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南發布 2023-04-26 10:05:42
最新大片!震撼發布!
5分鐘,帶您愛上龍南!
我們向全世界發出邀請
圍屋之都·山水龍城
世界客屬第32屆懇親大會舉辦地
龍南,歡迎您!
龍南市地處中國江西最南端,是江西、贛州的南大門,是對接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的橋頭堡和生態康養旅游后花園,也是世界客屬第32屆懇親大會舉辦地。這里旅游資源豐富、類型多樣,圍屋鄉村、自然山林交相輝映,溫泉康養、人文古跡各美其美,客家文化、陽明文化影響深遠,是名副其實的“世界圍屋之都”。
一、
探·千年圍屋
龍南現存376座客家圍屋,占贛南圍屋的70%以上,是世界圍屋之都。關西新圍、燕翼圍等是其中的杰出代表,被譽為“東方的古羅馬城堡”。以龍南客家圍屋為主體的贛南圍屋已被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
關西圍

關西圍位于龍南市關西鎮新圍村,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景區包含關西新圍、西昌圍、鵬皋圍、田心圍、圳下圍、大書房等圍屋。關西新圍始建于清嘉慶三年(1798年),竣工于道光七年(1827年)。該圍規模宏大,是迄今國內外發現保存最為完好、結構功能最為齊全的圍屋。
燕翼圍

▲王建春 攝
燕翼圍位于龍南市楊村鎮,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始建于清朝順治七年(公元1650年),高14.3米,墻體厚1.45米,是贛南客家圍屋中建筑最高、墻體最厚、防御功能最強的圍屋。
烏石圍

▲廖彩新 攝
烏石圍又名盤石圍,位于龍南市楊村鎮,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建成于明代萬歷三十八年(公元1610年),距今400余年。圍屋前方后圓,占地面積4500余平方米,是客家民居早期建筑的代表。
栗園圍

▲廖彩墀 攝
栗園圍又叫八卦圍,位于龍南市里仁鎮新園村,是江西省AAAA級鄉村旅游點。始建于明代弘治辛酉年(公元1501年),距今510多年歷史,是龍南市現存圍屋中歷史最悠久、占地面積最大(45330余平方米)的圍屋。
漁仔潭圍

漁仔潭圍,位于龍南市里仁鎮新里村,是國家AAA級旅游景區,江西省AAAA級鄉村旅游點。始建于清朝嘉慶年間,距今200多年歷史,占地面積2475平方米,高三層,集深厚的客家民俗文化和酒文化于一體,保存了客家釀酒的傳統工藝。
煙園圍

煙園圍位于龍南市龍南鎮紅巖村,建于清代道光年間。20世紀三十年代初,中國工農紅軍曾進駐圍內,當地人也把煙園圍稱之為“紅軍圍”。目前煙園圍建設了紅軍標語陳列、紅色驛站、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等,已被打造為集紅色教育培訓和服務群眾于一體的多功能紅色教育基地。
龍光圍

▲雷涔 攝
龍光圍位于龍南市桃江鄉清源村,始建于清朝嘉慶年間,距今200多年歷史,是贛南唯一一座全部用花巖崗石壘筑而成的圍屋。圍屋外墻高10米,每邊長48.2米,占地面積2323平方米,給人以“固若金湯”的震撼感。
二、
訪·世客名城
2023年11月,全球最具影響力的華人盛會——世界客屬第32屆懇親大會將在龍南舉行,這是1971年世客會創辦以來首次在內陸縣一級城市舉辦。
世界客家文化城

▲世客城規劃效果圖
世界客家文化城位于龍南市主城區,總用地面積約475畝,以“第32屆世客會主會場、AAAA景區、網紅打卡點、市民休閑中心”為定位,集客家文化、非遺展示、旅游觀光、休閑娛樂、商貿、夜間經濟等功能于一體,是龍南的城市新名片、新客廳。
世界客屬懇親館

▲世界客家懇親館效果圖
世界客屬懇親館位于龍南市關西圍景區內,布展面積約為2000平方米,集中展示了第1屆至第32屆世界客屬懇親大會歷程,對傳播與傳承客家文化、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更好走向世界,不斷增強中華民族凝聚力和中華文化影響力具有重要作用。

