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鳴發布 2023-04-26 11:11:02


駱越古韻今猶在,無限風光在武鳴。4月20日至23日,2023年武鳴“壯族三月三”文化旅游節在武鳴主城區和8個鎮及各大景區精彩舉行。八方賓朋聚集武鳴,趕歌節、品美食、賞美景,感受駱越文化的豐厚底蘊和壯族風情的迷人魅力。
悅耳動聽的山歌、歡快響亮的鼓聲、絢麗多姿的舞蹈……壯鄉兒女以歌會友、以舞傳情,通過具有濃厚民族特色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展示展演和產品展銷活動,為當地群眾和外來游客送上別樣的文化旅游大餐,廣大游客在參與體驗中共享“壯族三月三”的歡樂。
歌聲如?!尤诵南?/strong>
“壯族歌節三月三,山歌如潮波浪翻;八桂處處成歌海,民族團結代代傳。”4月22日,在武鳴區老年人活動中心,武鳴區城廂鎮夏黃村村民潘志勇身著壯族節日盛裝,與同村3名村民登臺表演完山歌對唱后,大家繼續圍坐在樹蔭下,意猶未盡地吟唱起山歌。
2023年武鳴“壯族三月三”文化旅游節期間,在武鳴區老年人活動中心和香山河河畔,武鳴區委、區政府舉辦“壯鄉歌海”活動,沿江設1個總歌臺和2個分歌臺,前來趕歌節的平果、都安、大化、馬山、上林等地的“山歌王”、山歌手與武鳴本土山歌手、學生歌手等,以“駱越山歌千年唱 壯鄉兒女頌黨恩”為主題進行自由對歌?!拔覀兂礁璨挥每桃鉁蕚?,上臺前大家商量一下想要表達的主題,上臺就可以即興表演對唱山歌?!迸酥居抡f。十里八鄉的群眾聚集在歌臺前,如癡如醉地徜徉在山歌的海洋中,共享山歌盛宴。
壯族山歌源遠流長,千百年來,壯家人以歌傳情,用山歌來表達對生活的熱愛。自1980年起,武鳴開始由政府主導舉辦“三月三”壯族歌節,傳承壯族山歌傳統文化,并不斷挖掘傳統節日文化內涵,創新舉辦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節慶活動。2010年,武鳴被文化部確定為“中國壯鄉文化研究保護基地”,武鳴“三月三歌圩”商標獲國家工商總局正式授權;2013年,武鳴獲評“中國歌圩文化之鄉”;2014年,武鳴“壯族三月三”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擴展名錄;2017年,武鳴獲評“中國駱越文化之鄉”“中國龍母文化之鄉”;2021年,武鳴獲評為2021—2023年度“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至今,武鳴“三月三”活動已連續舉辦43屆。今年起,武鳴“歌圩”活動更名為武鳴“壯族三月三”文化旅游節,武鳴山歌越唱越嘹亮、越唱越精彩。
非遺展演 綻放異彩
農歷三月初三,是壯族人民的傳統節日。此刻的壯鄉武鳴,張燈結彩、歡歌載舞、美食飄香、車水馬龍,織就出一幅美麗盛景。
當天,在武鳴體育館廣場舉行的2023年武鳴“壯族三月三”文化旅游節啟動儀式上,“魅力武鳴·多彩非遺”非遺項目展示展演、“錦繡云裳·美麗壯鄉”壯民族服飾展示、“情滿壯鄉·美食共享”非遺美食節等活動精彩紛呈,現場人山人海。
上午10時,隨著禮炮和歡呼聲響起,身著民族盛裝的阿哥阿妹在舞臺上踏歌起舞,嘹亮動人的山歌縈繞武鳴上空,令人心潮澎湃。五色糯米飯、武鳴檸檬鴨、府城紅糖等傳統非遺制作技藝被搬上舞臺,通過大型歌舞、小型音樂劇、互動體驗、現場解說、魔術表演等形式進行展示展演;武鳴尼達妮合唱團、基層文藝隊、山歌傳承人等帶來了《甜在鄉間》《哚鍋》《武鳴壯族敬酒歌》《昂板壯鞋街》等極具武鳴特色的文藝作品,唯美且震撼;武鳴山歌、壯鄉龍獅等表演,壯族婚俗、壯族服飾等展示,竹竿舞、板鞋舞等傳統體育競技展演,令人沉醉。
其中,在主題為“錦繡云裳·美麗壯鄉”的壯族服飾展示中,《駱越古韻》《壯鄉風情》《魅力武鳴 幸福壯鄉》三個篇章向觀眾們展示了3家本土民族服飾優秀企業代表的匠心作品。展示作品以藍衣壯傳統服飾為基調,融入了現代和時尚元素。
傳承文化 注重創新
本著沿襲“壯族三月三”傳統習俗、傳承武鳴壯族優秀傳統文化的初衷,本屆武鳴“壯族三月三”文化旅游節活動堅持以政府為主導,更注重參與性、互動性,讓廣大群眾在家門口就能感受到濃厚的節日氛圍,呈現出民族性、本土性、參與性、傳承性“四大亮點”,持續創新打造民族文化品牌,推動武鳴文化旅游產業高質量發展。
