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猶發布 2023-05-04 11:28:23 點擊量:247
沿著蜿蜒曲折的旅游公路盤山而上,站在遠近聞名的云峰山山頂遠眺,一垅垅田塊整齊排列,一座座油茶山延綿起伏,一個個產業基地被穿鏡而過的811縣道串聯起來,形成一副美麗的山鄉產業發展圖。
提及多年前的上猶縣紫陽鄉產業發展情況,可是另一番景象:鄉村基礎設施落后,勞動人口外流嚴重、產業發展粗淺,是一個典型的經濟落后山鄉。
近年來,紫陽鄉展現“小鄉敢干,小鄉肯干”的擔當作為,巧借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東風,依托原有油、米、豬等支柱產業,借助良好的生態資源,大力引進發展湖羊養殖、山泉水開發、鄉村旅游等產業,初步形成油香米豐、牛壯羊肥、景美水甜六業興旺的產業發展新格局。

每年四月,江西金峰油茶基地的杜鵑花競相綻放,種植杜鵑花既保濕抗旱,還能發展觀賞經濟。
科技賦能,破除技術瓶頸
“我們公司已經初具規模,要想取得長足發展,還得走科技賦能的路子。”話音未落,江西金峰農林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吉貴林嘆了口氣,“但是我們缺乏人才,在投入研發方面比較欠缺。”
了解到企業的發展困境后,適逢教育部對口支援上猶縣,該鄉積極爭取江西農業大學入駐金峰油茶,高標準打造了集科研、生態、休閑為一體的人才驛站,成立油茶科技小院,團隊40余人,博士生導師8人,實現人才帶動科技,科技賦能產業。
有了人才支撐,企業發展如虎添翼,江西金峰農林發展有限公司立即引進皂角素生產項目,用油茶廢料生產化妝品和洗滌用品,既實現油茶廢料變廢為寶,又豐富油茶產品,延伸產業鏈,增強產業抵御風險的能力。

游客正在盛開的油茶花前打卡留念(資料圖片)
嘗到科技帶來的甜頭后,紫陽鄉積極引進茶旅示范區項目,充分利用當地油茶資源,聯合江西農業大學、江西中醫藥大學和三木生研發中心開展油茶護膚品和保健飲品等美妝保健產品研發,組建美妝產品生產線和保健飲品生產線,建設直播基地和民宿基地。“我們還將利用秀羅村新田移民點打造移民博物館,與贛南科學院林業科學研究所合作,建設油茶博物館和森林博物館,提升區域品牌文化和群眾的科普知識,助力產業發展。”紫陽鄉黨委副書記、宣傳統戰委員胡圣建說。
攻堅克難,延伸產業鏈條
“受山區氣溫低影響,育秧難一直束縛著早稻生產的步伐。”上猶為民糧油有限公司總經理尹英強介紹道。去年,該鄉發揮集體經濟優勢,引進江西歸心農業公司,建設一座育秧工廠,單季可為3000畝農田提供集約化智能化育秧服務,既降低育秧成本又增強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當年早稻種植面積達6036畝。
作為當地的龍頭企業,上猶為民糧油有限公司已發展成一家集水稻種植、大米加工、產品銷售于一體的公司。因其生產的大米質量上乘、口感滋潤,成功吸引了東方航空公司的關注,被選定為飛機用餐指定大米。
“育秧問題解決了,我毫無顧忌地種植了雙季稻,生產的稻谷在家門口出售給為民米業,收割完的稻稈還能有新去處,去年我家種田增收了3000多元。”說起去年的收成,種了30多年水稻的脫貧戶王先輝豎起了大拇指。
在長期的產業發展中,稻稈的亂堆亂放既污染環境又浪費資源,紫陽鄉緊盯水稻種植下游產業鏈,引進秸稈廠,以稻稈為原料給豬羊養殖基地提供飼料,實現廢物變口糧,產品價值得到最大優化。