▲世界客家懇親館效果圖
整個展館分為世客廳、世客情、世客旗等主要篇章。世客廳以“五洲客家音,四海桑梓情”為主題,介紹歷屆世客會歷程和各國客家風情,陳列各國客家會館和社團會徽及題詞贈品。世客情主要展示歷屆世客會的舉辦情況及所在國家和地區、城市的客家人和客家文化特點、歷史貢獻。世客旗為展示區,展示了歷屆世客會會旗。
世界客家非遺館

▲世界客家非遺館規劃效果圖
世界客家非遺館位于龍南市世界客家文化城一樓,是國內一流、行業領先,具有客家文化特色的世界客家非物質文化遺產館。

▲世界客家非遺館規劃效果圖
該場館將傳統文化與現代科技相結合,集客家文化展示傳承、研學教育、旅游休閑娛樂等功能于一體,包括序廳、“非”常客家、“非”常傳奇、“非”同凡響、“非”常味道、“非”看不可、“非”常創意、“非”你莫屬、“非”越世客等8個主題展廳以及臨時展廳等。
世界客家第一村

▲“世界客家第一村”規劃效果圖
世界客家第一村位于龍南市武當鎮崗上村,該村集中連片坐落著24座客家圍屋群。

▲“世界客家第一村”規劃效果圖
世界客家第一村以原生態客家圍屋群為主線、客家文化為內涵,在還原客家圍屋原貌的基礎上,對圍屋群進行修繕改造,集文化展示、交流、休閑、體驗、養生度假于一體。
歷史文化街區

▲下豆行歷史街區規劃效果圖
龍南市歷史文化街區位于龍南市主城區,主要包括下豆行歷史街區和下西門歷史街區2個街區,在2022年入選了省級歷史文化街區名單。街區歷史文化悠久,民俗文化真實延續,重點建筑保存比較完整。

▲下西門歷史街區規劃效果圖
目前龍南市歷史文化街區正在實施修復和改造提升工程,深挖城市內涵,彰顯城市個性,使參觀游覽者在觀賞城墻外貌的同時,體會龍南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淀,打造出龍南現代城市的一道靚麗風景。
三、
尋·陽明古跡
龍南是明代心學大師王陽明過化之地歷史遺存和精神遺存最豐富的縣域。陽明先生在這里平定“三浰”之亂,“立德立功立言”,留下了“八個一”,提寫《回軍龍南五首》《平浰頭碑》等摩崖石刻,撰聯南武當、營建太平橋、講學玉石仙巖等傳奇佳話,為人津津樂道。
陽明心谷

陽明心谷景區位于龍南市桃江東岸,為江西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巖峰海拔307米,巖石全系石灰石,燦若白玉,故名玉石巖。

▲陽明心谷景區規劃效果圖
景區包含陽明文化中心、傳習基地、龍南勝境、格物軒、普和書社等景觀,是龍南城市文化旅游的新地標。
太 平 橋

▲葉曉鑫 攝
太平橋位于龍南市楊村鎮,全長50米,面寬4米,通身高17.2米。明正德十三年,王陽明率官兵在贛粵邊境平定“三浰”之亂,為紀念平亂勝利,在楊村太平江水口嶺處興建“太平橋”以示天下太平。
四、
賞·靈秀山水
龍南不僅擁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國家森林公園九連山,國家風景名勝區南武當山,省級森林公園安基山,茶旅結合的生態旅游特色小鎮虔心小鎮等,還打造了芷溪谷、黃花灣共享村落、正桂美麗鄉村、夢里桃鄉等一批鄉村旅游點,并成功入選了江西省第二批美麗宜居示范縣。
南 武 當 山

▲謝丹 攝
南武當山位于龍南市武當鎮贛粵交界處,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省級生態旅游示范區、省級森林公園,景區核心面積13.5平方公里。

▲丁義武 攝
南武當山是典型的丹霞地貌,以丹霞峰叢、峰林地貌景觀為特色,九十九座丹霞奇峰平地突兀,孤峰挺拔林立,形如利劍,直指天穹,沿105國道連綿十里,群巖涌秀,一座座千姿百態的山峰,構成一幅“十里畫廊”的山水壯美畫卷。
虔心小鎮

▲賴國柱 攝
虔心小鎮位于龍南市臨塘鄉東坑村,是國家AAAA級景區、江西省AAAAA級鄉村旅游點。小鎮依托豐富的山水茶竹資源,已形成以特有的虔茶、竹海、油茶、贛南臍橙等生態農業產業為核心基礎,是集自然風景、田園風光、客家民俗、虔茶文化為一體的家庭休閑度假體驗基地。
安 基 山

▲王建春 攝
安基山位于龍南市安基山林場,是省級森林公園,距龍南城區30公里,森林覆蓋率高達96.8%。山多地少,氣候溫和,雨量適中,風景怡人,是一座“天然氧吧”,更是一個令人神往的“世外桃源”!

