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21 20:12:44
今年以來,涼州區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加快生態大區建設,圍繞“雙碳”目標,緊抓“綠色機遇”,將“三抓三促”行動落實到國土綠化工作中,持之以恒開展南部山區國家儲備林建設、中部綠洲區綠化美化、北部沙區防沙治沙、草原生態修復治理等重點工作,切實筑牢國家西北生態安全屏障。全年計劃完成人工造林17.67萬畝,其中:南部山區綠化1.01萬畝(國家儲備林),綠洲區綠化0.19萬畝,治沙造林16.47萬畝;完成義務植樹230萬株;完成草原生態修復治理3萬畝。
加快儲備林建設,向“南部山區要綠”。創新拓寬融資思路,爭取地方政府專項債券資金用于造林綠化,大力實施國家儲備林建設。2022年在謝河鎮廟山村、葉家村荒山及G312、S308沿線等區域,營造以山杏、樟子松、云杉、沙棘等為主的國家儲備林1.11萬畝,栽植各類樹木116.13萬株,配套建設道路、供電、供水工程和小管出流節水灌溉系統,完成投資1.63億元。2023年計劃在謝河、康寧、豐樂等鎮建設國家儲備林1萬畝,其中:人工造林8971畝(謝河鎮4504畝、康寧鎮3002畝、豐樂鎮1465畝),改培撫育1144畝(豐樂鎮),完成投資1.41億元。截至目前,已完成道路、供電、供水等配套設施主體工程,完成人工造林7100畝、改培撫育1144畝。項目實施后,及時成立涼州區天梯山林場,實行造管齊抓,加強造林撫育管護,切實提高苗木成活率,增加祁連山區植被覆蓋度,優化沿山區農業產業結構,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帶動區域經濟發展。

科學規劃布局,向“北部沙區要地”。統籌紅水河沿岸、榮生路、金榮路沿線等風沙治理,以鄧馬營湖移民安置區周邊、長城鎮長富村周邊等區域為重點,結合全區沙區治理現狀,對沙漠治理進行詳細規劃,制定涼州區北部沙區治理規劃圖,實施九墩灘光伏治沙示范園區建設,謀劃爭取東北部沙區治理及沙產業建設專項債項目,進一步夯實全區防沙治沙規劃。持之以恒開展防沙治沙,通過積極爭取政府專項債券、螞蟻森林、防沙治沙等項目資金,結合義務壓沙行動,全力推進治沙造林工作。截至目前,已完成治沙造林16.5萬畝,完成義務壓沙6604畝;累計治理沙化土地面積達到171.54萬畝,紅水河以西二十里大沙基本完成治理,紅水河以西八十里大沙重點流沙地段得到有效控制。

開展“一村萬樹”行動,筑牢綠洲區生態屏障。深入開展“一村萬樹”行動,充分利用農村前庭后院、房前屋后、邊角地、荒山地等區域,因地制宜,選擇蘋果、梨、桃、杏等樹種,按照一個村栽植一種適合本地的經濟樹、彩色樹的標準,實現村均種植規模1萬棵(戶均種植10棵)以上,努力構建以城鎮綠化為中心、通道綠化為主線,以農田防護林網綠化、村鎮綠化為重點的綠洲生態系統。2023年,堅持以森林小游園建設、房前屋后插綠、田間地頭造林增綠為重點,打造“一村萬樹”示范村30個,完成鎮區綠化提升4個,通道綠化及提升改造50公里,創建省級森林小鎮2個。截至目前,春季造林苗木采購、綠化帶整理已全面完成,完成鄉村綠化910多畝、通道綠化及提升改造35公里。

加快草原修復治理,提升草原質量。認真組織實施草原生態保護與修復、草原植被恢復等草原生態保護項目,加快草原治理進程。全面落實草原生態保護獎勵補助政策,鼓勵農戶發展舍飼圈養,建設優良飼草料基地。健全完善草原保護制度,加強區、鎮、村三級草原管理體系建設,天然草原全部承包到戶,全面落實禁牧封育。2022年草原植被綜合蓋度達39.97%,全區草原植被持續好轉。2023年爭取草原生態修復治理項目資金300萬元,計劃在祁連山國家公園涼州段完成草原生態修復治理3萬畝,截至目前已完成生態修復治理2.1萬畝。
持之以恒,久久為功,涼州區將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加快建設生態大區,踔厲奮發建設綠色低碳、生態文明的新涼州。
(記者:俞逸 通訊員:邵文山)
山西省以“六個必須”推進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
全國農田建設暨第三次全國土壤普查工作現場會在蕪召開
天津津南區打好“三張好牌”推進鄉村振興
遼寧省開展互花米草防治專項行動
吉林省啟動實施2023年“蟲口奪糧”保豐收行動
農技推廣“四百行動”服務鄉村振興
全國農田建設暨第三次全國土壤普查工作現場會在安徽蕪湖召開
平陸縣公安局召開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專項行動動員部署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