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26 09:37:40
4月26日,記者從安徽太湖縣北中鎮了解到,該鎮黨委、政府始終把群眾放在心上,扎扎實實、用心用情做實做好群眾工作,回應群眾關切。

太湖縣北中鎮地處皖鄂兩省四縣交界,村民居住分散,如何讓群眾在家門口就能方便地反映問題,把信訪接待制度優勢更好地轉化為基層治理效能?北中鎮遵循“就近就地、便于活動”和“鄉鎮建中心、村組建站點”的原則,把黨建信訪工作打造成摁下群眾說事的“快進鍵”。如今,全鎮18個行政村均按“六有”標準建立了信訪接待中心(站),成為了群眾最受歡迎的“說事驛站”。在這里不僅方便群眾找到接待信訪的鎮、村干部,也能夠讓群眾所反映的問題做到“件件有答復、事事有回音”。
頂層設計,統一標配建好陣地。“為進一步加強人大代表與選民之間的聯系,方便民眾反映社情民意, 4月16日(周日)開展人大代表接待選民活動,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在北中鎮馬嘶村人大代表聯絡站的公開欄內,一則“人大代表接待選民的公告”很是醒目。
走進該村代表聯絡站,只見墻上布滿了“干貨”:《人大代表聯絡站代表分布及聯系選區示意圖》《人大代表聯絡站工作流程圖》《代表接待選民日常安排表》《人大代表人員名單》……而最顯眼的,則是在墻上一字排開的日常用法律二維碼,只要用手機掃任何一部法律的二維碼,該部法律的全文便會躍現“屏”上,既方便了代表答疑解惑,也方便來訪選民找到反映問題的法律依據。除此以外,在代表聯絡站門口還懸掛著“信訪意見征集箱”,隨時征集民意,實現全天候“接待”。
該鎮馬嘶人大代表聯絡站與村級綜治維穩信訪中心相結合,合署辦公,其中有12名代表入駐,涵蓋了縣、鎮兩級人大代表,既節約了成本,又提高了辦事效率,信訪接待不再是單打獨斗。去年北中鎮開展“代表素質能力雙提升年”活動,以此為契機,各級人大代表履職納入到信訪接待中心來,把服務群眾的觸角延伸到群眾的家門口。
走訪多個站點后發現,北中鎮信訪接待中心(站)建設與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一村一警、法律顧問、村兩委成員、聯防長、五老人員等有機結合,相互統一,充分發揮各自特長與優勢。“標配”與“個性”相映成趣,“規定動作”與“自選動作”互為加分,北中鎮信訪接待中心(站)建設精彩紛呈,令人耳目一新。
規范操作,依法履職抓好服務。信訪接待中心(站)在接待群眾過程中,收集到的問題能否及時有效解決,關乎信訪接待中心(站)在民心中的分量。“北中鎮水利站:鎮信訪接待中心(站)收到3村村村民陳德銀反映農村人畜飲水安全工作的問題,現轉至你處,望認真辦理,并限期答復。”這是北中鎮信訪接待中心(站)辦理的信訪分流登記單。
為了把信訪人反映給信訪接待中心(站)的問題解決好,北中鎮信訪接待工作中心制定了來信來訪登記簿、處理意見登記簿、分流單和辦理卡回執等,明確了承辦單位回復辦理結果的期限,保障了信訪事項的落實,回應了群眾的關切。
“我們不僅‘坐堂接診’,還堅持‘電話問診’‘外出巡診’‘認領式’協調問題,‘精準式’監督解決問題,‘最后一米’服務好群眾。”太湖縣北中鎮信訪接待中心副主任陳興明談起自己在走訪中解決的一件小事,深有體會地說。去年10月,他在走訪中與村民群眾聊天,了解到望天學校門口大約500米的道路一直沒有安裝路燈,群眾夜晚接孩子下學,很不安全。在馬嘶代表聯絡站召開月例會時,陳興明與幾位代表聯合向鎮人大提交《關于新建望天學校出口路燈的建議》。建議得到鎮人大、鎮政府高度重視,一個星期后,望天學校出口路燈亮了。一件小事,折射的是群眾的大事。如今,信訪接待中心(站)成為群眾的“接待室”,為民的“加油站”,民意的“直通車”,監督的“議事廳”。
盯緊民生,打通為民“最后一米”。信訪接待中心(站)建設被視為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后一米”。為了走好走實這“最后一米”,北中鎮把信訪接待中心(站)建到村里,建到社區,建到企業,各級黨員干部、村民代表、五老人員緊盯民生“關鍵小事”,積極開展調研,提出意見建議,助力破解百姓田間地頭、屋里屋外的“煩心事”,真正釋放了信訪接待制度的活力。
北中鎮信訪接待中心(站)創新制度安排,實施了“三項”舉措。即“線上線下”服務模式、“門診出診”接待方式和“內功外功”相互運用。線上,通過微信、短信、電子信件等新媒體手段,接受群眾反映問題;線下,每月10日定為群眾接待日,由鎮、村班子成員輪流駐中心(站)接待群眾;“門診”,接待中心(站)服務窗口,工作人員每日開門接待信訪群眾;“出診”,蹲村干部上帶案下訪、上門回訪、深入走訪、一線調研等;“內功”,開展信訪“主題日”日常活動;“外功”,與主題黨日活動形成互動。
至4月中旬,北中鎮接待來信來訪群眾約160人次,主要收集到人居環境治理、道路交通建設、人畜飲水安全、水后災害重建、扶危濟困幫助等民生熱點等問題26個,均得到了妥善處理,充分發揮鎮村信訪接待中心(室)的作用,促進了社會和諧穩定。”北中鎮信訪接待中心主任汪學平說。

信訪接待中心(站)讓群眾搭上了“民情直通車”,同時,也是接受群眾說事的服務窗口。信訪接待中心(站)除了對工作制度、年度計劃、接待日信息等進行公開以外,每位中心(站)工作人員都有專屬的履職檔案,鎮班子成員每周至少進中心(站)開展一次接訪活動,每人每年聯系10名以上的老信訪戶、老黨員、老干部、老代表及老弱病殘等人,開展向人民群眾述職,接受人民群眾評議。
民有所呼,我有所應。安徽太湖縣北中鎮將信訪接待中心(站)建成為群眾的“說事驛站”,群眾生活有煩惱,就在家門口找信訪,解決問題,架起了黨和政府與人民群眾的“連心橋”,?深受群眾稱贊。
記者丨詹鈞名 ?通訊員丨吳承鉞
農業農村部再次部署安排小麥赤霉病條銹病防控工作 緊緊抓住當前...
2023年二十四節氣保護傳承工作年會暨海峽兩岸 節氣文化傳承發展...
農業農村部再次部署安排小麥赤霉病條銹病防控工作 緊緊抓住當前...
招商期貨總經理嚴福德赴印江自治縣蔣家壩村調研鄉村振興工作
【提能力、轉作風、抓落實——工作落實年】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龔維芳現場調研生態環境問題整改工作
龔維芳專題調研農房改善工作
開展生態資源收儲運營、生態修復“兩山”轉化系列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