▲安基山景區規劃效果圖
安基山景區整合了千年古樹群·十里桃川的湖光山水資源,以自然研學、避暑康養、戶外休閑為重點,致力于打造成集生態科普、森林游憩、紅色研學、康養度假于一體的全新AAAA級旅游景區。
九 連 山

▲肖茂雨 攝
九連山位于龍南市九連山鎮南嶺山贛粵邊境,因環連贛粵兩省九市并有99座山峰相連而得名,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國家森林公園,是江西省唯一加入中國生物圈的自然保護區。
金 盆 山

▲劉振華 攝
金盆山位于龍南市最北端,自然風光秀麗,雄、奇、秀、絕等景色奇異獨特且變幻無窮,時變景變,可謂“一山有四季,月月有佳景”。金盆山也是一座“紅色”的山,來到金盆山戰斗舊址,可聆聽革命先烈在此浴血奮戰的故事,賡續傳統根脈,傳承紅色基因。
龍 頭 灘 瀑 布

▲凌家譜 攝
龍頭灘瀑布位于龍南市桃江鄉灑口村。自龍南城北,乘船沿桃江順水而下,兩岸風光蒼翠欲滴,青山綠水如詩如畫,是難得的高峽明珠。
悅龍灣水上樂園

▲王建春 攝
悅龍灣水上樂園位于龍南市陽明大橋旁,是國家AAA級旅游景區,是集互動性、觀賞性、趣味性、娛樂性、文化性為一體的水上動感主題樂園,同時也是贛南、閩西、粵北規模最大、游樂設施最齊全、最具文化主題韻味的大型水上主題樂園。
鄉村旅游點

虔心小鎮

正桂民宿村

夢里桃鄉

寶貝田園

芷溪谷

玫花渡

云山漁谷

黃花灣共享村落

稻魚共生基地

畬山湖

楓林驛

秀才排
龍南擁有省級鄉村旅游點11家,其中省5A級鄉村旅游點1家(虔心小鎮),省4A級鄉村旅游點5家(栗園圍、客家酒堡、正桂美麗鄉村、寶貝田園、夢里桃鄉),省3A級鄉村旅游點5家(玫花渡、芷溪谷、云山漁谷、青茶湖之戀、石斛谷),此外還打造了一大批各具特色的鄉村旅游點。
五、
品·客家文化
龍南不僅有陽明文化、生態文化、紅色文化,還有“老祖宗”留下的客家文化,交相輝映、相得益彰??图蚁慊瘕?、太平堡龍船會、客家織帶、客家婚俗等傳統民俗文化歷經千百年流傳至今,我市擁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1個和省級項目5個。
贛南客家圍屋營造技藝

2014年,贛南客家圍屋營造技藝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名錄。以龍南為代表的贛南客家圍屋營造工藝,是研究明清時期龍南以及贛南社會歷史極其寶貴的載體,是客家文化藝術的綜合載體,是考證傳承中原優秀文化和客家文化形成發展的寶貴資料,在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研究中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客家香火龍

▲肖雨 攝
2008年,香火龍被列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名錄。客家香火龍興于明末清初,經過千百年的傳承,至今仍是元宵節期間最熱鬧的民俗活動。點燃的香火插在龍身上,點點火光組成了一條光閃閃的龍在夜空邀游,蟲螢追逐龍身的點點火光飛來,“香火龍”穿街過巷,舞至田邊地頭,飛蟲追逐香火,越集越多,場面十分壯觀。
楊村龍舟賽

▲廖彩新 攝
2010年,楊村龍舟賽被列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名錄。楊村龍舟賽起源于明朝弘治年間,龍舟賽在龍南市楊村鎮面積15畝的池塘里舉行,隨著五百多年的流傳,形成了祀奉龍神、請龍神、龍船會、掃邪、決賽、游船、龍神歸位等環節的傳統龍舟民俗文化活動。
楊村米酒釀造技藝

