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河發布 2023-04-17 15:40:52
小攤鋪從路口挪到里街,新管道從小區鋪到街道,體育場提質翻新,降塵車往返穿梭,充電樁越來越多,垃圾堆越來越少……熟悉了市井氣的劍河市民發現,最近縣城不一樣!

環境清潔有深度
馬郎橋,一座處于城鄉結合處,不過數十米長、不起眼的小橋,過去,車來車往塵土飛揚。清晨,環衛工龍金枝和同事們的身影出現在馬郎橋上,在“三輪高壓沖洗車”的洗刷下,不一會兒工夫,橋上護欄褪去了沉積的灰塵,護欄上的浮雕栩栩如生,仿佛翻新了一般。

每天,龍金枝她們戴著小黃帽,穿著印有“少一點垃圾,多一些凈土”字樣的紅背心,穿梭在大街小巷。

“我們早上7點鐘出門打掃衛生,綠化帶、背街面、旮旯角我們要重點清理,等上班的人起來的時候,街上已經打掃好了。他們看到的,都是干干凈凈的。我們也感到很自豪!”龍金枝說。

衛生清潔要做到既要面子又要里子,就不能只注目“顯眼的地方”,忽略“隱秘的角落”,更不能只是一陣風。而要做到常態化的深度清潔,離不開新設備的支撐。

除了高壓沖洗車,現在縣城里隨處可見高空降塵車、大型洗掃車、大型灑水車、快速清潔車的身影。負責劍河縣城衛生清潔的順意環境有限公司車隊長鄔能斌說:“我公司每天投入不低于15臺各類清潔車在整個城區開展清潔作業,每天我們的工作不低于8小時,長期保持精細化作業。”
“城市家具”更新有進度
人們常說“城市是我家,清潔靠大家”。既然是家,城市也需要“家具”,為市民精致生活提供便利。

在縣城多個小區,市民都可以看見巨型飲水機--“開放型直飲水裝置”,只需掃碼、放入容器、取水三步,市民便可用遠低于瓶裝水的價格喝到飲用水。
居住條件的改善,是老百姓最樸實的期盼。除了新增直飲水裝置,自去年縣城老舊小區改造以來,各小區大幅新增了公共長椅、涼亭、院壩、充電樁、綠化帶等城市家具,讓群眾的休閑時光更加多彩。



“我們退休了,就喜歡爬爬秀山小區的后山,現在小區里有很多可以休息的長椅來坐一下,歇會兒氣再上去。我們樓下路面原來是坑坑洼洼的,有時候腳一踩破碎的地磚還飆水,現在也修好了。”市民李澤民說,“還有,你看小區綠化帶搞得多漂亮,我還想請市政部門再在小區里多種點花,那就更安逸了!”

文明執法有溫度
以往,說起杏花小區,很多市民的第一感受就是“亂”,住戶多、行人多、占道擺攤設點的更多。但現在,這些占道經營的小攤販卻不見了蹤影。原來,劍河縣綜合行政執法部門專門為攤販們開設了“臨時交易示范街”,讓大家在固定的區域文明擺攤設點,改處罰為引導,文明執法受到小商戶點贊。


城市管理工作人員幫助群眾抬扁擔
姜柳仙在杏花小區內賣水果已經有好幾年,最近,縣綜合行政執法部門專門給她預留了一塊擺攤區,非但沒影響做生意,反而給她減少了許多煩惱。

“以前在街邊賣水果,每天幾百斤搬來搬去很麻煩,場地不固定,就別說有回頭客。后來,城管人員不厭其煩好言勸我擺進里面來,我也被說動了。你看現在大家都規規矩矩擺在一起,我看最好了,得這個攤位也沒得那么累了。一天賣個300來塊錢,我很滿意。”姜柳仙說。

整治后,杏花小區沿街的攤鋪已規范移到里街
作為劍河縣“四大行動”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城鎮精致管理勢在必行。要想讓市民過上精致生活,就要辯證認識管理有“度”的方法論,讓群眾感受到政府部門的執行能力和溫度。

劍河縣綜合行政執法局局長李代虎說:“做好城鎮精致管理,既需要‘雷厲風行’,也需要‘繡花功夫’,用勸導代替處罰,用規范代替取締。我們重點圍繞車輛整治、市容秩序整治、環境衛生整治等工作作為常態管理,分別在縣城各小區安排了巡查工作組,實現了對城區不留盲區的動態監管,為市民的精致生活保駕護航。”
記 者:晏學源 章 雨
通訊員:彭澤良
李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 研究優化調整穩就業政策措施 審議通...
聚焦“和美鄉村” 共唱“平安樂章”
科技助力春耕春管 重慶農業科技工作者在行動
以前靠經驗種植,現在靠數字化實現“云”上管理 壽光:八成蔬...
推行小麥全程科學管理 河北舉辦小麥肥水管理“田間日”活動
川渝將共建四大機制 推進農業生態環境與資源保護
【“習語”涵養初心】天祝縣應急管理局機關黨支部黨員 祁永冬
【“三抓三促”行動進行時】天祝縣委政法委召開學習貫徹全國“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