近年來,該鄉立足特色資源,借助龍頭企業優勢,用活現有資源,輻射帶動本地農產品開發向上向下產業鏈,實現水稻種植、畜牧養殖一條龍閉環發展,提升整體功能效益。
聚合要素,發展綠色產業
年出欄生豬10萬頭的溫氏生豬養殖基地內,飼養員正按操作流程一步步清理、消殺、飼養;與之隔山相望的江西德遠牧業湖羊養殖基地正在如火如荼建設中,預計年出欄湖羊1.4萬頭。大規模畜牧養殖產生的廢棄物如何處理?經外出考察反復論證后,該鄉籌建秀羅村歸心農業有機生物質轉化中心,年處理能力達5000噸,對畜牧業產生的糞污廢棄物進行生物質能處理并最終形成有機肥,用作油茶和水稻有機肥料,推動養殖廢棄物降污和再生資源有效利用。
運輸業落后制約著畜牧產業的發展,紫陽鄉創新思維,向運輸前端發力,引進寶牛集團建設現代冷鏈物流產業園,占地60畝,總投資3億元,配備冷庫、屠宰車間、配送中心等場所。項目建成后,先進的冷藏技術可解決當地農副產品冷藏儲存難、銷售難、物流難得的問題,增強企業和農民應對市場變化的能力。
為提升產業發展質量,紫陽鄉不斷優化營商環境,通過招大引強、招新引高等手段,著力培育經濟發展新的強大動能。對內組織召開招商引資暨鄉賢座談會,組建原籍鄉賢振興服務團和紫陽商會,利用鄉賢和企業的經濟實力、社會影響力、形象感召力,實現人才回歸、項目回遷、資金回流、智力回哺。向外成立招商引資工作組,前往南昌、廣東、浙江等地開展招商活動。溫氏集團、江西德遠牧業正是該鄉依托產業招大引強的成果,寶牛集團的入駐,進一步奠定了紫陽畜牧業發展基礎。
轉變觀念,唱響產業品牌
每遇節假日,風景秀麗的云峰山吸引一批又一批的游客,半山腰處的民宿、餐飲早早被預定一空。在云峰山腳下,社科院定點幫扶引進,由小沐優品和村合作社開發的源溪山泉水,工廠正在加緊建設,爭取早日把富硒山泉水銷往全國各地。受富硒山泉水滋養的1000多畝良田,所產稻谷已通過富硒產品認證。“綠色無污染的富硒米正銷往全國各地,已獲高端市場認可,不僅增加村集體收入,還提升整體產業價值。”高基坪村黨支部書記廖樂平信心滿滿地說道。
紫陽鄉新一屆班子認識到,要實現產業升級,必須統一管理、唱響綠色生態品牌。為改變以往各自為戰,搶占資源的行為,樹立全鄉產業發展一盤棋觀念,紫陽鄉將六個村集體經濟合作社統一組建為江西原鄉生態農業有限公司,實現資源融合、發展共進。對外積極宣傳特色產品,加強“阿吉叔”“金丘為民”等品牌管理,提高產品辨識度,增強市場競爭力。
在鄉村振興中,紫陽鄉始終堅持因地制宜的綠色發展理念,借助油米豬產業,創造引進新興產業,加快產業發展升級,探索出一條農業產業鏈不斷延伸、多業態融合不斷加快、農民收入不斷增加的多業態復合發展之路,推動鄉村產業蓬勃發展,以產業振興驅動鄉村振興,促進農民增收致富。據悉,2022年,該鄉集體經濟收入質效提升明顯,經營性收入超20萬元的村占比100%,村均達58萬元。
來源:贛南日報客戶端
“形成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的濃厚氛圍” ——習近平總書記引...
“掌握調查研究這個基本功”,總書記這樣言傳身教
【產業發展】正陽村:芳菲四月 牡丹花開
賦能飼草飼料產業發展 中國農機院牽頭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正...
突破牦牛產業發展難題 四川甘孜抓住“牛鼻子”
廣西昭平縣舉行沃柑助農直播活動 助力農村產業發展
網上群眾工作新路徑如何走?這個論壇來支招
鄉村振興正當時‖創建“產業興旺星” 照亮群眾致富路