▲徐麗蕓 攝
2010年,楊村米酒釀造技藝被列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名錄。楊村米酒產自龍南市楊村鎮,主要以剛脫殼的糯米為原料,其制作工藝簡單獨特。獨特的釀造工藝使得楊村米酒色澤金黃,氣味清香,適當飲用則舒筋骨活經絡,振奮精神,消除疲勞。
客家山歌

▲王建春 攝
2013年,贛南客家民歌被列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名錄。龍南客家山歌是客家先民從中原南遷到龍南,與原土著畬族居民融合的文化產物。傳統時期,龍南境內山高林密,人煙稀少,飛禽走獸,出沒無常,獨特的地理環境和歷史條件孕育了獨特的客家山歌文化。
客 家 織 帶

▲葉焰倩 攝
客家織帶是龍南最具代表性的傳統手工技藝之一,由披肩、護額、絲帶三部分組成,一般是在婦女坐月子時和步入中年后佩帶,是三南客家中老年婦女服飾的最典型特征,以前的女子在出嫁時杠盒里必定有六根冬頭帕的帶子作嫁妝,寓為帶帶(代代)相傳。
客家婚俗

▲蔡玉立 攝
傳統客家婚俗都要經過從婚前階段的相親、查人家、扎庚、睄節、送日子,到婚事禮俗中的擔席、暖轎、接親、哭嫁、送嫁、婚宴,以及婚后禮俗中的三朝等儀式?;樗字械淖孀谌?、火筒、公婆雞、公婆燈、哭嫁、新娘出嫁時頂米篩、入洞房時踩紅筷子、洞房同心餐,這些獨特的風俗,賦予了龍南婚嫁濃郁的客家特色。
六、
住·特色民宿
龍南不僅有一批高品質打造的旅游酒店,還有11個藏身于田園鄉野的旅游民宿集聚區,在這里可以聽鄉音、可以品鄉韻,可以覓鄉味、可以解鄉愁,在淡然優雅之所安放身心。
旅游酒店

沃爾頓酒店

維也納酒店

富業大酒店

龍澤居酒店

老屋下酒店

龍翔國際酒店

格蘭云天酒店

麗楓酒店

亞朵酒店

希爾頓花園酒店

悅致酒店

藍璞酒店
旅游民宿集聚區

芷溪谷旅游民宿集聚區

雙子圍民宿小鎮旅游民宿集聚區

正桂民宿村民宿旅游集聚區

黃花灣共享村落旅游民宿集聚區

玫花渡民宿旅游集聚區

畬山湖旅游民宿集聚區

燕翼圍旅游民宿集聚區

夢里桃鄉旅游民宿集聚區
七、
食·客家味道
客家美食源于中原,秉承漢唐遺風,融入土族鄉風,別具一番風味。炸春卷、炒烏粉、釀豆腐、板蓋丸燜鴨,鳳眼珍珠湯、捶魚湯、過水溜,一碗菜,一道湯,可以品嘗到沉淀了千年的味道。
客 家 美 食
炸春卷


客家釀豆腐
鳳眼珍珠


楊村米酒
三鮮捶魚


酒釀利薯
板蓋丸燜鴨


過水溜
贛南小炒魚


炒烏粉
客 家 特 色 小 吃
韭菜燙皮


炸利薯丸子
豆腐花


線粉
豆粉糕


客家燙皮
灰水粄


糍粑
花生巴


炸芋丸子
灰水燙皮


客家炸米粿年貨
圍屋之都 山水龍城
我們在龍南等您來!
來源:綜合龍南文旅
【世界讀書日】永濟市舉辦“學習二十大 奮進新征程”世界讀書日...
【世界讀書日】廣西融安:書香潤校園
一山一水皆畫卷——聚焦第54個世界地球日
重慶畜科院打破國外技術壟斷 “無菌豬”年培育量世界第一
努力建設一個更加安全的世界——寫在全球安全倡議提出一周年之際
習近平向“中國式現代化與世界”藍廳論壇致賀信
全球安全倡議是屬于世界的寶貴財富
粵港澳大灣區高質量發展成世界讀懂中國新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