在非遺展示區,展示了被列入自治區、南寧市或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的本土特色小吃,以及繡球香包、壯族服飾等文旅商品,為廣大市民游客帶來了一場集“吃、穿、游、購、娛”于一體的消費體驗。打開包裝盒即可食用的五色糯米飯、壯家糯米甜酒、玉泉白切土雞、祈福彩蛋,以及由本土餐飲大廚制作的五彩魚、五彩豆腐、武鳴魚生、大明山白玉牛肉等特色菜肴琳瑯滿目,色香味俱全,游客紛紛拍圖發微信朋友圈。“這里的美食很有特色!”當天,來自廣東肇慶的游客曾先生品嘗完武鳴生榨米粉,又點了一小份壯鄉檸檬鴨,并打包了幾個武鳴艾饃。他告訴記者,自己跟隨300多人的旅行團于前一晚入住武鳴,專程奔武鳴“壯族三月三”文化旅游節而來。
做強非遺文化產業,促進經濟社會發展。自治區級五色糯米飯非遺傳承人、廣西壯鄉民俗文化有限公司董事長潘紅華表示,企業以五色糯米飯為核心,研發生產出了10余種壯族特色產品。其中,五色糯米飯用楓葉染色,打開包裝盒即可自行加熱,可以隨時購買、隨時食用,產品熱銷區內外。南寧市納福彩繡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是武鳴本土一家生產壯族服飾的企業。該公司經理陸蘭春告訴記者,公司除了有12名技術骨干,還在鄉鎮發展了一批繡娘,今年公司生產的壯族服飾一直供不應求。
“我們通過非遺美食、服飾的現場制作、展示和體驗,讓游客和群眾參與其中,持續推動壯族非遺技藝傳承,推進武鳴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有效保護和活態利用?!蔽澍Q區文化館非遺部主任潘福榮說。
豐富有趣 “土味”十足
今年武鳴“壯族三月三”假期期間,各地游客慕名而來?!氨姸嗳嗽谝黄鹛窀?、拋繡球,這樣的民俗活動我很喜歡?!备S旅行社來武鳴游玩的廣東佛山游客李霞說,自己很喜歡廣西“壯族三月三”,第一次來武鳴,體驗到了不一樣的歡樂。
武鳴區8個鎮都各自舉辦了“壯族三月三”系列活動,除保留傳統的斗山歌、跳竹竿舞、拋繡球活動,還推出了“土味”十足的民俗活動。如太平鎮舉辦了大型蠻樂舞展演以及剝玉米、運糧食、滾鐵環、走板鞋、包粽子、吃糍粑、捉泥鰍比賽等;寧武鎮開展了斗雞、垂釣等活動;鑼圩鎮開展了駱垌舞表演、舂糍粑、罩雞等活動;府城鎮舉辦了醒獅表演;兩江鎮舉辦了龍母文化祭活動;羅波鎮舉辦了駱越祖母王祈福、羅波街踩花燈、羅波廟會祈?;顒拥?,增添了比往年更接地氣、更聚人氣的沉浸式文化互動體驗。
活動豐富有趣,本地美食更是吸引了眾多游客前往“打卡”。太平鎮的窯紅薯、窯雞;甘圩鎮的糖西姆、米花糖、糍粑、豬血腸、酸嘢;靈馬鎮的鯰魚、旱藕粉、榨粉、粽子;府城鎮的枇杷、竹筍、哈密瓜、古法紅糖;寧武鎮的優質農副產品、特色小吃展銷;鑼圩鎮的美食品鑒;兩江鎮的“壯鄉百家宴”;羅波鎮的糯米爭霸賽、民俗“千家宴”等活動……讓游客眼花繚亂、欲罷不能。
武鳴各大景區和商家也推出了“三月三”系列主題活動。如伊嶺巖風景區推出壯民俗風情大展演、民俗歌舞表演、山歌手即興表演、壯族服飾模特美拍合影等活動,游客可以互動參與跳竹竿舞、走板鞋、跳同樂圓圈舞等,體驗壯家人的樂趣;花花大世界景區推出“遇見三月三 慢享趣生活”——“壯族三月三”系列活動,有非遺文化嘹歌巡游、篝火晚會、熱氣球落日婚紗攝影展、非遺美食會、啤酒狂歡節、露營挑戰賽、熱氣球節、露營大會等,讓廣大市民和游客在盛大的民族節日里慢享“趣”生活;4月21日至5月6日,在愛尚武鳴大學城文化休閑街,武鳴區舉辦首屆商貿美食節,千人壯鄉宴、大型啤酒DJ音樂節、全國各地名小吃美食展、廣西土特產及水果展等,讓當地群眾和游客流連忘返。
本屆武鳴區“壯族三月三”文化旅游節活動,涵蓋了文化、體育、景區、經貿及鄉鎮5大版塊共23項活動,從不同維度展現武鳴“壯族三月三”深厚的文化底蘊,強化壯鄉人民共有的傳統文化記憶。武鳴“壯族三月三”不僅凝聚著世代壯族民眾的文化積淀,也見證了武鳴日新月異的發展歷程。隨著貴南高鐵南寧北站通車在即,武鳴也即將邁入“高鐵時代”,開啟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來源:南寧日報 記者:朱新韜 通訊員:熊莉
編 輯:梁 丹
制 作:梁 丹
審 核:黃 琨




茂名“三月紅”荔枝即將成熟上市 廣東新聞頻道《直播廣東》報道
?融安交警:三月三山歌傳唱交通安全
陀螺轉不停 歡度“三月三”
壯鄉廣西邀客入桂“潮玩三月三” 體驗特色民俗風情
萌娃來襲,共慶“三月三”
多彩“三月三”,掀起“最炫民族風”
絢麗民族風,競技“三月三”
載歌載舞踏歡步 喜迎“壯族三月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