湟源融媒 2023-04-07 09:21:02
“你們看,村里搬來了一家‘皮繡坊’,我們快去問問張書記,這個皮繡坊是干什么的?”“我們能不能在這里面找一份工作,或者把家里的刺繡賣到這里?”3月23日,一個春日的午后,在西寧市湟源縣波航鄉南岔村的廣場上,不少村民聚在一起,討論著村里的新“住戶”——馮海萍在南岔村開的一間皮繡工作室。
說起馮海萍,南岔村黨支部書記張海福并不感到陌生?!八墒俏覀兛h里遠近聞名的致富帶頭人嘞。”從張海福的眼里,散發著一種驕傲。這種驕傲,既出于能請來“名人”致富鄉村的滿足,更多的則是對鄉里走出一位“能人”的自豪。

湟源,這處農耕文化與游牧文化交織的咽喉之地,誕生了許多融合了多民族特色的藝術瑰寶,皮繡就是其中之一。這種濃縮了多元文化和精湛技藝的藝術精品,深深地吸引著馮海萍。
為了能夠更好挖掘這座藝術“富礦”,2006年,馮海萍便投身到發展皮繡的事業當中,成為湟源縣上第一批皮繡研發人員,并通過不斷的學習、鉆研,從一位普通的繡娘逐漸成長為西寧市非遺傳承人、青海省民間二級工藝師。
藝術源于人民,更需服務人民。為了讓這一藝術瑰寶發揮更大作用,馮海萍以波航鄉納隆村的黨員致富帶頭人的身份,創辦了青海羌韻繡藝手工藝品開發有限公司,積極吸納從事皮繡及民間手工藝品的繡娘,并無償為農村婦女及剩余勞動力提供技能培訓,讓他們學手藝,在家門口就業致富。
如今,為了帶動波航鄉附近的村民,馮海萍打算在南岔村開一間工作室。“工作室有展廳、工坊,還有培訓教室。”南岔村黨支部書記張海福高興地說道。“等皮繡坊開了,村里人就可以來這里培訓學習。學得手藝,就可以在家門口上班,既有收入,也不耽誤照顧家里的老人和孩子。”
目前,青海羌韻繡藝手工藝品開發有限公司建成3個工坊、銷售店3處,產品從最初的繡片,逐漸涉及香囊、文創、旅游產品等上百種,多次獲得省內外獎項。公司以“黨組織+基地+農戶+品牌+景區”的運營模式,通過線上和線下渠道,產品已銷往國內外。
搶抓鄉村振興機遇,人才是關鍵。波航鄉通過建立聯盟優秀人才信息臺賬、技能提升需求臺賬,結合市場需求,充分發揮優秀人才資源優勢,搭建互幫互學平臺,為聯盟區域內黨員群眾增收開辟“新路子”。馮海萍也成為其中的一員。在不久的將來,她計劃圍繞皮繡產品開發、構圖、色彩搭配、針法、操作等對鄉親們進行面對面培訓,提高繡娘們的綜合能力。采取“黨組織+村集體+農戶”的方式,計件回收村民們代加工的產品,統一包裝銷售,提高村民收入。
“這次回來帶來的是比以往更加成熟的技術,未來我們要加大創新力度,以此為起點,設計更多時尚的皮繡產品,幫助更多鄉親就業,帶動增收,鄉親們通過手中的技藝肯定能‘繡’出更美好的生活。”馮海萍說。
“黨的二十大報告里說:‘中國式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有了技術,致富就有了‘門路’,為了讓大家有更多的增收渠道,‘皮繡坊’開在了我們村口,我們要尊重勞動、尊重人才,也要不怕辛苦多學技術,把我們當地精美的手工藝品輸送出去?!睆埡8Uf。
來源:青海日報
鄉村振興正當時‖發揮紅色資源優勢 黨建賦能鄉村振興
【鄉村振興】樂陵:堅持黨建引領合作社 激活鄉村振興新效能
【 “三抓三促”進行時】敦煌市:黨建引領 匯聚勇毅奮進“供銷力...
傳承紅色基因,緬懷革命先烈——城陽區職教中心學校開展“清明祭...
閃電河鄉“四步走” 夯實基層黨建基礎
微觀鄉村振興閃電河鄉黨建引領精心擘畫繪就靚麗鄉村
寧津縣張大莊鎮:黨建引領賦動能 產業振興促發展
慶云小伙子承父業種植銷售中藥材,拓寬農民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