波浪在風中搖曳,仿佛置身于奇妙的漫畫世界中。
消息發布
記者從內蒙古自治區林草局獲悉,從4月1日起,內蒙古實施為期兩個月的春季森林草原防滅火戒嚴管制,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和森林草原資源安全。

內蒙古巴彥淖爾市森林消防中隊開展森林草原滅火演練。(受訪者供圖)
按照規定,內蒙古各地森林草原防滅火戒嚴管制區域由旗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劃定,嚴禁在該區域進行野外吸煙、野炊、燒紙、燒香、生火取暖、焚燒垃圾及其他非生產用火。嚴格管制進入戒嚴管制區域的人員車輛,嚴禁攜帶火種或易燃易爆物品,必要時采取加裝“防火帽”防范機車跑火、封閉拉煤車廂防止煤渣掉落自燃等安全防范措施。戒嚴管制區域內野外生產用火嚴格執行審批制度,須經當地旗縣級人民政府審查批準。
內蒙古各級防滅火部門和責任單位嚴格執行24小時值班、火情零報告等制度。
來源:新華社客戶端(李云平)
播音:楊虹 剪輯:王婷
編輯:王婷??????????????
審核:陳煥坤??
監制:陳東升
終審:張海濱
來源:巴彥淖爾政府網、巴彥淖爾新聞聯播、內蒙古日報、央視新聞、人民日報


守護綠水青山!關于春季森林草原防火,這些知識要牢記
應急科普 這些森林防火知識要掌握
文物修復在行動:護文物之美,行天下之技
趙樂際分別會見新加坡總理、西班牙首相、馬來西亞總理
黃瓜出現畸形瓜,是這些原因導致
錯過這些野菜,春天的味道少一半~
第八卷地方法治藍皮書發布 各地法治成效顯著
檢察機關依法分別對韓清、程利云、孫永勝、朱用文提起公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